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荚膜
如肺炎双球菌。其厚度在0.2um以下者,在光学显微镜下才不能直接看到,必须以电镜或免疫学方法才能证明,称为微荚膜(microcapsule),如溶血性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杆菌的vi抗原及大肠杆菌的k抗原等。荚膜能贮留水分使细菌能抗干燥,并对其他因子(如溶菌酶、补体、抗体、抗菌药物等)的侵害有一定抵抗力。
-
结核分枝杆菌
痰标本涂片经过抗酸染色后在100倍的生物显微镜下可以看到。T细胞不能直接和胞内菌作用,先与感染细胞反应,导致细胞崩溃,释放出结核分枝杆菌。试剂材料:荧光染色液配制:材料如下:a)金胺“0”染液:金胺“0”1g石碳酸50mL乙醇100mL补蒸馏水至1000mLb)脱色剂:5%盐酸乙醇(配制方法参照萋-尼氏染色);
-
炭疽病
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患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第1日100ml,第2~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4日内死亡。(二)涂片检查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等作涂片,先加1∶1000升汞固定,以破坏芽胞,染色后可发现有荚膜的典型竹节状大杆菌。
-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过去认为本病在成人中罕见,主要发生在6个月~疾病病因流感嗜血杆菌作为革兰阴性小杆菌,约1.5μm×0.3μm大小,呈杆状、丝状等多形性。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又称M抗原,具有型特异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以及喹诺酮类在中重度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疗效更为确切。
-
肺炎双球菌
肺炎双球菌是双球菌属的细菌,又称胸膜炎双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但老龄菌常呈阴性反应。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血清型,其中Ⅰ~在不同菌株中,荚膜多糖的特异性是不同的,故可用血清学方法,例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或荚膜膨胀试验等进行区分,分别以RⅠ、RⅡ、RⅢ或SⅠ、SⅡ、SⅢ等表示。
-
流感杆菌
流感杆菌(hemophilusinfluenzae)首先从流感患者鼻咽腔腔分离出来,而被认为是流感的病原体,直至流感病毒分离成功后,才明确流感杆菌是流感流行时引起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细菌。一般主要有三种,即型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型特异性菌体抗原和种特菌体抗原。所致人类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外源性感染和继发性内源性感染两类。
-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克雷白杆菌属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Friedlander杆菌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肺炎克雷白氏杆菌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又称肺炎杆菌或Friedlander杆菌,是最早被认识可引起肺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据北京协和医院1983~抗生素时代之前,肺炎杆菌肺炎的病死率高达51%~在抗生素使用频度较低、耐药不严重的地区,特别对病情较轻的社区感染,可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剂量为4~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概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真菌病,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血病、艾滋病患者等,正常人也可发生。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墨汁涂片检查,早期可检出典型新型隐球菌;800mg静脉滴注或口服,每日1次,非艾滋病患者疗程8~
-
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pneumococcus),链球菌属,学名为肺炎链球菌(streppneumoniae)。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类似a族链球菌的m蛋白,但抗原性不同,与细菌毒力亦无关。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荚膜多糖本身对机体无直接毒性作用,但可与血液中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消耗体内的抗荚膜特异性抗体。
-
胃肠型食物中毒
病原学: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常见的有下列6种:(一)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三)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可有荚膜。
-
肺型炭疽
最常见为皮肤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和黑痂,亦可吸入感染引起肺炭疽,误食感染可致肠炭疽,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败血症。青霉素G为治疗肺炭疽的首选药,对重症者,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静脉注射。可作荚膜染色,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以进一步鉴定,上述检材可培养或接种于豚鼠等动物的皮下组织分离炭疽杆菌。
-
肺炭疽
最常见为皮肤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和黑痂,亦可吸入感染引起肺炭疽,误食感染可致肠炭疽,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败血症。青霉素G为治疗肺炭疽的首选药,对重症者,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静脉注射。可作荚膜染色,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以进一步鉴定,上述检材可培养或接种于豚鼠等动物的皮下组织分离炭疽杆菌。
-
杜波组织胞浆菌病
概述:杜波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duboisi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引起的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的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损害,很少侵犯肺。镜检亦可见到小分生孢子及带棘刺的大分生孢子。直接镜检:取皮损、脓液、骨损害、窦道或活检材料时,常可找到许多菌体。相关药品:尿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
-
肺隐球菌病
环境中的直径小于10μm,像烟雾大小的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人体,一旦其沉积在呼吸道中,在较高的二氧化化碳浓度的影响下,形成明显的多糖荚膜保护层以拮抗宿主的防御机制。其可有效的进入脑脊液。个别病人因胸膜渗出需作引流。相关药品:氧、二氧化碳、两性霉素B、葡萄糖、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
-
肺炎球菌肺炎
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人以及老人和婴幼儿,男性较多见,多数患者先有轻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者受寒、醉酒或全身麻醉史,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细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内繁殖。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和消散期。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
肺炎链球菌
引起肺炎等疾病的链球菌属细菌。呈圆形,在痰和脓液中常形成短链状,无鞭毛;其能否致病与荚膜有密切关系,因荚膜能抵抗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肺炎链球菌感染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用细菌荚膜多糖制备的多糖疫苗进行预防,效果较好。
-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概述: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capsulat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所引起的广布于全世界的肉芽肿性疾病。播散性病例应做真菌学检查及血清试验。其他病变材料如活检标本、胸骨穿刺物等可种于血琼脂或沙堡琼脂上,再以胶布封起,置于塑料袋内,以防培养基干涸。
-
肺炎链球菌败血病
冬春季带菌率最高。本菌有三种抗原,由脂类和磷壁酸(teichoicacid)组成的细胞膜为F抗原,无特异性。肽聚糖(peptidoglycan)、磷壁酸和磷酸胆碱组成的细胞壁为C多糖抗原,有种属特异性,为各型肺炎链球菌所共有。免疫学检查:用乳胶凝集试验或对流电泳检测血清中和CSF中的荚膜多糖抗原,有助于细菌培养阴性者的诊断。
-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冬春季带菌率最高。本菌有三种抗原,由脂类和磷壁酸(teichoicacid)组成的细胞膜为F抗原,无特异性。肽聚糖(peptidoglycan)、磷壁酸和磷酸胆碱组成的细胞壁为C多糖抗原,有种属特异性,为各型肺炎链球菌所共有。免疫学检查:用乳胶凝集试验或对流电泳检测血清中和CSF中的荚膜多糖抗原,有助于细菌培养阴性者的诊断。
-
脑真菌性肉芽肿
疾病代码:ICD:G07*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属深部真菌感染,因此凡能引起深部组织感染的真菌,均可以是本病的致病菌,如隐球菌、曲霉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诺卡氏菌、放线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坐菌、分子孢子菌、念珠菌、波伊德氏霉样真菌、藻菌等,但以隐球菌和曲霉菌、放线菌多见。1982年与1992~
-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疾病别名流感嗜血菌脑膜炎,流感杆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疾病代码ICD:G00.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是1892年Pfeiter从一名流感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所得。此时应作颅X线检查及硬膜下穿刺协助诊断。鲎细胞溶解物试验测脑脊液中的内毒素,阳性结果有助于本病诊断。剂量:头孢曲松2~
-
脑膜炎球菌
本病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鼻咽腔细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上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内可查到本菌。感染后体产生的荚膜多糖抗体、抗外膜蛋白抗体,有特异杀伤脑膜炎球菌的作用,抗脂多糖抗体可能在中和毒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
百日咳杆菌
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百日咳杆菌常发生光滑型到粗糙的相变异:ⅰ相为光滑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挛期),这时细菌释放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大量粘稠分泌物不能排出,刺激粘膜中的感受器产生强烈痉咳,呈现出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吼声。
-
深部真菌病(隐球菌病)
病理生理:基本病理变化有两种:早期为弥漫性浸润渗出性改变,晚期为肉芽肿形成,在早期病灶组织中有大量的新型隐球菌集聚,因菌体周围包绕胶样荚膜,使菌与组织没有直接接触,故组织炎症反应不明显。(3)雾化吸入:适用于呼吸系统念珠菌病,制霉菌素5万U溶于2ml0.9%氯化钠溶液中雾化吸入。
-
肺组织胞浆菌病
概述: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在肺部的表现。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聚集,酵母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仍能繁殖并通过肺门淋巴结到达血循环。孢子吸入2~愈合方式为钙化或纤维化。皮试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相关药品: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概述: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在肺部的表现。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聚集,酵母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仍能繁殖并通过肺门淋巴结到达血循环。孢子吸入2~愈合方式为钙化或纤维化。皮试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相关药品: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疾病别名鼠疫耶尔森氏菌肺炎,鼠疫耶氏菌肺炎疾病代码ICD:J15.8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耶尔森菌属(Yersinia)现归入肠杆菌科,原系动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食物而患病。呼吸系统受累一般发生在发热数天至1周以后,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绀、咯血、胸痛、肺底部有少许湿啰音,可并发胸腔积液。
-
隐球菌病
脑脊液、脓液、痰、组织使用墨汁涂片镜检,找到带荚膜的隐球菌即可确诊,鉴定菌种需作培养。病理生理:病原菌往往先侵犯肺部,由血行播散到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引起组织和器官的炎症性和增生性反应:浸润性结节、脓疱、蜂窝组织炎、侵蚀性溃疡及肉芽肿等。不及氟康唑应用广泛。
-
阴沟肠杆菌感染
近年来由于第叁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容易筛选出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导致耐药菌的流行。阴沟肠杆菌感染应注意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相鉴别,确诊需培养或涂片检测到阴沟肠杆菌。细菌培养标本可取血液、脑脊液、尿液等,痰培养意义仍有争议。在美国,肠杆菌属造成的医院感染菌血症占5%~
-
WS/T 805—2022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
7.3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的技术要求:在暗室内进行暗视野显微镜的观察。b)采用血平板进行尿液定量培养;b)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性、手工生化反应(如葡萄糖发酵、氧化酶、触酶等)试验将待测细菌初步分类;10.5血清凝集法鉴定的技术要求:开展血清凝集试验进行病原菌鉴定时,需要注意:a)应同时做生理盐水对照和阳性质控;
-
肺炎球菌脑膜炎
本病常继发于肺炎或肺炎球菌败血症的过程中,其次为中耳炎、乳突炎及鼻窦炎等感染灶,部分患者继发于颅脑外伤骨折之后或脑外科手术后,少数病例无明确原发病灶。此外还应抑制炎性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活性、治疗原发症。若脑脊液常规正常而临床仍疑为本病者,可在12~④可形成硬膜下积脓或积液,可合并脑脓肿;
-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据统计资料分析,过去10余年中在普通人群及医院内人群中,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血清型为Y型和W-135型,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早期常有咽喉炎表现。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片影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浸润,常见于下叶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明显的溶血环,但培养较久后可出现轻度溶血。24小时,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无菌膜,菌液清亮。
-
细菌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当粘液质把细胞包围起来时就形成荚膜。根据氧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以分为好氧性细菌和厌氧性细菌及兼性厌氧性细菌。在医学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鼠疫耶尔逊氏菌、霍乱弧菌、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结核分枝杆菌、苍白密螺旋体等能引起人类各种有关传染病的流行。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
本品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活芽胞悬液。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菌种1.1菌种来源为无荚膜,水肿型,具有一定残余毒力,免疫原性较好的A16R菌株。2.4接种经检查合格之种子培养物,接种于牛肉消化液琼脂上,置33~同批原液稀释之菌苗为作1批。2.凡制品内有摇不散的菌块或安瓿有裂纹、过失效期等均不能使用。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汉语拼音:PishangHuahenRenyongTanjuHuoyimiao英文名:AnthraxVaccine(Live)forPercutaneousScarification定义、组成及用途:本品系用炭疽芽孢杆菌的弱毒菌株经培养、收集菌体后稀释制成的活菌悬液。3.2半成品检定纯菌检查:按3.1.1项进行。
-
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流感杆菌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但实际致病范围极广,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膜炎、女性生殖道感染、蜂窝织炎等。患儿有高热、嗜睡、败血症性关节炎等中毒症状,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副鼻窦炎。
-
免疫缺陷性肺炎
疾病代码:ICD:J18.8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原发性免疫缺陷是指先天性、遗传性等原因所致免疫防御机制损害的综合征,有人将免疫器官原发性疾病,如淋巴瘤引起的免疫损害,划为原发性免疫缺陷是欠妥当的。本病的免疫学特征是B淋巴细胞分化停留于前B淋巴细胞阶段,见不到成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8缺乏和补体旁路缺陷。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汉语拼音:bXingLiuganshixueganjunJieheYimiao英文名: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ConjugateVaccine定义、组成及用途:本品系用纯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荚膜多糖抗原,通过己二酰肼与破伤风类毒素蛋白共价结合制成。再将反应液超滤或透析。
-
真菌直接镜检法
用品及准备:钝刀、拔毛镊、载玻片、盖玻片、10%-20%氢氧化钾(钠)溶液、酒精灯、火柴、小片滤纸、显微镜。③黑癣:发内链状孢子。④隐球菌病: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优质墨汁(最好是印度墨汁),再取皮肤感染脓性物或脑脊液一滴,经接种环与之允分混合,盖上盖玻片,直接在显微镜下寻找荚膜厚壁圆形孢子。
-
类鼻疽
预后及预防预后:未作治疗的急性败血型类鼻疽,其病死率在90%以上,随着近来诊断技术和抗菌药物的不断改进,病死率已下降到30%左右。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证明,本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流行区的水和土壤,类鼻疽杆菌在流行区的水或土壤中是一种常居菌,可以在外界环境中生长,不需要任何动物作为它的贮存宿主。
-
脑膜炎
概述: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四)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
-
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
1.5g/L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IgG亚类血清浓度升高:过敏性疾病、哮喘、特发性湿疹、皮炎等IgG4可升高,慢性绿脓杆菌感染的胆囊纤维化IgG2、IgG3升高,多发性硬化症IgG1升高。相关疾病:湿疹、多发性硬化、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共济失调、肾病综合征
-
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及内含物等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含纤维素和几丁质。荚膜是一层透明的胶状物质,由多糖类物质组成,具有保护作用。有些种类的细菌生长到某个阶段,菌体失去水分浓缩成1个椭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
克雷伯氏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无芽胞,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发酵乳糖,呈现有色菌落。利用荚膜肿胀试验,本属k抗原可分为8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