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的随访研究表明,每年的肺癌新病例以大约0.5%的速率增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常见肿瘤。肺癌的治疗目前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生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介入微创治疗如支气管动脉灌注、射频消融、内支架技术在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肺部转移性肿瘤同样可参照肺内原发病变的治疗完成相应的术前检查和处理。
4 适应证
肺癌消融治疗适用于:
4.1 1.肺转移性肿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部分转移性肿瘤患者在经内科化学治疗或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治疗;由于瘤体细胞在多次和多种化疗药物作用下,发生耐药或细胞处于休眠的状态,对化疗不敏感,通过消融治疗,杀灭了在消融范围内的肿瘤细胞,而对位于消融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没有杀灭的肿瘤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损伤作用,增加了下一次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另外,由于肿瘤的负荷减少,将可能增加残余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对肿瘤的控制。在肺部转移性肿瘤中,射频消融治疗前要按照原发性肺癌的治疗进行规范化评估,同时对原发性病变完成评价和治疗。
4.2 2.肺部肿瘤的消融治疗
肺癌的消融治疗主要是运用射频消融进行肺内肿物治疗。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现已用于肺部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RFA每位点一次治疗中组织凝固性坏死最大范围直径可达4~4.5cm,较大瘤组织在一次治疗中可行多位点RFA 叠加治疗,其疗效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等。为取得较彻底的疗效,每次治疗时,扩大消融范围至正常组织0.5~1cm,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肿瘤组织残留。
(2)化学治疗效果不明显。
(3)肿瘤直径<10cm。
7 方法
2.麻醉方法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及镇静药,痛感明显的患者加用止痛药。
3.根据治疗方便和安全的需要,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后选择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对病变性质不明确者,首先取病理活检后再进行治疗。因消融电极柄部外径约为1.8mm(15~17G),进针径路以避开主要器官和大、中血管为原则。
4.治疗中,先在局部穿刺点麻醉后,做一长2~3mm的小切口后穿刺靶肿瘤组织。在影像指导下,确定消融电极的头部位置是否恰当,根据病灶大小,将子针(prongs)打开至合适直径,开始施行消融治疗,并逐渐加大功率,当针尖温度升高到95℃左右时,可将消融电极子针进一步打开到所需直径。
5.为了保证有效杀灭肿瘤组织,消融范围一般扩大到肿瘤所见直径的1cm以上,保证肿瘤组织完全坏死。对于直径3cm的肿瘤,行1~2次叠加治疗;3~4cm的行6次叠加治疗;>4cm,行多次叠加治疗。瘤体直径在3cm以下,每次RFA治疗时间为5min;瘤体直径为3~4cm,治疗时间为10min;瘤体直径为4~ 5cm,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min。
6.在结束消融拔除消融电极时,可进行针道电凝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