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耳道、鼓膜与乳突部检查
否则,用耳镜检查外耳道,检查者一手将被检者的耳廓向上牵拉,另一手将大小合适的耳镜轻轻插入外耳道,注意不可超过外耳道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以免引起疼痛。观察外耳道有无充血、肿胀、耵聍栓塞、异物、分泌物、肿物、瘘管以及有无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等。结果记录:分别记录左、右外耳道、鼓膜和乳突部检查的阳性结果。
-
部
部①指脉诊的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②指色部。脏腑之气呈现于面的区域分部。如左颊属肝,颏属心,鼻属脾,右颊属肺,颐属肾等。《素问·举痛论》:“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
对耳轮体部
对耳轮体部是指对耳轮垂直的主体部分。其上分布着腹、胸、颈、脊椎等耳穴。
-
颈部外科检查
方法:被检者取坐位。甲状腺肿大分为3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工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气管检查:检查者站立于被检者前面,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若两侧距离不等则提示有气管移位,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判定病变的位置。
-
落檐属
中文名落檐属拼音名luoyashu拉丁名Schismatoglottis中国植物志13(2):50描述SchismatoglottisZoll.etMor.落檐属,天南星科,100种,分布于马来西亚,我国有2种,产广东、广西,另外台湾栽培有1种。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雄同序,雌花序下部一侧与佛焰苞合生,有时基部具中性器官;子房1室,有侧膜胎座2-4,胚珠多数;
-
咽扁桃体
咽扁桃体的位置:鼻咽部上壁后部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tonsil)。咽扁桃体的退化:幼儿时期较发达,6~7岁时开始萎缩,约至10岁以后完全退化。咽腔鼻部(pharynxnasalis)又称鼻咽(nasopharynx),是咽的上部,位于鼻腔后方,上达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部。
-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咽口的位置:在鼻咽部的两侧壁上,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openingofauditorytube),咽腔经此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鼓管咽口的作用:咽鼓管咽口平时是关闭的,当吞咽或用力张口时,空气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详见咽腔鼻部条。
-
咽鼓管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tubaltonsil)是位于咽鼓管咽口周围至软腭之间的许多颗粒状淋巴组织,系咽扁桃体的延续。7岁时开始萎缩,约至10岁以后完全退化。咽腔鼻部(pharynxnasalis)又称鼻咽(nasopharynx),是咽的上部,位于鼻腔后方,上达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部。向前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
-
冲甘恰
冲甘恰为藏医的诊脉部位,从患者腕部第一条横纹向肘窝部量1寸,医者食指所按的部位就是“冲”部,离冲部约一青稞粒的宽度,按下医者的中指,这就是“甘”部,再隔一粒青稞的宽度,布下医者的无名指,这就是“恰”部。
-
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
《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为书名。严振国主编。该书以人体各个局部常见疾病为中心,阐明每个疾病的症状、临床解剖、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针灸和推拿治疗方法和措施。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为四肢部,分为肩部和臂部,肘部和前臂部、腕部和手部、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踝部和足部等八章。
-
枕大神经痛
病因病理病机:是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性加剧。病因与眶上神经痛类似,常因风寒、感冒引起,也可因颈部外伤、增生性颈椎病等颈椎病变所致有的病因不时确。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风池穴)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
马尿泡属
中文名马尿泡属拼音名maniaopaoshu拉丁名Przewalskia中国植物志67(1):28描述PrzewalskiaMaxim.马尿泡属,茄科,只有马尿泡P.tanguticaMaxim.1种,特产我国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花冠管状漏斗形.雄蕊5,等长,着生于冠喉下,内藏,花丝极短,沿合生部被毛,花药纵裂;蒴果球形,位于囊状萼的基部,基部以上环裂;
-
鼻板
鼻板是脊椎动物鼻的原基,是在神经板出现的前后,在神经板的前端附近,以表皮的加厚在正中线的左右生成的一种基板,发生时特别肥厚,各自的中央部向内陷没,从左右接近前脑顶端,其表面的陷没部形成凹陷部称鼻窝,更形成囊状,其狭窄的内腔以前端的开口(外鼻孔)开向外部。
-
喜林芋属
中文名喜林芋属拼音名xilinyushu拉丁名Philodendron中国植物志13(2):79描述PhilodendronSchott喜林芋属,天南星科,275种,分布于热带美洲,我国台湾、广东栽培有红苞喜林芋P.erubescensKochetAugustin等6种,供观赏。叶片长圆形,基部心形或戟形,或不规则浅裂、3全裂至羽状分裂;花单性,无花被;雌花:子房2至多室;
-
夜香树属
中文名夜香树属拼音名yexiangshushu拉丁名Cestrum中国植物志67(1):149描述CestrumL.夜香树属,茄科,约160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夜香树C.nocturnumL.和黄瓶子花C.aurantiacumLindl.2种,栽培供观赏用,见于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叶互生,单叶,全缘;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3-6颗;
-
舌会厌正中襞
舌会厌正中襞(medianglossoepiglotticfold)位于舌根后部,属咽腔口部,为一呈矢状位的黏膜皱襞,连于舌根后部正中与会厌之间。咽是消化管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
-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为书名。黄龙祥著。2001年华夏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引论”、“经络部”、“腧穴部”、“刺灸法部”、“治疗部”五部分组成。全面阐述了中国针灸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系统考辨了针灸发展中的重要学术问题。
-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为外科方书。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另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嵩崖尊生全书
《嵩崖尊生全书》综合性医书。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分析脉法;卷四论治部,从脏腑虚实的角度,结合时令、药性诸方面阐述用药法则和服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分析病机九十余条;卷六-十三按人体生理上、中、下部和周身部,分述多种疾病证治;全书论述广泛,资料丰富,结合临床比较密切,记述治疗方剂颇多。
-
平田氏十二反应带
平田氏十二反应带指日本平田内脏吉于1913年用测定皮肤温度的方法进行心理学的实验,发现各种不同的疾病可以分别反应到身体的十二条反应带。结果发现,子宫病、阑尾炎、胃溃疡以及肝胆疾病患者,均在下肢相当于平田氏十二反应带的部位,出现“良导带”,即出现有导电量较周围部位明显增加的良导 状区。
-
肠鳃类
肠鳃类是指半索动物门的柱头虫一类动物,身体左右对称,体长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状似蠕虫。在吻的基部腹面与颈部之间有口。但它和脊索并不相同。神经管在消化管的背侧,血管系的主体则在腹侧,这些除原索动物外,与其他脊椎动物的位置完全相反。肠鳃类动物为雌雄异体,许多小囊状的生殖腺呈纵裂,从鳃区排列至肝区。
-
长隔木属
中文名长隔木属拼音名changgemushu拉丁名Hamelia中国植物志71(1):388描述HameliaJacq.长隔木属,茜草科,40种,分布于中、南美洲,我国引入有长隔木H.patensHance1种,栽培于华南植物园内。花冠管状或近钟状,喉部无毛,上部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着生于冠管内基部,花丝短,花药基部2裂,药隔顶部有附属物;
-
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是担子菌亚门中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于菌丝的分隔处形成的一个侧生的喙状结构。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部。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部暂为两单核细胞。
-
搓面疗法
搓面疗法是用手轻轻搓擦面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操作前先用热水洗手和面部,亦可搽涂一些护肤霜或中药美容剂,然后两手掌相对,由慢而快用力搓热后,立即改搓面部。长期坚持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防止皲裂,减少皱纹,延缓颜面的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
垫紫草属
中文名垫紫草属拼音名dianzicaoshu拉丁名Chionocharis中国植物志64(2):114描述ChionocharisJohnston垫紫草属,紫草科,只有垫紫草C.hookeri(Clarke)Johnston1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区,我国产西南部及北部。花冠蓝色,近筒状,上部5裂,喉部有5枚附属物;雄蕊内藏;小坚果4,被短伏毛,着生面位于腹面基部之上。
-
本草万方针线
《本草万方针线》为书名。清·蔡烈先辑于1712年。本书将《本草纲目》中所附的单方(包括全部附方以及发明项下的个别处方)15000余首,按病证分类编成索引。每一病证均记明该书的卷、页数。内容分为通治部、外科、女科、儿科、上部、中部、下部共七部,105门。每门分列各种病证,计收集单验方约一万五、六千条。
-
钩子木属
中文名钩子木属拼音名gouzimushu拉丁名Rostrinucula中国植物志66:348描述RostrinuculaKudo钩子木属,唇形科,只有钩子木R.dependens(Rehd.)Kudo及长叶钩子木R.sinensis(Hemsl.)C.Y.Wu2种,产我国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及陕西。叶具齿,具柄;苞片阔三角状卵圆形,外被星状绒毛,小苞片狭椭圆形至线形;
-
先天性泪囊炎
先天性泪囊炎多数是由于鼻泪管在鼻腔的下端出口被先天性膜组织所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管道(特别是近鼻腔的下部)所引起。可局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或压迫按摩,方向朝向鼻腔,每日2—3次。辅助检查可先冲洗泪道,无分泌物返流后再行泪道探通,均可以痊愈。
-
热湿敷
操作名称热疗法-热湿敷用品及准备治疗盘、敷垫、敷料钳2把、凡士林、纱布、棉垫或大毛巾、橡胶单、治疗巾、棉签、热水袋、蒸锅、屏风。3、持敷料钳拧干敷垫,至无水滴下为度,并在掌侧腕部试温以不感烫手为宜,折成适当大小,放置患部,盖上棉垫或大毛巾。注意事项1、有创口者,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按换药法处理创口。
-
千年健属
中文名千年健属拼音名qiannianjianshu拉丁名Homalomena中国植物志13(2):48描述HomalomenaSchott.千年健属,天南星科,约14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美洲,我国有3种,产西南、华南和台湾,其中千年健H.occulta(Lour.)Schott根茎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花单性,无花被;肉穗花序的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柱头盘状;
-
基底部玻璃体切除
基底部玻璃体切除适应证适用于严重前部及后部PVR病例,做360°切除。置50°棱镜接触镜,助手压迫锯齿缘处巩膜,轻向内推顶,可见切除胶体状玻璃体后,紧贴附视网膜和睫状上皮表面更为致密的胶体层,切割头切口侧面尽量接近眼壁,用弱的吸引力,直到完全切除该部玻璃体(图1)。
-
颈项
颈项为人体部位名。颈之前部称颈,后部称项,合称颈项。《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颈项又名脖项。古人把颈部分前、后两部分。
-
沉香属
中文名沉香属拼音名chenxiangshu拉丁名Aquilaria描述AquilariaLam.沉香属,瑞香科,15种,分布于印度、马来亚以及亚洲东南部,我国有土沉香A.sinensis(Lour.土沉香又名白木香或女儿香,海南最盛产,木材淡黄色,微有香味,但结节部或损伤部积久则色暗而坚,极芳香,为药用和制香的原料,极有商品价值;
-
马蹄黄属
中文名马蹄黄属拼音名matihuangshu拉丁名Spenceria中国植物志37:462描述SpenceriaTrim.马蹄黄属,蔷薇科,只有马蹄黄S.ramalanaTrim.1种,产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花中等大,两性,黄色,具长柄,直立,排成总状花序,花柄在萼下有总苞状的苞片2枚;雄蕊约30,着生于花盘上,单 排列,花丝基部扩大而合生,花药圆形;
-
远节段取穴
远节段取穴为取穴法的一种。指在临床治疗或针麻时所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通常所称的远道取穴可归属此类。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通常所称的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均可归属此类。针刺麻醉中,颅脑手术用颧谬,甲状腺手术取扶突,颈部胸部手术取合谷、内关等均是。
-
海岛藤属
中文名海岛藤属拼音名haidaotengshu拉丁名Gymnanthera中国植物志63:260描述GymnantheraR.Br.海岛藤属,萝藦科,4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南部和澳大利亚,我国有海岛圆柱形,广歧;萼5裂,基部里面有鳞片5个或有腺体多个;花冠高脚碟状;雌蕊由两个离生心皮组成,花柱丝状,柱头盘状,五棱,顶端2裂;属下物种海岛藤
-
脉阴阳俱紧
脉阴阳俱紧脉学术语。阴,尺部;阳,寸部。寸尺两部脉象俱紧。多因寒邪外束,表气不宣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跻寿馆医籍备考
《跻寿馆医籍备考》医学目录著作。日本·高岛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于1877年。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跻寿馆”中收载大量的中国古医书,共1390部,分为二十余类,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敷陈大义、介绍版本,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录学著作。
-
(扌衮)法
概述:㨰法为推拿手法名。又称滚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中医推拿学》。指用手背部在体表一定部位作连续往返㨰动的手法。㨰法的操作方法:㨰法的操作方法是将手部掌指关节略微屈曲,以掌背近小指侧部分紧贴于治疗部位上,然后有节律地连续摆动掌部,进行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协调运动,使手掌部呈来回滚动状。㨰法的作用:㨰法有疏通经络,舒展筋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等作用。
-
眼睑外侧韧带离断复位
手术名称:眼睑外侧韧带离断复位别名:外眦韧带离断复位分类:眼科/眼睑手术/眦部手术/眼睑韧带离断复位ICD编码:08.8902手术步骤:1.局麻下,沿眶外缘切开皮肤,创口长约5mm,清除瘢痕组织,暴露眶骨外缘,如能找到外眦韧带即睑外侧韧带残端,则用3-0尼龙线将残端缝于外侧眶缘骨膜的适当位置。
-
外眦韧带离断复位
手术名称:眼睑外侧韧带离断复位别名:外眦韧带离断复位分类:眼科/眼睑手术/眦部手术/眼睑韧带离断复位ICD编码:08.8902手术步骤:1.局麻下,沿眶外缘切开皮肤,创口长约5mm,清除瘢痕组织,暴露眶骨外缘,如能找到外眦韧带即睑外侧韧带残端,则用3-0尼龙线将残端缝于外侧眶缘骨膜的适当位置。
-
长蕊琉璃草属
中文名长蕊琉璃草属拼音名changruiliulicaoshu拉丁名Solenanthus中国植物志64(2):231描述SolenanthusLedeb.长蕊琉璃草属,紫草科,约10种,分布于亚洲西部及欧洲东部,我国有长蕊琉璃草S.circinnatusLedeb.1种,产新疆。花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无苞片;花冠小,蓝色,管状,上部5裂,在冠管中部以下有5附属物;
-
灰六鳃鲨
灰六鳃鲨是六鳃鲨目六鳃鲨科六鳃鲨属的唯一种。体长,前部较粗大。背鳍1个,中大,起点对着腹鳍基部后端;尾鳍颇长,尾椎轴低平;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可达650毫米。体长达2米时性成熟。行动缓慢,栖息底层。
-
㨰法
概述:㨰法为推拿手法名。又称滚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中医推拿学》。指用手背部在体表一定部位作连续往返㨰动的手法。㨰法的操作方法:㨰法的操作方法是将手部掌指关节略微屈曲,以掌背近小指侧部分紧贴于治疗部位上,然后有节律地连续摆动掌部,进行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协调运动,使手掌部呈来回滚动状。㨰法的作用:㨰法有疏通经络,舒展筋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等作用。
-
貂尾
《*辞典》:貂尾: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DiāoWěi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弯曲锐利。尾毛蓬松。以各种小型啮齿类为食,亦食松鼠、兔、鸟类和鸟卵、松子、浆果等。7月间交配,怀孕期9~生境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功能主治:《养素园传信方》:冻疮,烧存性为末,掺烂处。
-
前房
前房(anteriorchamber)是由角膜、黄仁(虹膜)、瞳孔区晶体状、睫状体前部共同组成的腔隙。前房最周边处为前房角,前房角的前壁为角巩膜缘,后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体的前面。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人眼的静脉系统。若排出途径受阻,即可导致眼压增高。
-
晶状体切开摘出术
手术名称:晶状体切割术别名:晶状体切开摘出术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3.69适应症:晶状体切割术适用于45岁以下或外伤性白内障。3.5mm,穿刺刀平行刺入晶状体赤道部,需避开玻璃体基部(图8.9.1-1);②切割刀头进入晶状体囊内切割;③注液针可经角膜缘部放入前房或经巩膜切口放入晶状体囊内(图8.9.1-2);
-
颈肩腕损伤
颈肩腕损伤又称颈肩腕综合征(neck-shoulder-wristsyndrome)或颈肩腕障碍,由重复性运动、外力作用、不良姿势引起的颈部、肩部及腕部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
-
合柱兰属
中文名合柱兰属拼音名hezhulanshu拉丁名Diplomeris中国植物志17:486描述DiplomerisD.Don合柱兰属,兰科,3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其中合柱兰D.pulchellaD.Don也产我国西藏、云南与贵州。唇瓣以长爪贴生于蕊柱基部,前部非常宽阔,基部有长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松散粘合而成,具长的花粉块柄与粘盘。属下物种合柱兰
-
布指
布指为切脉指法。指诊脉时,医生根据病人的身高分布三个手指的安放位置。一般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先以中指端按定病人寸口脉的关部(以掌后高骨处为准),继以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根据患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距离,高大者,指距稍宽,矮小者,指距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