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布朗法用于双侧唇裂的修复治疗。布朗法设计较简单,操作较容易,过去常被用于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乳儿的双侧唇裂的修复。但是,本法可产生严重的继发畸形,如上唇过长、上唇下部过紧、上部突出、前唇凸起,上唇内翻以及唇弓不显等,所以,应该尽量少采用。 唇的表面标志及解剖(图10.9.3.3-1~10.9.3.3-4)。
8 适应症
布朗法设计较简单,操作较容易,过去常被用于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乳儿的双侧唇裂的修复。但是,本法可产生严重的继发畸形,如上唇过长、上唇下部过紧、上部突出、前唇凸起,上唇内翻以及唇弓不显等,所以,应该尽量少采用。
9 术前准备
1.入院前需了解并改正不良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入院后3d内需了解其是否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并作局部和全身检查,包括心、肺情况、营养状况和体重。局部有无湿疹、糜烂、疖肿等。应作胸透检查,着重观察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和胸腺肥大。还应作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出凝血时间都应在正常范围,否则应查明原因,给予治疗,待其恢复后才能进行手术。
2.术前需拍摄正面、侧面和正面后仰位的头像,以记录鼻唇畸形情况。
3.术前3d应开始并坚持练习用汤匙喂流质食物或母乳,以便术后能完全适应这种进食方法,避免术后因饥饿引起病儿哭闹,造成手术区张力增高。
4.术前1d应作皮肤准备,抗生素的皮试,必要时配血作好输血准备。
5.术前6h禁食。若病儿因饥饿而哭闹,可于术前3~4h口服10%葡萄糖100ml。术前30min注射阿托品类止涎剂和镇静剂。
6.术前备好减张用的金属唇弓或钢丝铅丸等。
10 麻醉和体位
唇裂手术的麻醉方法较多,但可归纳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类。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手术;对婴幼儿则采用全身麻醉。这时应以安全和确保呼吸道通畅为原则。近年来多用γ-羟基丁酸钠、硫贲妥钠作基础麻醉,另加眶下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或者氯胺酮加眶下神经传导阻滞麻醉的方法,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可在气管内插管(通过口腔插管)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11 手术步骤
11.1 1.设计
①前唇定点时,首先在鼻小柱基底部两侧分别定a点和c点,继而在前唇红缘下缘中央定e点,再在a—e点c—e间定b点和d点,而且须定在白唇上;②在两侧唇部定点时,首先在两侧鼻翼基底部分别定a’点和c’点,再在两侧唇峰上方分别定e’点和e”点,然后在a’—e’和c’—e”间分别定b’点和d’点,并使a’—b’=a—b,c’—d’=c—d,b’—e’=b—e,d’—e”=d—e(图10.9.3.3-5)。但是,临床实践证明,此4对连线中,前者均应略长于后者,否则缝合时必感长度不足,应予注意。
11.2 2.切开
在前唇部,按设计分别切开a—b—e线和c—d—e线,只切开皮肤、皮下和肌层,保留其少量皮肤层和黏膜层作上唇衬里。在两侧唇部,按设计分别切开a’—b’—c’线和c’—d’—e”线,也只切开皮肤层和肌层,保留其边缘少量皮肤和黏膜作上唇衬里。最后,参照“直线修复法”,在鼻底部和前庭沟处分别作垂直和水平松弛切开,并作充分潜行分离,以减少张力。
11.3 3.缝合
可参照“直线修复法”,按口腔黏膜、肌层、皮肤层之顺序,分3层缝合关闭切口。缝合时,以各定点为标志相互对应,即a’a、b’b、cc’、dd’以及e’ee”相对缝合,最后缝合唇红(图10.9.3.3-6)。
12 术中注意要点
定点必须准确,如定a’、a、c、c’点时,4个点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同时,a点和c点不能太靠近鼻小柱基底部,以免影响鼻孔形态;再则,a’点和c’点的定点位置要适中,过高过低均影响鼻翼形态;定b’点和b点、d点和d’点时,则应注意此4点分别为两侧唇峰高点。缝合时,应以各点相互对应,并将a’—b’线与a—b线,c—d线与c’—d’线对齐后分3层缝合,使两侧唇高相等,两侧鼻孔大小一致、两侧鼻翼基底对称,形态良好;进针时还须注意两边创缘的深度和高度应一致;在此,还应特别强调的是,左右侧裂隙创缘的唇红缘要严格对齐,以防术后唇红缘参差不齐。此外,还应指出,b’—e’线和d’—f’线(也包括相应的b—e线和d—f线)不宜过长,以防红唇瓣B瓣和B’瓣蒂部过于狭窄而影响其成活。其他术中注意事项:
3.刀片要锋利,皮肤切口要整齐,切忌碎刀切割。切至三角瓣基部的皮肤时,刀片要直立,不能多切。三角瓣的厚度应保持在一个层次,注意切开时不能前厚而基薄,导致皮瓣尖端坏死。
4.缝合唇红缘时,要对准定点,防止错位,造成术后红、白唇相错的缺陷。
5.唇红镶嵌缝合非常重要,为术后外形成败的关键之一,应作2字交叉缝合。应在薄唇侧先作斜切口,形成接纳的一个三角形缺口,而后对侧根据所需实际,斜切一个三角形瓣以嵌入对侧三角形内,使红唇部丰满无缺。
13 术后处理
布朗法术后做如下处理:
1.唇裂手术完毕后要检查病儿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吸痰、吸血,清理呼吸道。认真检查唇部创口或口内松弛切口的止血情况,作到彻底止血。只有在病人已经清醒而且无危险症状时,才可送回病房或苏醒室。采用屈膝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使口内分泌物或血液自然流出。室温保持20~25℃之间,预防术后感冒,否则,一旦感冒流涕,可致伤口糜烂、感染、甚至裂开。
2.病儿清醒前应在肘关节周围捆绑上预备的夹板绷带,限制关节弯曲,以免其用手搔抓唇部伤口。完全清醒后可给予少量葡萄糖液。
3.唇部伤口应暴露,不用敷料覆盖。如有流涕、血痂或食物附着,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双氧水擦拭,再涂以乙醇或硼酸酒精。
4.术后继续用抗生素直至伤口拆线。
5.术后5~7d拆除缝线,有感染的线头应及早拆除;伤口张力较大者,可先间断拆线,次日再拆除所余缝线。红唇和黏膜的缝线可晚点拆除或任其自行脱落。双侧唇裂手术后拆线时间应稍晚一些,一般术后7d拆线。若已作减张缝合,术后8~9d拆除钢丝。此外,拆线后还应让病儿继续戴弹性绷带1~2个月,使前突的前颌继续后退,使唇部瘢痕不致过度增生。
6.如使用唇弓减张,至少应于术后10d才能拆除。术后2~3周内应嘱家长管好病儿,勿使唇部受碰撞,以免伤口裂开。
7.术后如发现唇部或鼻部仍有缺陷,应嘱其家长在12岁以后施行二期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