咖啡因
咖啡因(Caffeine),1.主要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功能不全,可使病人保持清醒。 2.作为小儿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时的综合治疗药物。 3.防治未成熟初生儿呼吸暂停或阵发性呼吸困难。 4.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等。 5.与溴化物合用,能使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得到调节而恢复平稳,对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有效。
本药品被归类到神经官能症等药品分类。
咖啡因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心血管系统本药可致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缩短,从而引起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期前收缩。并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2.精神神经系统可引起不安、失眠、震颤。大剂量时也可产生类似焦虑性神经症的症状,如易激动、失眠、心悸、潮红及头痛等。 3.胃肠道大剂量咖啡因可引起恶心及呕吐。咖啡因是胃酸分泌的强刺激剂,可使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婴儿应用咖啡因治疗时,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4.泌尿系统大剂量咖啡因有利尿作用。 5.代谢/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乳腺纤维囊性病变有关系。 6.皮肤接触咖啡粉尘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炎、鼻炎及支气管哮喘。 7.停药反应习惯性应用本药者,突然停用,可发生烦躁不安、激动及头痛等症状。 8.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也可有成瘾性。
咖啡因禁忌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胃溃疡患者禁用。
服用咖啡因须注意的事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慎用尚不明确。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咖啡因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并具有小分子量、脂溶性较高和在生理pH状态下不离子化等特点,这些都有利于其转移至胎儿,影响胎儿发育。大剂量服用咖啡因,可能导致畸胎,而其致畸作用与剂量、给药方式密切相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1980年建议孕妇少饮咖啡。
4.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随乳汁分泌,在哺乳婴儿体内的蓄积量决定于母体血清内及母乳内咖啡因的平均浓度、婴儿摄入母乳量及婴儿清除咖啡因的速度。
5.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喝咖啡或肌内注射等量的咖啡因,可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血糖升高及儿茶酚胺增多。
咖啡因的用法用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注意:同种药品可由于不同的包装规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本文只供参考。如果不确定,请参看药品随带的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调节大脑皮质活动:口服咖溴合剂,每次10-15ml,每日3次,饭后服。
.肌内注射对抗中枢抑制:安钠咖注射液,每次1-2ml,每日2-4ml。每次极量为3ml,每日极量为12ml。
.皮下注射对抗中枢抑制:参见肌内注射项。
咖啡因药物相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咖啡因成分或处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碱。它的化学式是C8H10N4O2。它的化学名是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分子量,194.19
咖啡因药理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咖啡因开始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最后进入脊髓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剂量。
市场上的咖啡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咖啡因
- 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批准字号:国药准字H33021714
- 包装规格:原料药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药理学》- 咖啡因
- 治疗神经官能症的药品列表
-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入选药品
- 咖啡因为《2018版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列药物。完整的目录请参看《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
- “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
- 参看: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杀菌消炎药 抗生素等
抗感染药其它抗生素其它对症肝胆胰用药 胃肠药 呼吸系统用药 解热镇痛药 神经系统用药 心脑血管用药 血液疾病用药 泌尿系统用药 免疫功能调节 内分泌及代谢 维生素营养药 妇产科与计生 五官科用药 抗肿瘤药 其它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