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肝脓肿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肝脓肿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恶寒、高热、肝脏肿大、压痛及叩击痛。②胆道感染的肝脓肿:沿着胆道分布多发性粗大的点状或团状强回声,颇似多发性胆道结石的回声,极易误为胆道疾病。1个月左右,脓腔呈无回声液性暗区,多为圆形、椭圆形,脓腔壁回声较强,厚度为2~
-
胰腺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胰腺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胰腺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胰腺癌。②被检查者体位取平卧位、侧卧位和坐位以及立位。2.注意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胆道系统、胰管受压狭窄闭塞或扩张的范围、程度。
-
近端胆管癌引流术
高位胆管癌引流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肝外胆道癌的手术ICD编码:51.0101概述:胆管上端癌引流术用于肝外胆道癌的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胆管上段癌或肝门部胆管癌当引起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时,必然有左、右肝管、肝总管汇合部阻塞,左、右肝内胆管系统分隔,互相不沟通。6.术后静脉内注射雷尼替丁50mg,每日2或3次。
-
高位胆管癌引流术
高位胆管癌引流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肝外胆道癌的手术ICD编码:51.0101概述:胆管上端癌引流术用于肝外胆道癌的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胆管上段癌或肝门部胆管癌当引起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时,必然有左、右肝管、肝总管汇合部阻塞,左、右肝内胆管系统分隔,互相不沟通。6.术后静脉内注射雷尼替丁50mg,每日2或3次。
-
胆管上端癌引流术
高位胆管癌引流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肝外胆道癌的手术ICD编码:51.0101概述:胆管上端癌引流术用于肝外胆道癌的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胆管上段癌或肝门部胆管癌当引起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时,必然有左、右肝管、肝总管汇合部阻塞,左、右肝内胆管系统分隔,互相不沟通。6.术后静脉内注射雷尼替丁50mg,每日2或3次。
-
先天性肝纤维化
疾病别名先天性肝纤维变性疾病代码ICD:Q44.7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先天性肝纤维化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先天性畸形,以门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小胆管增生为特征,病程后期一般均会导致门脉高压症,50%的患者可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③本病肝脏病理改变以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肝小叶及肝细胞结构正常。
-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胰腺肿大程度判断。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脾静脉旁观察胰尾。(5)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和胆道、胃与十二指肠、胰腺周围的血管和胰腺的关系,同时注意对全腹和双侧胸腔的检查。
-
人毛滴虫病
概述:人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hominis)是由人毛滴虫(Trichomonashominis)滋养体寄生于人体的盲肠和结肠(多见于回盲部)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因:人毛滴虫与阴道毛滴虫形态相似但波动膜和基染色杆较长直至虫体后端,后鞭毛在波动膜左侧并行,在虫体后端伸出体外。或用奥硝唑(ornidazole)2g,1次顿服。
-
肠滴虫病
人毛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原生动物性疾病滴虫病ICD号:A59.8流行病学:人毛滴虫与阴道毛滴虫形态相似(图1),但波动膜和基染色杆较长直至虫体后端,后鞭毛在波动膜左侧并行,在虫体后端伸出体外。肠滴虫病应与引起腹泻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胆道寄生时则应与细菌性胆道感染相区别。预后:肠毛滴虫病一般预后良好。
-
肠滴虫
人毛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原生动物性疾病滴虫病ICD号:A59.8流行病学:人毛滴虫与阴道毛滴虫形态相似(图1),但波动膜和基染色杆较长直至虫体后端,后鞭毛在波动膜左侧并行,在虫体后端伸出体外。肠滴虫病应与引起腹泻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胆道寄生时则应与细菌性胆道感染相区别。预后:肠毛滴虫病一般预后良好。
-
肠毛滴虫病
人毛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原生动物性疾病滴虫病ICD号:A59.8流行病学:人毛滴虫与阴道毛滴虫形态相似(图1),但波动膜和基染色杆较长直至虫体后端,后鞭毛在波动膜左侧并行,在虫体后端伸出体外。肠滴虫病应与引起腹泻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胆道寄生时则应与细菌性胆道感染相区别。预后:肠毛滴虫病一般预后良好。
-
4-萘二醇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甲二羟苯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维生素K4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2-甲基-1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胰腺囊肿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胰腺囊肿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胰腺囊肿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假性胰腺囊肿。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2)被检查者体位取平卧位、侧卧位和坐位以及立位。(5)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和胆道、胃与十二指肠、胰腺周围的血管和胰腺的关系。腔内有无分隔、多房样、钙化。
-
乙酰甲萘醌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5’-核苷酸酶
英文名:5’-nucleotidase别名:5’-NT正常值:1-11IU/L化验结果意义:升高:肝癌(原发性、转移性)、肝内结石、胆道癌、胆管炎、良性胆道梗阻、胰腺癌、肝内胆汁瘀滞、药物性肝损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
甲萘氢醌
维生素K4;2-甲基-1;4.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4.甲萘氢醌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且剂量过大反能加重肝损害,使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更为延长。(2)肌内注射:每次5~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
蛔虫
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对人体危害很大。直肠短,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传播途径:在流行区,用新鲜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临床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辗转不安、面色苍白。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疾病别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senil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senile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疾病代码ICD:K92.2疾病分类老年病科疾病概述消化道出血(hemorrhageofdigestivetract)是来自食道、胃、肠以及胆道、胰管等部位的出血。胃或十二指肠出血呕出者常呈咖啡色,若量大未及与胃液充分混合则为暗红或鲜红色。
-
粪常规检查
粘液状: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憩室炎,结肠癌等。水样: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染病。脂肪球:大量脂肪球见于胆道感染,胆道阻塞,胰腺功能障碍,结肠炎,乳糜泻等。夏科-雷登结晶:有夏科-雷登结晶: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淀粉颗粒:增多: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
原理: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剂后,经由肝脏快速摄取并分泌入胆道,继而排至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患者,可见显像剂从小肠反流入胃的现象。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伤性的方法。2.由于99mTc-IDA类药物没有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且辐射剂量小,婴幼儿或老年人均可适用。
-
直接胆红素
检查名称:直接胆红素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色素测定别名:DBIL概述: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②碱性酒石酸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75.0g,酒石酸钠(Na2C4H4O6·H2O)263.0g,用蒸馏水溶解并补足至1000ml,混匀。⑦胆红素标准液A.
-
胆囊造口术
6.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②老年病人;7.有伴随病的胆道手术术前准备(1)伴有肝功能障碍的胆道疾病:术前应对病人肝功能进行分析和估价,衡量肝脏有无受损的可靠指标有:血浆蛋白、血清转氨酶、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及活动度、血清胆红素、有无腹水。但临床经验表明,这样做较无门脉高压症的肝硬化胆道手术病人病死率明显增高。
-
威尔逊氏病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Wilson病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肝豆状核变性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威尔逊变性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威尔逊氏综合征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威尔逊病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威尔逊氏变性
肝内铜代谢紊乱引起血清CP合成障碍,导致血清铜及CP降低,尿铜排泄增多,胆道排铜减少,过量铜在肝脏、脑、肾脏及角膜等组织沉积致病,但约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难以解释。肝豆状核变性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但如出血量大,或血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可呕出暗红、甚至鲜红色血液或伴有血块;(7)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憩室:食管憩室好发于食管上部后壁;十二指肠憩室较多见,且多位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或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常紧邻乳头部。⑥肝癌破入胆道、胰腺癌破入胰管。(8)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发现食管下端与胃底静脉曲张。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概述:生理性黄疸并不是(physiologicjaundice)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三)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参考。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
-
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
操作名称: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适应症:EMBE仅适用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最好是引流胆系丰富估计引流效果理想、且无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预计至少可存活3月的患者。4.将装有支架的输送器顺导丝送入胆道,达到梗阻部位,最后在持续透视和内镜控制下将支架缓缓释放。
-
EMBE
操作名称: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适应症:EMBE仅适用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最好是引流胆系丰富估计引流效果理想、且无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预计至少可存活3月的患者。4.将装有支架的输送器顺导丝送入胆道,达到梗阻部位,最后在持续透视和内镜控制下将支架缓缓释放。
-
胆囊乳头状瘤
④所谓的乳头状瘤(腺瘤);前者多见,镜下显示呈分支状或树枝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相连,有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的胆囊黏膜上皮移行较好。我国学者则认为,超过10mm者应警惕有恶变,并将该项指标定为重要的手术指征之一。该病多见于胆囊管,占肝外胆道系统GCT的37%。
-
胆囊良性肿瘤
④所谓的乳头状瘤(腺瘤);前者多见,镜下显示呈分支状或树枝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相连,有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的胆囊黏膜上皮移行较好。我国学者则认为,超过10mm者应警惕有恶变,并将该项指标定为重要的手术指征之一。该病多见于胆囊管,占肝外胆道系统GCT的37%。
-
胆囊隆起性病变
④所谓的乳头状瘤(腺瘤);前者多见,镜下显示呈分支状或树枝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相连,有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的胆囊黏膜上皮移行较好。我国学者则认为,超过10mm者应警惕有恶变,并将该项指标定为重要的手术指征之一。该病多见于胆囊管,占肝外胆道系统GCT的37%。
-
胰切开引流术
胰切开引流术手术图解图1急性胰腺炎腹腔引流术适应证1.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渗液多,经非手术疗法不好转者。4.探查胆道半数以上病人原来有胆道疾病,所以需认真探查胆道,并根据发现,考虑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或胆囊造瘘术。术中注意事项包膜下分离时,注意不要用锐器,以免损伤胰管,造成胰瘘;
-
虫证
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绦虫病的症状: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证候分析:虫居肠中,吸食水谷精微,损耗人体气血,气血亏虚,故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颜面、肌肤萎黄以至苍白。
-
胆色素结石
当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症时,一些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释放一种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的大量释放,破坏了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平衡关系,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因此,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
蛔虫性肠梗阻
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尤为常见而严重。肠腔扩张或痉挛时,蛔虫受到刺激在肠管中骚动,如钻破肠壁的薄弱处而引起腹膜炎或单发多发生腹腔脓肿。③大部分蛔虫性肠梗阻病人的腹片上可见各种虫体姿态,或成索条状排列,或蜷曲成团。
-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华支睾吸虫伴慢性或急性胆囊炎:虫体本身、胆管上皮的损害,容易引起胆道梗阻及细菌感染。外科治疗:(1)内镜治疗: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对华支睾吸虫引起的梗阻有良好疗效,伴有胆总管下端结石、乳头狭窄、年龄及体质属风险大的病人可以采用内镜下治疗。
-
经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及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肿瘤标记物筛查(如CEA、CA19-9、CA242)。5.术后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脂肪酶,根据病情选择使用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必要时行腹部X线平片或上腹部CT检查。
-
急性重症胆管炎
急性重症胆管炎以往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指胆管严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常伴胆管内压升高。本病多因胆石症,胆道蛔虫或肝脓肿引起。2.血细菌培养可阳性。2.解痉止痛。4.抗休克。2.联合应用A项抗生素,如菌必治+灭滴灵,必要时加复他欣;4.中毒严重者用地塞米松和“C”项中抗菌强的抗生素;
-
尿胆红素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肝实质性病变,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肝细胞坏死、肝癌、胆道阻塞(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和新生儿黄疸、家族性黄疸等。(2)服用丙咪嗪、吩噻嗪等药物可产生假阳性;使用维生素C、亚硝酸盐、氯丙嗪等药物或尿液中有大量硝酸盐时,可导致假阴性。
-
体检
CA125在各种肿瘤的阳性率如下:子宫颈癌20.9%、胰脏癌48.6%、胆道癌38.1%、肝癌42.9%、子宫内膜癌37.5%、胃癌23.5%、结肠直肠癌10.6%、肺癌6.6%、良性卵巢肿瘤23.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71U/L为阳性,初检阳性者,应每隔五周复查,连查三次,如浓度逐渐上升者,应考虑患恶性肿瘤的机会很高。检查之前要排空小便。
-
新生儿黄疸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未为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
-
小儿蛔虫病
辨证分型:小儿蛔虫病·虫积肠道证:小儿蛔虫病·虫积肠道证(infantileascariasiswithsyndromeofaccumulationofwormsinintestine)是指虫积肠道,肠腑不宁,气机不利,以脐腹阵发疼痛,时作时止,夜卧不安,寐中磨牙,流涎,鼻痒,有时大便排出蛔虫,苔薄白或花剥,脉细弦为常见症的小儿蛔虫病证候。健脾用异功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