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经穴 中医学
huì yuán
Chōngyáng ST42[中国针灸学词典]
会元为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1]
冲阳为经穴名(Chōngyáng ST4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为本经原穴。冲:冲要、冲动;阳:阴之对。此指足背。穴在足背动脉搏动处,故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正坐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踇短伸肌→中间楔骨。有健脾化湿、和胃宁神的作用。主治头面、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头重头痛、口眼喁斜、齿痛颊肿、呕吐、胃脘痛、不嗜食、足缓不收、足背红肿、癫狂等。现代又多用于治疗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一般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