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怎么回事?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定义与病因

 
  • 定义: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造成胸腔积气的状态,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肺组织,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 病因
    • 原发性气胸:通常发生在没有肺部基础疾病的健康人身上,多因肺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在剧烈运动、咳嗽、屏气等诱因下,肺表面的肺泡或肺大疱破裂,气体进入胸腔所致。比如一些身材瘦高的年轻人,由于胸廓形态的特点,相对更容易发生原发性气胸。
    • 继发性气胸: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癌等肺部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破坏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使肺部形成肺大疱或导致肺泡破裂,从而引发气胸。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较差,就容易出现继发性气胸。
    • 特殊情况:胸部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刀刺伤等,也可能导致胸壁或肺部破损,使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称为创伤性气胸。另外,在进行一些医疗操作,如胸腔穿刺、气管插管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意外导致气胸。

症状

 
  • 胸痛:是气胸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突然发作的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可转为胸闷和呼吸困难。疼痛部位多在患侧胸部,可向肩背部、腋下或上腹部放射。
  • 呼吸困难: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情较轻者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而病情较重者可能在安静状态下就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端坐呼吸或出现发绀等表现。
  •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是由于气体刺激胸膜或肺组织,引起胸膜反应或肺不张等,刺激呼吸道所致。

治疗

 
  • 保守治疗:对于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 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等,让胸腔内的气体自行吸收。一般来说,气体吸收的速度约为每天 1%~2%。
  • 排气治疗
    • 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肺压缩大于 20% 或症状明显的患者。通过胸腔穿刺,将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减轻胸腔内压力,缓解症状。
    • 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大量气胸、交通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等病情较重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即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的气体持续排出,促进肺复张。
  •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气胸、存在肺大疱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定术等,以消除气胸的病因,降低复发风险。

预防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气胸的发生风险。
  • 避免诱发因素: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突然用力、屏气等可能诱发气胸的因素。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气胸是有可能复发的,尤其是原发性气胸首次发作后的 2 年内复发率相对较高。为了预防气胸复发,可以从生活习惯、疾病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下是具体介绍:

气胸复发的可能性

  • 气胸复发率因个体差异和治疗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原发性气胸首次发作后,如果不采取预防性措施,2 年内的复发率可高达 50% 左右。继发性气胸的复发率相对更高,尤其是在基础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复发风险会显著增加。


预防气胸复发的措施

 
  • 生活习惯方面
    •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突然变化,增加气胸复发的风险。应避免篮球、足球、短跑等剧烈运动,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
    • 防止用力过猛: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用力提重物、用力排便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动作。如果有便秘问题,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帮助排便。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降低气胸复发的可能性。
    • 戒烟:吸烟会对肺部造成损害,使肺组织变得脆弱,增加气胸复发的风险。因此,气胸患者应坚决戒烟,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
  • 疾病管理方面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继发性气胸患者,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肺结核患者要按时、足量、全程服用抗结核药物,确保彻底治愈。
    • 定期复查:气胸患者在治疗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一般需要定期进行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部的异常情况,如肺大疱是否复发等,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环境与日常防护方面
    • 避免高海拔环境: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胸腔内与外界气压差增大,可能导致气胸复发。因此,气胸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高海拔地区,如必须前往,应提前咨询医生,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增加胸腔内压力。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医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