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 针灸学 中医学
jìn dào qǔ xué
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1]。
局部取穴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痛所在的部位上选取有关穴位,这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眼病取承泣、睛明;耳病取耳门、听宫、听会;胃痛取中脘;遗尿取中极,以及取用局部压痛点等。若病痛局部有炎性病灶、创伤、疤痕或其下有重要脏器时,可改用邻近取穴等法。[2]
邻近取穴为取穴法之一。指在靠近病变部位的周围选取有关穴位进行治疗,其范围较局部取穴为广。如眼病取风池、太阳;鼻病取上星、通天;膝痛取阳陵泉、阴市等。[3]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