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lung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4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1][2])为病证名[3]。简称厥[3]。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
《中医药学名词》(2004):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3][4]。
《中医药学名词》(2010):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4]。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4]。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4]。
4.1 厥证的病因
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4]。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本病范畴[4]。
4.2 厥证的分类
中医则一般分为气厥、血厥、寒厥、热厥、痰厥等类型[4]。临床上可分虚实二证[4]。症见突然昏仆、气壅息粗、口噤握拳或口赤唇紫、脉沉弦者,多属实证[4]。症见突然昏仆、张口息微、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细无力或沉微者,多属虚证[4]。
4.3 针灸治疗
注意:厥证为危急重病症之一,在急救的同时须着重注意原发病的诊治[4]。
4.3.1 体针
实证取水沟、内关、合谷、中冲、劳宫、太冲、涌泉等穴为主[4]。热甚者加十二井、大椎;痰多加丰隆[4]。虚证取百会、气海、水沟、足三里、关元等穴为主[4]。寒甚加灸神阙;多汗加复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