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Kidner手术用于可屈性扁平足的治疗。可屈性扁平足,或称松弛性扁平足,其特点是在负重时足内侧纵弓消失,不负重时纵弓可恢复至正常状态。此外,还可有距骨头向足内侧和跖侧突出、前足在距舟和跟骰关节平面外展、足跟外翻和跟腱短缩等表现。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如用足弓垫或穿着矫形鞋,加强足部肌肉锻炼等。只有在疼痛等症状严重,经非手术疗法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应依据病人情况而定,严格手术适应证(图3.23.2.2.4-0-1,3.23.2.2.4-0-2)。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3.2.2.4-1,3.23.2.2.4-2)。
10 术前准备
包括皮肤准备,合适骨刀等骨科器械。
12 手术步骤
1.做足内侧纵向略呈弧形的切口,自内踝下方开始至第1跖骨基部止。纵行切开深筋膜和骨膜,向背侧和跖侧剥离成上下两片。游离胫后肌腱背侧的附着点,保留其在副舟骨和楔骨跖侧的附着点(图3.23.2.2.4-3)。
2.用薄窄骨刀将胫后肌腱连同薄片骨质自副舟骨上凿下,仅保留其楔骨跖侧远端止点。然后将胫后肌腱向跖侧外侧移位到舟骨跖侧的骨沟中。如无骨沟可用骨刀凿一骨沟。用骨刀切除副舟骨和舟骨内侧过于突出部分,使其与距骨、楔骨平齐(图3.23.2.2.4-4)。
3.将移位到舟骨跖侧面的胫后肌腱缝合固定于跖侧的骨膜和筋膜上。缝合时应将足内翻和提高足弓,使肌腱保持一定紧张度。
4.缝合骨膜筋膜瓣,覆盖舟骨的粗糙骨面和胫后肌腱(图3.23.2.2.4-5)。
13 术中注意要点
Kidner手术要点是切除副舟骨和舟骨内侧过于突出部分,并将胫后肌腱移位到舟骨跖侧面的骨沟内,恢复其对足内侧纵弓的支持作用。因此术中要注意保留其楔骨跖侧面的远端附着点,并将其移位至舟骨跖面外侧缝合固定,在矫正足部畸形的位置使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