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
jǐ suǐ diàn cì jī zhèn tòng shù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适用于:
1.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和周围血管性病变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范围较大的肩背痛、腰背痛和周围神经性疼痛。
3.残肢痛、幻肢痛和脊髓损伤后疼痛。
4.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腰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
5.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
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一般状况较差,存在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以及有肝脏、肾脏或凝血功能衰竭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灶、血管畸形及其他性质难以明确的病变者。
3.疼痛的范围、性质和程度等经常变化不定者。
4.急性疼痛一般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好麻醉、备皮、常规消毒皮肤。
1.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刺激电极植入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监测下将电极放置于疼痛相应脊椎节段的椎管内硬脊膜外。上肢痛者,电极一般置于颈6~胸1节段;躯干痛者,电极置于胸2~胸8节段;下肢痛者,电极置于胸9~胸11节段。
2.进行脊髓电刺激试验,根据电刺激产生的异常感觉范围调整电极的位置,使异常感觉的范围覆盖或适当超过躯体疼痛的范围。
3.将刺激脉冲发生器埋入患者附近的皮下组织,并与刺激电极的导线确切连接。
4.调试刺激脉冲发生器,根据电刺激效果确定刺激参数,进行长期治疗。
1.刺激电极一般有针式电极和条状电极两种,经皮穿刺时多选用针式电极,注意电极植入后要稳妥固定,防止术后发生电极移位。
2.放置刺激电极的位置一般在脊髓的背侧,偏向患侧方向,有时也可以放在脊髓的腹侧或外侧。
3.开放式手术直视下安置刺激电极时,需行椎板部分切除,多选用条状电极,可以将电极准确地放置在相应脊椎节段的硬脊膜外或硬脊膜下,并牢固地固定在硬脊膜上。
4.开始长期慢性脊髓电刺激治疗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验治疗,若试验治疗无效或不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不宜再进行长期治疗,应该取出电极及相关装置,改用其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