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固定

手术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jīng pí nèi gù dìng

2 英文参考

Intradermic fixation of fracture

3 注解

经皮内固定亦称经皮穿针固定。指骨折经整复后进行内固定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骨圆针有两种,即直径小于1.5mm的克氏针和大于1.5mm的斯氏针。以肱骨外躁骨折为例。术者以手指固定骨折块,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皮肤穿入不锈钢针一枚,斜同上固定骨折块,或用两枚针交叉固定,将针尾弯成钩形留于皮外,亦可将针尾增粗如钉尾状,埋于皮下,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肘直角托板加肘“8”字绷带固定3周。留于皮外者3~4周拔针。复位后需拍摄X线检查,一般固定时间3~4周。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