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腹胀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fēng shī fù zhàng

2 英文参考

rheumatic abdominal flatulenc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风湿腹胀为病证名[1]。指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1]。《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为主[1]。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者,羌独败毒散荆芥汤主之;下身重滞肿者,五苓散主之;内外皆热重者,防风木通汤主之[1]

参见腹胀腹胀症状[2]。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一作腹𪽪[2]。指腹部胀满不适,或腹部胀大[2]。《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腑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张氏医通·腹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地黄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膨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滴,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膜胀,生姜泻心汤木香厚朴。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食积虫积痰饮等亦可导致腹胀[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风湿腹胀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风湿腹胀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风湿腹胀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风湿腹胀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