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huǒ hào qì shāng yīn
fire consuming qi and injuring yi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火耗气伤阴是指感受火热病邪,内耗津液,且迫津外泄,既伤阴津,又耗阳气[1] 。
火邪为六淫之一[2]。是与温、热、暑等病邪同一属性而较甚者[2]。指具有炎上、易伤津耗气、生风动血,且易扰动心神特点的邪气[2] 。火邪无明显季节性[3] 。
热邪为病因之一[4] ,又称“温邪”[4],是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的统称[4],与六淫中火邪没有本质区别,常火热并称[4] 。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多与火邪并称或混称。临床多见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4]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