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瘤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bí gǔ liú

2 概述

骨瘤是最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以发生鼻窦者为多,一般生长极慢,成年后有自行停止发展的趋势。发生于额窦者最多,筛窦次之,上颌窦及蝶窦极少,偶可发生鼻腔内。

3 诊断

局部检查可见覆有正常粘膜的光滑硬性肿块,常并发息肉鼻窦炎X线摄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可以判定其性质、部位、范围及附着处等。手术探查及术后活检可得确诊。

4 治疗措施

骨瘤生长极慢,成年后有自行停止发展趋势,故对成年病人,骨瘤甚小而无明显症状者,无需处理,但应定期摄X线片复查。肿瘤甚大,已引起颜面变形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切除。骨瘤较大者可由面部切口手术,小的额窦骨瘤可用额部骨瓣整复术切除肿瘤,保留窦内粘膜和鼻额管,以减少手术后畸型和便于窦腔引流。术中特别注意损伤额窦后壁或筛板,以免术后发生颅内并发症。如手术中撕裂硬脑膜,可用阔筋膜修补。术后如遗留畸型,日后可行整形手术。

5 病因学

关于骨瘤发生原因,有以下学说:①自胚软骨残余发生,故多发生筛骨(软骨成骨)和额骨(膜成骨)交界处;②外伤炎症引起鼻窦壁的骨膜增生;③骨瘤为过度发育的筛窦气房扩展入其他窦内,形成骨粘膜泡,经慢性炎症引起分泌物滞留、结缔组织增生和骨化而成;其他尚有内分泌紊乱及遗传等学说。

6 病理改变

骨瘤发生鼻窦鼻腔的骨壁上,表面为粘膜所覆盖,呈球形或结节状,表面光滑,质硬,带蒂或广基。通常单发,偶可多发。鼻窦骨瘤可自行自根蒂部脱断,在窦腔内形成“死骨瘤”,鼻腔内亦偶有“死骨瘤”现象,骨瘤可分三种类型:

1.密质型  亦名坚质型、硬型、象牙型、乌木骨瘤,来源于膜性组织者,发展为此型,由成骨致密骨板组成,质硬如象牙,较小,多有蒂,生长慢,多发生于额窦内,亦可见于鼻骨

2.松质型  亦名软型、海绵型,来源于软骨组织者,发展为松质型骨瘤。由骨化的纤维组织组成,其中有排列不规则的骨组织,有时可见成骨细胞,质松软,根基广,体积较大,生长较快,有时中心可液化成囊腔,表面有较坚硬的骨囊,常见于筛窦。

3.混合型  来源于两种组织者发展为混合型骨瘤肿瘤的大部分或周缘部分常为密质型,核心或基底部分为松质型,故瘤体外硬而内松,常发生于额窦内。

除单纯型骨瘤外,尚有各种混合型骨瘤,如纤维骨瘤血管骨瘤等。

7 临床表现

患者以男性为多,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骨瘤小者,一般不引起症状,常仅在鼻窦X线片上被偶然发现。骨瘤大者,视所在部位及侵犯范围可引起各种症状鼻骨骨瘤表现为局限性硬性膨隆。鼻腔骨瘤的主要症状为局部机械性梗阻,可发生鼻阻、流涕、头痛,晚期可侵入邻近器官。因骨瘤发生于额窦,故可因鼻额管受阻而出现头痛。至晚期,肿瘤常超出窦腔,侵入鼻腔、眶眶,可致鼻部症状、突眼、眼球移位、复视视力减退、眼球运动障碍头痛和明显的面部畸型,发展入颅,压迫脑部,可引起颅内症状,或诱发颅内感染

8 并发症

额筛窦骨瘤发生鼻窦炎粘液囊肿、脑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鼻骨瘤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