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经穴分类名·八会
八会为经穴分类名。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1][2]。又称八会穴[2]。《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现在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2]。
4.1 八会穴
八会穴分别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2]。
八会穴除各自原有的功能外,对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生理功能有着特殊的关系,如: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为肺,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
血会膈俞,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 ;
筋会阳陵泉,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腑;又为胆经合穴,胆合肝,肝主筋,故为筋会;
脉会太渊,太渊属肺,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为脉会;
骨会大杼,大杼位于项后第一胸椎棘突旁,第一胸椎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
髓会绝骨(悬钟),绝骨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为骨会。
4.2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会取治,如"血会膈俞",凡咳血、咯血、吐血、血崩等血证均可取膈俞治疗;"腑会中脘",六腑病证如胃痛,霍乱吐泻等均可取之中脘。
5 经外奇穴名·八会
八会为经外奇穴名[2]。位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
5.1 标准定位
《备急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2][2]。
5.2 主治病症
经外奇穴八会主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2][2]。
5.3 灸法
6 八脉交会(八)穴·八会
八会为经穴分类名[3]。出《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八脉八穴[3][4]。指四肢上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4]。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4][4]。这些穴位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项、耳、肩胛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颊、颈、耳后、肩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胸、肺、膈、喉咙部疾患[4][4]。如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