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除烦止渴 滋阴润燥 中医学 中药学
dì jíe
地节为中药名,出自《三国志》,为《吴普本草》记载的玉竹之别名[1]。
萎蕤、葳蕤地节、葳参、铃铛菜、尾参[2]。
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根茎[2]。主产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等地[2]。
甘,平[2]。入肺、胃经[2]。
功在滋阴润燥,除烦止渴[2]。
1.治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筋脉失养而挛痛[2]。
2.适用于素体阴虚,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2]。
3.近用于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2]。
煎服:9~15g[2]。
本品含玉竹黏多糖、玉竹果聚糖、白屈菜酸、吖丁啶-2-羧酸、山柰酚阿拉伯糖苷、鞣质及微量皂苷[2]。
曾报导其根茎、浆果中含有强心成分[2]。玉竹对大鼠和兔实验性高血糖、高血脂有抑制作用[2]。对小鼠实验性结核有轻度治疗作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