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索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称为米炒。
米炒药物所用的米,一般认为以糯米为佳,有些地区用“陈仓米”,现通常多用大米。大米甘平,健脾和中,除烦止渴。《修事指南》载:“米制润燥而泽。”米炒后产生焦香味而增强药物的健脾和中作用;米能吸附某些药物的毒性成分,故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因此米炒多用于炮制某些补脾益胃药和某些昆虫类有毒性的药物。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如昆虫类药物有腥臭味,经米炒后能矫臭矫味。
1.先将锅烧热,加入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筛去米,放晾。
2.先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
米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炮制昆虫类药物时,一般以米的色泽观察火候,炒至米变焦黄或焦褐色为度。炮制植物类药物时,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