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药品介绍
2.1 主要成分
2.2 性状
2.3 药理毒理
本品可直接扩大胆汁酸池,使胆固醇不能过饱和,并限制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的活性,使胆固醇合成及分泌减少,以防止和溶解胆固醇结石,对混合性结石也有一定作用。本品为雄去氧胆酸的异构体,溶石机制、功效与熊去氧胆酸基本相同,但服药量较大,腹泻发生率高,且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目前已少用。
2.4 药代动力学
2.5 适应症
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胆囊胆固醇结石直径应小于2cm,而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
2.6 用法用量
口服:0.25~0.5g,每日3次,一般需6月以上。
2.7 不良反应
可抑制肠道吸收水分,常有腹泻,约2周后适应自愈。个别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头晕、恶心等。
2.8 禁忌
2.9 注意事项
1、个别可诱发胆绞痛和肝功能异常,急性胆囊炎及肝病者不宜用此药;
3、服药量较大,腹泻发生率高,且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目前已少用。
2.10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
2.11 儿童用药
6岁以下儿童不易用。口服:10~15mg/kg,一般需用6个月以上。
2.12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尤其年龄在60岁以上者慎用本品。
2.13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熊去氧胆酸合用,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和饱和度的降低程度均大于使用单药,也大于两药的相加作用。这可能与两药对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溶解动力学的不同作用机制有关。
2.14 药物过量
2.15 规格
片剂:0.25g/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