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菅属
中文名菅属拼音名jianshu拉丁名Themeda中国植物志10(2):243描述ThemedaForsk.菅属,禾本科,约20种,多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约6种,南北均产之,其中黄背草T.triandravar.japonica(Willd.)Makino最为常见,茎叶可为饲料,根颇强韧,除供药用外,并可作刷子等用。粗壮或细弱的多年生草本;
-
肾胚胎瘤
概述:肾胚胎瘤又称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是幼儿时的腹内常见肿瘤。诊断:幼儿腹部发现包块,短期内明显增大,首先应考虑到肾胚胎瘤。B超、CT扫描检查可明确肿块与肾脏关系及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这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治疗:肾胚胎瘤也和肾癌一样,一经确诊,应尽早经腹作肾切除术。或长春新硷40~
-
脑内畸胎瘤
桥小脑角者可出现头痛呕吐、复视、共济失调、耳聋、眼颤、脑神经损伤及颅内高压等。3.MRI畸胎瘤由多种成分组成,故T1及T2像出现的信号也极为混杂,但边界较清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良性畸胎瘤边界无水肿(T2像显示清楚的高信号),如有周边水肿,提示肿瘤为恶变成分或恶性畸胎瘤,肿瘤在注药后瘤壁和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恶性卵巢肿瘤
病因病理病机:(一)常见类型1.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组织类型与子宫内膜腺瘤相似。Ⅲb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有组织学证实的腹膜表面种植,其直径无一超过2cm,淋巴结阴性Ⅲc腹腔种植直径>2cm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沟淋巴结阳性Ⅳ期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有远处转移。
-
卵巢纤维组织来源肿瘤
为良性肿瘤。陈忠年等(1996)认为,卵巢纤维瘤的恶变率为1%~有人提出纤维瘤来源于纤维泡膜细胞瘤或勃伦纳瘤,也有人认为纤维瘤来源于卵巢内的结缔组织,原始部位为卵巢间质或血管和淋巴管的壁。2.多细胞性纤维瘤其诊断标准为细胞丰富,胞核呈轻至中度异形性,核分裂象<4/10HPF。4.卵巢原发性黏液瘤肿物最大直径5~
-
卵巢卵黄囊瘤
原始内胚层结构是由原始内胚层细胞形成腺样和实性团块,其间有结缔组织分隔。肿瘤又常为单侧性,故手术范围应包括卵巢原发肿瘤、大网膜及盆腔内种植瘤切除。北京协和医院37例曾接受足量VAC或PVB化疗的卵黄囊瘤,不论是初治或复发病例,其持续缓解率与是否作淋巴结清扫术,二者之间未显示有正相关的联系。
-
子宫内膜癌
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Ⅰ级(分化好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组织中含有鳞状上皮成分。当癌肿浸润至深肌层,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组织分化不良时,易发生淋巴转移。宫角部癌灶沿圆韧带至腹股沟淋巴结。2.体征早期时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子宫正常大、活动,双侧附件软、无块物。
-
纵隔的超声诊断技术
名称:纵隔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纵隔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各种纵隔占位性病变。2.检查内容(1)前纵隔肿瘤内侧紧贴胸骨,上方紧贴前胸壁,外侧突向肺组织,受胸骨及肺气体影响,肿瘤两侧常显示不佳。
-
乳腺的超声诊断技术
2.超声引导下乳腺囊性、实性肿块抽吸、活检。2.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2.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
-
卵巢肌肉来源肿瘤
疾病代码:ICD:D39.1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肌肉来源肿瘤主要有平滑肌瘤发、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盆腔检查常可发现卵巢实性肿物。无核分裂象或极少。(2)镜下:肿瘤整个由横纹肌母细胞构成,分为胚胎型、葡萄簇型和多形型。应与原发于卵巢的平滑肌瘤鉴别。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呈绿色,肌原纤维呈红色。
-
卵巢泡膜细胞瘤
65%的病人为绝经后,几乎不发生在月经初潮之前。治疗方案泡膜细胞瘤患者子宫内膜因受雌激素的刺激,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病变,甚至子宫内膜癌,所以子宫病变的处理亦应在治疗中加以考虑。镜下检查均为黄素化泡膜细胞瘤。对有腹水、肠梗阻、内分泌紊乱症状的卵巢实性肿瘤患者,要警惕罕见的硬化性腹膜炎的存在。
-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
疾病别名卵巢两性胚细胞瘤疾病代码ICD:D27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两性母细胞瘤(gynandroblastoma)是卵巢良性肿瘤。(1)雌激素影响:可以出现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等临床症状,以及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改变。2.显微镜下检查肿瘤含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以及结构清楚的含Call-Exner小体的颗粒细胞、泡膜细胞。
-
卵巢纤维瘤
疾病别名fibromaovarii疾病代码ICD:D27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纤维瘤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腹腔镜检查。卵巢泡膜细胞瘤、纤维上皮瘤、腺纤维瘤,当肿瘤实性成分占优势时,盆腔检查触及的实性、质硬包块难以与纤维瘤鉴别,往往需术后病理检查才可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
-
腺泡细胞癌
概述:腺泡细胞癌(aciniccellcarcinoma)又称为浆液细胞腺癌(serouscelladenocarcinoma)。切面实性稍凸,灰白色,有棕红色斑点,较脆,无良性混合瘤的湿润及粘液样的表现。有的则呈透明状胞浆,可有清晰胞浆的细胞及空泡状细胞出现,应注意与乳头状囊腺瘤、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以及粘液表皮样癌相鉴别。
-
食道重复畸形
疾病病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上消化道从实性期进化到空泡阶段时,其空泡化过程发生紊乱,未能与正常消化道融合、贯通,而最后在胸部形成单囊或多囊,且与食管密切相连,即成为食管重复畸形。③半葫芦形囊肿:右侧囊肿较大时常在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有一凹痕,宛如葫芦形。4.术中注意囊液性质,以鉴别内向性脊膜膨出症。
-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
或无症状、或有肿物及阴道出血。(2)卵巢中胚叶混合瘤(mesodermalmixedtumorus)即恶性混合米勒肉瘤(Mullerianmalignantmixedtumor):病理:可分为同源性(homologous)及异源性(heterologous),同源性中以癌肉瘤(carcinosarcoma)为主,瘤实性中等大小,表面不规则,呈分叶或结节状,镜下可见腺癌和肉瘤成分。
-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中等大小或较大的肿瘤可以在附件区触及实性包块,大多数表面光滑,可以活动。绝经后妇女因子宫、乳房萎缩及绝经等均为正常生理变化,难以与肿瘤的内分泌影响相区分。(2)显微镜下检查(图1):①高分化:肿瘤由被覆支持细胞的管状结构组成,管间纤维结缔组织中有散在或成簇的间质细胞,Reinke结晶不易找到。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疾病别名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卵巢幼稚型畸胎瘤,卵巢非成熟型畸胎瘤疾病代码ICD:C56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恶性程度很高。淋巴结转移也不少见。北京协和医院25例复发肿瘤共62次反复手术的结果揭示了这种良性转化的生物学行为,在这62次手术切除的肿瘤中,其原发瘤大多数病理分化为2级,少数为3级或1级。
-
腺淋巴瘤
概述: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cystadenomalymphomatosum)或Warthin瘤。故认为本病瘤组织内的淋巴样成分来源于腮腺区正常或反应性淋巴结组织,不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生长。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浆;上皮细胞也可排成实性团块。
-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4.妇科检查可在盆、腹腔触及不规则实性或半实性肿块,多为双侧生长,固定不动。无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阴性;2.卵巢上皮性肿瘤选用:PAC方案(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或PAM+HMM方案(美法兰十六甲嘧胺);
-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
半数患者有不育史、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血。卵巢透明细胞癌常因肿物较大,诊断时以早期居多,可高达50%~已诊断的为数不多的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多为腺纤维瘤(adenofibroma),其他有透明细胞腺瘤(clearcelladenoma)和囊性腺纤维瘤(cystadenofibroma)。流行病学: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
-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疾病别名卵巢恶性混合性中胚叶瘤,卵巢癌肉瘤,卵巢米勒管混合瘤疾病代码ICD:C56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极高,仅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疾病病因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及卵巢间质或发生于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流行病学发病年龄60~
-
输卵管癌三联症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包块,即称之为输卵管癌三联症。4cm,大者平脐,呈实性或囊实性,多数表面光滑,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双侧输卵管癌究竟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问题:双侧输卵管癌均由中肾旁管(副中肾管)演化而来,在同一致癌因素下,可以同时发生癌,因此,双侧输卵管癌因看成是原发性输卵管癌。
-
儿童颅咽管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可能是由于残存于结节漏斗部的Rathke囊的上皮细胞发生鳞状化生导致,近年来BRAF基因的p.V600E突变被发现广泛存在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中。清晨皮质醇为3mg/L~实性成分在CT上为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5d,根据患者的一般状态、食欲、血压、血钠,静脉输注或口服氢化可的松减量至每日25mg/m2。
-
表皮样囊肿
5.两个卵子融合所致(V型)该类型畸胎瘤染色体着丝粒及末端标记既可为杂合性,也可为纯合性。内含毛和皮脂样物。囊内壁常可见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实性或囊实性突起,称作头结节。北京协和医院647例中11例发生恶变,占1.7%,其中有10例为鳞癌,多自瘤体内的呼吸道上皮、食管上皮或皮肤恶变而来。
-
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组织学分类:卵巢肿瘤的分类目前普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72)制定的组织学分类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来源于体腔上皮的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0%~若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但多数病例无原发肿瘤病史。颗粒细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癌也有一定敏感性。
-
结肠嗜铬细胞瘤
因其肿瘤细胞起源于内胚层,呈巢状排列,在病理学上类似癌的形态,被称为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源于后肠的左半结肠和直肠类癌细胞系非亲银性,不分泌5-HT,故晚期直肠类癌即使伴有肝转移也不产生类癌综合征。有些人腹泻发生于食后或清晨。由于右心腔内5-羟色胺浓度较左心腔内高,所以右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较左心常见。
-
结肠嗜银细胞瘤
因其肿瘤细胞起源于内胚层,呈巢状排列,在病理学上类似癌的形态,被称为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源于后肠的左半结肠和直肠类癌细胞系非亲银性,不分泌5-HT,故晚期直肠类癌即使伴有肝转移也不产生类癌综合征。有些人腹泻发生于食后或清晨。由于右心腔内5-羟色胺浓度较左心腔内高,所以右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较左心常见。
-
结肠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因其肿瘤细胞起源于内胚层,呈巢状排列,在病理学上类似癌的形态,被称为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源于后肠的左半结肠和直肠类癌细胞系非亲银性,不分泌5-HT,故晚期直肠类癌即使伴有肝转移也不产生类癌综合征。有些人腹泻发生于食后或清晨。由于右心腔内5-羟色胺浓度较左心腔内高,所以右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较左心常见。
-
结肠类癌
因其肿瘤细胞起源于内胚层,呈巢状排列,在病理学上类似癌的形态,被称为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源于后肠的左半结肠和直肠类癌细胞系非亲银性,不分泌5-HT,故晚期直肠类癌即使伴有肝转移也不产生类癌综合征。有些人腹泻发生于食后或清晨。由于右心腔内5-羟色胺浓度较左心腔内高,所以右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较左心常见。
-
卵巢颗粒细胞瘤
肿瘤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时,绝经后出血是典型的临床症状,还会出现乳房胀、乳房增大、阴道涂片鳞状上皮成熟指数右移等表现。卵巢颗粒细胞瘤通过腹部检查和妇科盆腔检查可以触及附件实性和囊实性包块,一般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可以活动。②显微镜下检查:A.国外文献报道颗粒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0.8%~
-
甲状腺癌
(3)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常沿淋巴道及血道转移,一旦颈部淋巴结转移,即可较快浸润到包膜外,累及周围组织,所以确诊后不管临床能否捫及肿大淋巴结,一律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能抑制TSH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好的癌有抑制作用,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青少年及小儿卵巢肿瘤
(5)两个卵子融合所致(V型):该类型畸胎瘤染色体着丝粒及末端标记既可为杂合性,也可为纯合性。(1)血AFP测定:AFP由胚胎的卵黄囊产生,内胚层组织也可合成少量的AFP,因此内胚窦瘤、胚胎性癌及未成熟畸胎瘤患者AFP水平均可升高。(3)上皮性恶性肿瘤: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间隔3~75%,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前哨淋巴结切开检测到内乳淋巴结显示微转移而临床上未显示;(2)囊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4.乳腺癌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1)皮瓣下积血:乳腺癌根治术后可出现腋窝和锁骨下积血或形成血凝块,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松脱或电凝止血血凝块脱落,术后引流不畅等。
-
成釉细胞瘤
概述: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又称造釉细胞瘤,为最常见的来自牙源性上皮的颌骨中心性肿瘤。来自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的衬里上皮。实性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多次复发易恶变,手术的方式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及临床表现分别采用肿物摘除或刮治术,病变区开窗后刮除术,矩形或部分颌骨切除术和颌骨切除术。
-
儿童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最常见类型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多形性黄色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胚胎细胞发育不良型神经上皮肿瘤(WHOⅠ级)、血管中心型胶质瘤(WHOⅠ级)及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WHOⅠ级)等。室管膜肿瘤主要指Ⅱ级和Ⅲ级室管膜肿瘤。
-
腹膜间皮细胞瘤
北美(1960~上皮性间皮瘤最多见于弥漫性间皮瘤中,瘤细胞呈不同的分化状态,可形成高分化管状或乳头状结构,也可呈未分化的片块状瘤组织,瘤细胞大小不一,呈实性,为结缔组织所包绕。而纤维性间皮瘤,超微结构类似成纤维细胞,在梭形的瘤细胞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偶见细胞间的微小腔隙以及微绒毛(图5)。
-
腹膜间皮瘤
北美(1960~上皮性间皮瘤最多见于弥漫性间皮瘤中,瘤细胞呈不同的分化状态,可形成高分化管状或乳头状结构,也可呈未分化的片块状瘤组织,瘤细胞大小不一,呈实性,为结缔组织所包绕。而纤维性间皮瘤,超微结构类似成纤维细胞,在梭形的瘤细胞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偶见细胞间的微小腔隙以及微绒毛(图5)。
-
肾肿瘤
疾病别名肾细胞癌,肾癌,肾腺癌,透明细胞癌,肾实质癌,carcinomaofkidney,adenocarcinomaofkidney,dear-cellcarcinomaofkidney疾病代码ICD:C64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肾肿瘤(renaltumor)在泌尿系肿瘤中较常见,仅次于膀胱肿瘤。(1)尿路平片:在平片上可见肾影增大或不规则,腰大肌影模糊,少数肾恶性肿瘤有钙化。
-
肾细胞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组织病理学:肿瘤呈实性片状结构,也可呈小的巢状、微囊状、梁状及偶尔的乳头状结构。(5)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此类肿瘤罕见,多为遗传性肿瘤。当瘤栓处于肝静脉与膈肌之间时,需要采用血液分流技术,根据术中所需要阻断下腔静脉的程度及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状况,决定采用何种分流技术。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血浆中雌激素、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均有升高。瘤细胞胞质透明或空泡、泡沫状或颗粒状,其中以核位于中央的空泡状瘤细胞和核偏于一侧的印戒样瘤细胞最具诊断价值(图1)。当年轻(30岁以下)患者盆腔有实性光滑包块,伴不育或月经紊乱症状时,诊断应考虑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可能。
-
卵巢黏液性肿瘤
疾病代码:ICD:D27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黏液性肿瘤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浆液性肿瘤,良性较多,占77%~3.黏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第3位,为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的8%~囊内壁可见乳头,但较浆液性癌少,乳头及实性区域较良性或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多。合并妊娠的机会较浆液性囊腺瘤多3~
-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Ⅳ级A,肿瘤性病变,良性;1的患者)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第1日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第1日LV4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5-FU400mg/m2快速静脉注射第1日之后5-FU2400mg/m2持续输注46小时每2周重复mFOLFIRINOX(仅用于ECOGPS评分0~不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期胰头和胰颈部肿瘤: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超过180度;
-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N99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岛状类癌病人约1/3发生类癌综合征,小樑花带状类癌和甲状腺肿类癌病人很少发生类癌综合征。90%是畸胎瘤的成分。甲状腺肿类型的瘤细胞排列成小梁、岛状或混合型。
-
腺样囊性癌
概述: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ofcylindromatype)。腺样囊性癌中,除筛状结构外,还可见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实性小条索、小团块和小导管样结构。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
-
钙化性牙源性囊肿
囊壁厚薄不均,壁上可有增生的结节状实性组织,切割时有沙砾感。疾病名称:钙化性牙源性囊肿英文名称:calcifyingodontogeniccyst缩写:COC别名:牙源性钙化囊肿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牙源性良性肿瘤ICD号:M9301/0流行病学:钙化性牙源性囊肿(COC)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
牙源性钙化囊肿
囊壁厚薄不均,壁上可有增生的结节状实性组织,切割时有沙砾感。疾病名称:钙化性牙源性囊肿英文名称:calcifyingodontogeniccyst缩写:COC别名:牙源性钙化囊肿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牙源性良性肿瘤ICD号:M9301/0流行病学:钙化性牙源性囊肿(COC)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适应证::①有乳腺相关症状者:触诊发现乳腺肿物、乳头溢液、乳头内陷、局部皮肤改变等。3.乳腺MRI检查:乳腺MRI检查的优势在于敏感性高,能显示多病灶、多中心或双侧乳腺癌病灶,并能同时显示肿瘤与胸壁的关系、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②同时进行蒽环类药物化疗。
-
卵巢环管状性索肿瘤
虽然环管状性索肿瘤合并宫颈黏液腺癌的比例不高,但是对患者宫颈做仔细的检查及必要的活检十分重要,因为宫颈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将会对患者自下而上有极大影响。病理生理:1.大体检查(1)临床伴有黑斑息肉综合征:肿瘤体积大多较小,在显微镜下才可发现,一般直径<3cm,单侧或双侧,其中双侧约占2/3。大约有2/3为双侧性;
-
腹腔和腹膜后间隙液性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腹腔和腹膜后间隙液性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腹腔和腹膜后间隙液性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对腹部肿块行物理定性诊断,如液性、实性或囊实性等。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5.明确超声检查重点。(3)受检者一般取仰卧位,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侧卧位、俯卧位、站立位或胸膝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