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口腔科
duō xíng xìng zhǒng liú
混合瘤
口腔科
涎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涎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份外,还常有粘液、软骨样组织等。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多形性腺瘤又名混合瘤。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一般良性肿瘤。包膜常不完整,在包膜中有瘤细胞,甚至包膜以外的腺体组织中也可有瘤细胞存在。如采用剜处术或手术中肿瘤破裂,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因此该瘤属“交界性肿瘤”。
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极少见。发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为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肿瘤省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一般可活动。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期以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CT等影像学表现可作出大致震旦。细针吸活检有助于诊断,但大唾液腺肿瘤不宜作切取活检,以免造成肿瘤细胞种植。
手切除,不能作肿瘤摘除,即剜处术,而应在肿瘤包膜外正常腺体组织内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应保留面神经,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应包括下颌下腺一并切除。
无特殊
口腔科(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