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未登录
登录
医学百科
搜索
查看“绛矾丸”的源代码
来自医学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更多
更多
语言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绛矾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 【处方】 [[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 【功效与作用】 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用法用量】 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姜汤送下。 【摘录】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 ==《中国[[内科]]医鉴》后篇:绛矾丸== 【处方】 绛矾、[[厚朴]]、[[橘皮]]、[[三棱]]、[[莪术]]、[[黄连]]、苦辛、术、甘草、水莎。 【制法】 用醋糊为丸。 【功效与作用】 [[黄疸]]。 【摘录】 《中国内科医鉴》后篇 ==《重订广[[温热论]]》卷二:绛矾丸== 【别名】 [[黄病绛矾丸]] 【处方】 皂矾5钱(面裹烧红),杜苍术5钱,真川朴8钱,广皮6钱,炒焦甘草3钱。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1两为衣。 【功效与作用】 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湿热]][[黄胖]],脱力劳伤,[[腹胀]][[肠红]],[[食积]][[痞块]],腿足[[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黄病绛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注意】 忌食[[茶]]面,孕妇忌服。 【摘录】 《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中国医学大辞典》:绛矾丸== 【处方】 绛矾6两,厚朴3两,[[白术]](炒焦)3两,[[茯苓]]3两,[[枳壳]](炒焦)2两,[[茅术]](炒焦)2两,广皮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米汤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湿热肠红,脱力劳伤,[[黄病]]腹胀,腿足浮肿,食积痞块,疟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汤送下。 【摘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 {{中药方专题模板}} <seo title="绛矾丸_绛矾丸的作用_绛矾丸说明书_绛矾丸的功效_中药绛矾丸配方_医学百科" metak="绛矾丸,绛矾丸的作用,中药绛矾丸,绛矾丸说明书,绛矾丸配方,绛矾丸功效,中药,方剂" metad="绛矾丸条目介绍中药绛矾丸的功效与作用,绛矾丸的配方制法,绛矾丸的用法用量等。目录 “绛矾丸”在《重订广温热沦》卷二 “绛矾丸”在《中国内科医鉴》后篇 “绛矾丸”在《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绛矾丸”..." />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中药方专题模板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绛矾丸
。
导航
导航
症状百科
疾病百科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中药百科
人体穴位图
全国医院列表
功能菜单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