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尖周炎
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当根管内的感染物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时,刺激物毒力较强,机体抵抗力弱,根尖周组织的反应表现为急性炎症。不良反应小,主要是胃肠道反应。(2)布洛芬:0.2~
-
龋齿
又可分为继发龋浅龋、继发龋中龋、继发龋深龋、继发龋牙髓治疗后、继发龋伴牙髓病、继发龋伴根尖周病等。2.银汞合金充填术: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盖在合面的为盖嵌体。
-
夹承浆
概述:夹承浆为经外奇穴。有清热疏风的作用。夹承浆夹承浆穴取穴方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下颌部颏唇沟两旁约1寸凹陷处取穴。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颏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动脉分布。1、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急性牙髓炎,牙龈炎,根尖周炎等。刺灸法:直刺0.2~斜刺或平刺0.3~
-
牙体缺损—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临床路径(2016年县医院版)
发布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一批临床路径;
-
颌下间隙感染
穿刺易抽出脓液。3.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常在慢性颌下腺炎的基础上急性发作,它了表现有颌下三角区红肿压痛及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的急性炎症体征,但多不形成颌下脓肿,并有患侧舌下肉阜区、颌下腺导管口红肿,压迫颌下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该间隙向上经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续;
-
口底蜂窝织炎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颌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颌骨周围筋膜间隙组织的急性炎症。(二)咬肌下蜂窝织炎主要的临床特征是以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腮腺部红肿、疼痛;若为腐败坏死性感染,脓液较稀薄,其中含有气泡、恶臭、软组织呈灰黑色,可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高渗盐水纱条填塞引流。
-
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4.根尖周脓肿并面部变形、压痛明显,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慢性尖周炎:(1)根管治疗(2)根尖切除术(3)根尖囊肿刮治术。辅助检查:1.血液常规检查2.一般摄片检查3.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预后:1.治愈:治疗后至少1年内无症状和体征;
-
尖周病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2)如系外伤引起,注意牙齿有无缺损或牙折,有无移位,是否穿髓,查明牙髓活力,颜色改变,松动度,叩、触诊的反应。症状消退后可进行根管治疗术。
-
深龋(后牙𬌗面)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深龋(后牙 面)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2.检查:磨牙及前磨牙 面有较深龋洞,去净腐质后洞底位于牙本质中层或深层。:1.成功:患牙牙髓状态正常,无自觉症状,修复体完整,固位良好,功能良好。
-
畸形中央尖
此时临床检查见不到中央尖,可见中央窝处有一小突起,并有一黑色露髓点,若在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时引起牙髓坏疸,则根尖发育中断,X线照片显示,根尖孔呈喇叭口状。检查面中央有圆形或椭圆形黑环,环内为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在轴中央有时可见黑色小点,此点为髓角,但即使细的探针也不能探入(图2)。
-
颞间隙感染
概述:颞间隙感染是指颞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范围局限于颞部的肿胀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当疑有颞骨骨髓炎时,可沿颞肌附着作弧形皮肤切口,切开颞肌附着,由骨面翻起颞肌,使颞鳞部完全敞开引流。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到波动感,颞深间隙则需借助穿刺抽出脓液方能明确。
-
舌下间隙感染
3.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常在慢性凳下腺炎的基础上急性发作,它也表现有凳下三角区红肿压痛及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的急性炎症体征,但多不形成凳下脓肿,并有患侧舌下肉阜区、颌腺导管口红肿,压迫凳下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对已溃破者,沿溃破口稍子扩大置入引流条即可(图1)。脓肿形成后在口底可扪及波动;
-
牙挫伤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跌倒、打击、碰撞等直接或间接损伤,容易造成牙挫伤,这是牙损伤中最轻的一种类型,此种损伤的特点为牙齿仍然完整,只是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牙周膜和通过根尖孔进入牙髓的血管神经束受损伤,一般前牙挫伤多见。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颌骨发育异常,牙齿错位,牙髓组织坏死等。
-
颌面部间隙感染
治疗:预防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叁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及扁桃体炎、涎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面部疖、痈,口腔溃疡等的发生,保持口腔卫生,加强营养,疾病描述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炎症的总称。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薄除病灶牙,避免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