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fàn zuì mó fǎng
犯罪模仿指个体或群体以其他犯罪个体或群体为榜样,主动、自觉地学习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方法、犯罪手段、犯罪经验、逃避惩罚的方法,以及犯罪的合理化思想、犯罪的价值观等的过程。对犯罪榜样的学习,是主体犯罪心理内化的机制之一。
犯罪的模仿过程一般经历以下环节:
(1)注意过程。榜样的行为对主体具有实用价值,引起主体的注意、感知的选择和产生与之进行交往的动机;
(2)交往过程。在与榜样进行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体验等心理过程,逐渐形成与榜样相同或相似的需要和犯罪动机、目的,产生犯罪冲动;
(3)行为再现过程。主体在犯罪动机的支配下,模仿榜样的犯罪手段、方法,再现榜样的犯罪行为;
(4)行为强化过程。主体模仿榜样的犯罪行为获得成功,满足了某些需要,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