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正宗》

近代 王德宣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四、暑病

杨如侯曰∶两胫逆冷,胸满,头目痛妄言多汗,此先伤于湿,又中于暑,湿得暑邪,遏抑阳气而病也。头痛妄言多汗,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此先受暑,后受湿,暑挟湿邪,郁蒸为热而病也。朱南阳、许学士,均名为湿温雷少逸湿温当以夏末秋初为界限,方与《内经》秋伤于湿之训不相龃龉,亦与四时之气大暑白露,湿土用事,若合符节。兹于上所列二证,病在夏月,故不以湿温名,而以暑湿称之。周禹载曰∶湿病缓,暑病速。沈尧封曰∶《难经》所谓湿温,指湿热并至之病,不名为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