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
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是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至20世纪60年代初确定下来的。2.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在阐明阴阳、脏腑、气血等理论的实质,探讨各种证候的规范,研究活血化瘀、针刺镇痛等治法的机制,都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传统中医学术与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的结合。
-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设置标准
独立设置并实际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下列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10个:肺病科、心血管病科、风湿病科、脾胃病科、肿瘤科、内分泌病科、肾病科、老年病科、眼科、皮肤科、骨伤科、外科、脑病科、妇科、男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耳鼻咽喉科、疼痛科、康复科、血液病科、治未病科、感染科等。4.岐黄学者≥1名。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支持中医医师依照规定提供服务。
-
江苏省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诊所应当向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主管部门报告,或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备案机关应当撤销其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一)诊所歇业的;一、诊疗科目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学科。备案表下载:诊所备案信息表.
-
蔡景高
蔡景高,1928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主任医师,教授,曾任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1981~1989),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从医时间:195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清任、叶天士、吴鞠通。
-
冯天有
冯天有,男,空军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和四肢关节、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峡部裂等一系列疾病,在发病机理上阐明了新观点,在诊断上提出了新内容,在治疗上创用了新方法,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
朱辟疆
1942年5月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格致余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单位:镇江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所(邮码:212028)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代谢性及风湿类疾病,内科疑难杂症,对慢性肾衰竭尤有研究。
-
北京市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浙江省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宁亚功
宁亚功,男,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腰椎病为主的骨关节疾病、前列腺疾病及中医药防治训练伤等方面造诣颇深。他用“三消并治,补泻同施”的综合平衡疗法治疗糖尿病,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约30%可望治愈。
-
四川省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以下名单截止2020年12月31日。
-
凌昌全
从事中医临床、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33年。在提出“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应以益气养阴为原则”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中药复方“四生汤”,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放化疗效果;建立了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新技术,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校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也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的高等院校。并相继成立脑病、骨伤国家级重点专科和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心。
-
广西省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危北海
危北海,中国党员,江西南昌人,1931年6月出生。他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对脾胃和肝胆疾患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基础实验研究,善于治疗内科脾胃疾患,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并研制出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新药四黄调胃汤。对内科疑难杂病在诊断治疗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
孔晓海
孔晓海,1952年生,南京高淳人,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
林祖庚
学医时间:1952年从医时间:1957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张锡纯、王清任、徐灵胎。“中药麻醉镇痛新药祖师麻甲素临床应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历代中医名家治疗经验电子计算机检索”课题获199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疮疡证治》一书于1991年参加国际图书汇展获“优秀图书奖”。
-
洪哲明
学医时间:1963年从医时间:1970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孙思邈、李东垣、王清任、张锡纯、陈可冀、吴咸中、沈自尹、邝安堃、贝淑英。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千金方》、《脾胃论》、《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结合,无怨无悔;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翻译医学文章(摘)10多篇。
-
王长洪
他进行了大样本的胃镜望诊与中医证型及舌诊关系的研究,提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以热证多见,而十二指肠溃疡以虚寒多见,黄苔作为胃热辨证的主证。同时采用通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舒肝、健脾、温肾法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等均形成诊疗规范,诊断及疗效评价更趋客观、准确。代表性课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
-
赖尧基
赖尧基,1936年4月出生,福建省长汀县人。主任医师,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三、四、五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一、二、三届委员。学医时间:1954年从医时间:1959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清任、张洁古。
-
周本善
周本善,1928年4月出生,江苏省常熟市人。学医时间:1943年2月从医时间:1948年2月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张景岳、李时珍、张锡纯、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脾胃论》、《本草纲目》、《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指南医案》。
-
赵荣莱
赵荣莱,中共党员,浙江诸暨市人,1929年4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1966年结业于北京市西医学习中医班。对胃肠功能性疾病“注意调畅气机,调养情志”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所观察到的“精神和行为异常为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之一,由精神异常所引发的以消化道乃至全身器官功能改变则是该病的发生机制之一”完全符合。
-
茆俊卿
茆俊卿,1959年5月出生,江苏省高邮市人。学医时间:1978年从医时间:1981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华佗、傅青主、丁甘仁、柳宝诒。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外科正宗》、《医学衷中参西录》、《傅青主女科》、《丁甘仁医案》、《柳宝诒医案》、《蒲辅周医案》。
-
张圣德
张圣德,1937年2月出生,江苏省海门市人。学医时间:1959年从医时间:196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王旭高、费伯雄、雷丰。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时病论》、《医醇■义》、《王旭高医书六种》、《柳选四家医案》。1995年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重庆市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原发性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肝内的外胆管内有结石病,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国人发病率约在10%左右,根据全国胆石调查,原发性胆管结石有下降趋势,我国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原发性胆管结石发病率高,尤其农村地区,该病的发生与胆道蛔虫、胆道感染及胆道梗阻有关。后期有脾大,腹水等。
-
杨明会
提出“气虚肾虚血瘀证”是老年人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在国内首先开展针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紊乱的早期诊断,并研制中药制剂保元活血颗粒,揭示老年病之气虚肾虚证与免疫功能紊乱及其细胞分子生物免疫学基础和益气活血补肾法的作用机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00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中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理论现代化,即吸收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发掘、整理、阐明经典理论的科学精华,研究和解决经典学说提出而没有完全解决的理论问题,开拓和探讨经典理论所未包括的医学问题,把经典理论提高到现代水平,建立新的中医理论,逐步形成现代中医学;
-
河北省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先兆子痫 子痫
方药主方:杞菊地黄丸(董西园《医级》)合二至丸(汪昂《医方集解》)加味处方:枸杞子15克,杭菊20克,山萸肉15克,牡丹皮15克,淮山药30克,白芍20克,赤芍15克,生地黄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石决明30克,钩藤15在。治法健脾行水,平肝潜阳。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抽搐者,针刺曲池、合谷、人中、承山、太冲。
-
中医科
中医科的基本任务1.搞好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工作。2.除病房、门诊医疗工作外,应担负中医会诊及中医教学任务,并帮助其他科室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研究中医基本理论、临床和方药,担负中医经验的整理提高工作。4.积极开展针灸、推拿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以及气功、太极拳等。
-
冯栋年
学医时间:1952年从医时间:195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王清任、陈可冀。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冯栋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级科研课题“阳虚证患者遗传学特征研究”,作为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指导者及实施者完成了省级课题“舒糖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
朱启勇
朱启勇,1952年11月出生,江苏省泰兴市人。学医时间:1974年从医时间:1978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吴鞠通。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邮码:210028)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病,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诊治尤有体会。
-
汪桐
汪桐(1930.7~2010.12),男,中共党员,安徽省皖南医学院教授。汪桐教授1930年7月出生,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并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和经络实质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50多年的科学研究期间,他不囿于陈规,不拘泥传统,融西医研究与中医研究为一体,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辨证施护
1.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治则及病情变化,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表证发热无汗时,室内应保持温暖、避风,并加衣被,促使出汗,但汗出不可过多,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宜。(2)根据脏腑功能失调与情绪的相互关系,向患者作好解释,如肝阳上亢者多烦躁易怒,大怒又能伤肝等。
-
董其美
董其美,1940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曾任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内科副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参加研制的“舒冠片”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戴裕光
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抗衰老中药不同治则(养阴、助阳、益气通瘀)的研究表明,不同治则的中药均有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关键是在人体不同的时期辨证论治;主编或参编《戴裕光医案医话集》、《新编简明中医方剂学》、《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现代中医学》等专著5部。
-
四川省中医药条例
(三)城市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中医科并配备中药房;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七条本条例所称的中医药是指中医(含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和中药(含民族药)等。
-
云南省发展中医条例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发展中医事业,适应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鼓励国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发展中医事业。第二十八条未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擅自设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或者行医的,依照国务院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
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鼓励医学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有计划地培养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学科高层次人才。鼓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名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开展师承教育。
-
单兆伟
单兆伟,1940年10月出生,江苏省通州市人。学医时间:1959年从医时间:196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张景岳、李东垣。对发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言献策:中医药以临床疗效为根本生命,中医工作者须树立临证第一的观点,坚定信念,加强基本功,多读书、多临证,衷中参西,为广大患者服务。
-
闫田玉
闫田玉,中共党员,河北定县人,1921年出生。闫老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尤其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辨病毒性肺炎为“血瘀症”,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显著降低了死亡率。1961年以来,闫老采用中药治疗细菌性肺炎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了研究,创立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中药方剂。
-
徐进康
徐进康,1961年生,江苏张家港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何焕荣
学医时间:1954年从医时间:1960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张景岳、叶天士、朱丹溪、张锡纯。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邮码:215003)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疾病,对呼吸系统疾病、温热疾病诊治尤有体会。
-
孙金章
学医时间:1959年从医时间:196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傅仁宇、黄庭镜、陈达夫、韦文贵、陆绵绵。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审视瑶函》、《目经大成》、《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
-
中医骨伤科学
概念:中医骨伤科学:1.学科名;特别是近30多年来,骨伤科界系统整理了中医的理伤手法,进行夹板材料力学测定和中草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开展了肾主骨和活血化瘀等理论研究,运用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原则治疗骨关节损伤,取得了损伤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及并发症少等良好效果。
-
刘永年
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柳选四家医案》、《中医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中药大辞典》、《金匮要略》等。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刘永年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参编《中医临症经验集萃》等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4项,已获得江阴市科技进步奖和双革四新奖10多项,参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
曹世宏
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叶天士、曹鸣高、张泽生。主持的“薤葶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动脉高压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支扩宁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及其对NE和ECM作用的研究”课题经省科委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