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医学百科
古籍首页
医学百科
首页
新增词条
最近修订
实用词条
优质词条
新闻动态
历史事件
专栏
公告
你知道吗
分类索引
随机页面
搜索
繁體版
《针灸素难要旨》
明 高武
中医古籍
针灸素难要旨
三十三、涎下
目录
目录
二维码
序
凡例
九针式
[卷一难经] 一、补泻
[卷一难经] 二、补泻相反
[卷一难经] 三、针刺浅深
[卷一难经] 四、先后浅深
[卷一难经] 五、井荥俞经合主病
[卷一难经] 六、四时井荥俞经合刺
[卷一难经] 七、脏腑荥俞合皆以井为始
[卷一难经] 八、脏腑井荥为五六
[卷一难经] 九、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
[卷一难经] 十、出井入合
[卷一难经] 十一、欲刺井当刺荥
[卷一难经] 十二、经脉流注
[卷一难经] 十三、奇经八脉
[卷一难经] 十四、十五络脉
[卷一难经] 十五、奇经病
[卷一难经] 十六、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
[卷一难经] 十七、八会刺穴
[卷一难经] 十八、上工下工治病
[卷二上《灵》、《素》] 一、用针方宜
[卷二上《灵》、《素》] 二、九针式
[卷二上《灵》、《素》] 三、九针应天地人时以起用
[卷二上《灵》、《素》] 四、九针所宜
[卷二上《灵》、《素》] 五、五刺应五脏
[卷二上《灵》、《素》] 六、九刺应九变
[卷二上《灵》、《素》] 七、十二刺应十二经
[卷二上《灵》、《素》] 八、黑白肥瘦刺
[卷二上《灵》、《素》] 九、刺常人
[卷二上《灵》、《素》] 十、刺王公大人布衣
[卷二上《灵》、《素》] 十一、刺壮士
[卷二上《灵》、《素》] 十二、刺婴儿
[卷二上《灵》、《素》] 十三、刺脉虚实浅深
[卷二上《灵》、《素》] 十四、十二经气血刺
[卷二上《灵》、《素》] 十五、手足阴阳经脉刺
[卷二上《灵》、《素》] 十六、补泻
[卷二上《灵》、《素》] 十七、刺胸腹
[卷二上《灵》、《素》] 十八、标本
[卷二上《灵》、《素》] 十九、针灸手
[卷二上《灵》、《素》] 二十、刺宜从时
[卷二上《灵》、《素》] 二十一、五夺不可泻
[卷二上《灵》、《素》] 二十二、刺逆四时
[卷二上《灵》、《素》] 二十三、刺避
[卷二上《灵》、《素》] 二十四、禁太过不及
[卷二上《灵》、《素》] 二十五、五节刺
[卷二上《灵》、《素》] 二十六、五脏病刺
[卷二上《灵》、《素》] 二十七、刺弊
[卷二上《灵》、《素》] 二十八、血气不同形
[卷二上《灵》、《素》] 二十九、十二络缪刺(缪如纰缪纪纲)
[卷二上《灵》、《素》] 三十、经刺
[卷二上《灵》、《素》] 三十一、巨刺(缪刺刺络脉巨刺刺经脉)
[卷二上《灵》、《素》] 三十二、脉刺
[卷二上《灵》、《素》] 三十三、浅深上下所宜
[卷二上《灵》、《素》] 三十四、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卷二上《灵》、《素》] 三十五、气血清浊浅深刺
[卷二上《灵》、《素》] 三十六、死期不可刺
[卷二下] 一、五乱刺
[卷二下] 二、气血盛哀
[卷二下] 三、耐痛
[卷二下] 四、五逆
[卷二下] 五、三刺谷气
[卷二下] 六、热
[卷二下] 七、疟
[卷二下] 八、腰痛
[卷二下] 九、周痹
[卷二下] 十、癫狂
[卷二下] 十一、头
[卷二下] 十二、痿
[卷二下] 十三、心痛
[卷二下] 十四、胀
[卷二下] 十五、胸胁痛
[卷二下] 十六、大风
[卷二下] 十七、疠风
[卷二下] 十八、偏枯
[卷二下] 十九、痿厥
[卷二下] 二十、痈
[卷二下] 二十一、鼠
[卷二下] 二十二、耳鸣耳痛耳聋
[卷二下] 二十三、膝痛胫酸
[卷二下] 二十四、啮舌啮颊啮唇重舌
[卷二下] 二十五、欠
[卷二下] 二十六、哕
[卷二下] 二十七、唏噫
[卷二下] 二十八、振寒
[卷二下] 二十九、(丁可反)
[卷二下] 三十、嚏
[卷二下] 三十一、泣竭成盲
[卷二下] 三十二、太息
[卷二下] 三十三、涎下
[卷二下] 三十四、口目
[卷二下] 三十五、肠鸣
[卷二下] 三十六、目眩头倾
[卷二下] 三十七、喉痹
[卷二下] 三十八、齿痛
[卷二下] 三十九、衄
[卷二下] 四十、喘
[卷二下] 四十一、怒
[卷二下] 四十二、颇(若感切)
[卷二下] 四十三、项痛
[卷二下] 四十四、足
[卷二下] 四十五、下血
[卷二下] 四十六、疝
[卷二下] 四十七、转筋
[卷二下] 四十八、厥
[卷二下] 四十九、痫
[卷二下] 五十、霍乱
[卷二下] 五十一、目痛
[卷二下] 五十二、卒然无音
[卷二下] 五十三、目不瞑不卧
[卷二下] 五十四、补遗篇气交暴郁刺法
[卷二下] 五十五、司天不迁正刺法
[卷二下] 五十六、司气有余不退位刺法
[卷二下] 五十七、司气失守刺
[卷二下] 五十八、全真刺
[卷二下] 五十九、十二脏邪干刺
[卷二下灸法] 六十、艾灸方宜
[卷二下灸法] 六十一、艾灸补泻
[卷二下灸法] 六十二、灸寒热
[卷二下灸法] 六十三、女子败疵
[卷二下灸法] 六十四、灸痈
[卷二下灸法] 六十五、犬咬
[卷二下灸法] 六十六、伤寒苦乐
[卷二下灸法] 六十七、宜灸不宜刺
[卷三] 一、十二经病刺
[卷三] 二、奇经八脉病
[卷三] 三、十二经脉
[卷三] 四、奇经八脉
[卷三] 五、十五络脉
[卷三] 六、十二经筋
[卷三] 七、空穴
[卷三] 八、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
[卷三] 九、同身尺寸
[卷三] 十、经脉长短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三十三、涎下
饮食入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
胃缓
,
胃缓
则
廉泉
开,
廉泉
开故涎下,补
足少阴
。涎出者,是蛟蛔也。以手聚按,坚而持之,无令得移。以
大针
刺之,
久持
之,虫不动,乃
出针
也。
知识点:
胃缓
廉泉
足少阴
大针
久持
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