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信号

生物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jī è xìn hào

2 英文参考

orexin

3 注解

饥饿信号这个下视丘所分泌的饥饿调控信号,是日本科学家于一九九八年首先在老鼠身上发现的,其名称源自希腊文的 orexis,乃「食欲」之意。Orexin 由 33 个氨基酸所组成,分子量大约为三千六百道尔顿(3.6 KDa)。研究也发现脑部 orexin的受器,主要是表现在下视丘饥饿中枢附近的神经元,饱食中枢未见有 orexin 受器的表现,可见 orexin 在刺激饥饿中枢,及调升摄食量的生理机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要证实 orexin 在调升摄食量方面的作用,日本科学家把 orexin 直接注射到老鼠脑室侧部后发现,2 ~ 3 小时内老鼠的摄食量增加了数倍。另外,将老鼠禁食 48 小时后,测量脑部 orexin 的表现也发现,和正常进食的老鼠相比,下视丘 orexin 的表现量也增加了 2.4 倍。所以,在饥饿状态下,下视丘可分泌 orexin,刺激饥饿中枢而引起食欲,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如果 orexin 的基因表现异常,orexin 分泌过多,刺激食欲太强的结果,会导致过食而引发肥胖,也是一种颇为合理的假设。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