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毒
关于饮食中毒、药物中毒:饮食中毒泛指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
-
GBZ 85—2014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85—2014《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Diagnosisofoccupationalacutedimethylformamide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85—2002《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
GBZ 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基本信息:发布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2007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7]1号现发布《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等2项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接触五氯酚的生物限值》等4项卫生行业标准。
-
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
5诊断分级:5.1轻度中毒: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后,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轻度器质性损伤者。B.6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基本原理是以腹膜作为半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根据腹膜两侧溶质渗透浓度不同,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净化血液。
-
GBZ 246—2013 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
A.5呼吸系统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重要靶器官,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逐渐可出现胸闷、憋气、低氧血症,可致迟发性肺脏纤维化,为中毒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血中百草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见附录B。C.5.3沉淀后,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尿标本:如果上清液呈现蓝色或绿色,则证实有百草枯存在。
-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本标准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A.9部分外源性化学物无法检测内累积接触剂量,或劳动者已脱离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较长时间后,不能准确评估外源性化学物内接触水平(内接触剂量),此时可对外接触水平(外接触剂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协助作出诊断。
-
GBZ 258—2014 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
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A.7急性碘甲烷中毒应与急性溴甲烷小毒、急性二氯乙烷中毒、酒精中毒、急性汽油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亚急性小脑病变、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
GBZ 245—2013 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
4接触反应:短期内接触环氧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症状,可伴有眼部不适、咽干等眼部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在脱离接触后72h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b)急性支气管肺炎或急性间质性肺水肿。由于这些异常均不如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出现得早,或为一过性,故本标准未列为诊断及分级依据。
-
GBZ 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
——删除慢性重度铊中毒中有关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精神病的条款;5诊断及分级5.1急性中毒:5.1.1轻度:除具有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痛症状及尿铊明显增高外,同时应具备以下一项者:a)四肢远端特别是下肢痛觉过敏、麻木、疼痛,或痛觉、触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可伴跟腱反射减弱;肌力分级标准按GBZ76执行。
-
GBZ 294—2017 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支气管、肺泡腔内充满嗜伊红性细颗粒状富磷脂蛋白样物质,PAS染色阳性。A.7慢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因此,作业场所铟及其化合物浓度检测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全血铟浓度明显增高有助于病因学诊断。B.2.5采血用品,针、消毒棉签、肝素锂(钠)真空采血管等。B.3.2硝酸溶液,0.5%(V/V)。
-
GBZ 63—2017 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6.1.3出现呼吸肌麻痹,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时,应及时行机械通气。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1)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在进行职业性急性钡化合物中毒诊断之前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如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使用利尿剂、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等等。
-
GBZ 30—2015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b)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见GBZ59);6.1.5化学性膀胱炎,宜多饮水,碱化尿液,适量给予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硝基苯、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甲苯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较强,而间二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的作用较强,更易发生溶血。尿中对硝基酚的测定方法见WS/T57和WS/T58。
-
GBZ 84—201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正己烷所致慢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b)下肢肌力4级;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A.3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起点,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依据是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障碍以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等表现。
-
GBZ 50—2015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4.2慢性中毒:4.2.1轻度中毒: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或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等症状,同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觉、触觉障碍,肢体远端音叉震动觉减退,伴跟腱反射减弱;
-
GBZ 68—202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基本信息:ICS13.100CCSC60GBZ68—202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standardforoccupationalbenzenepoisoning)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3月16日《关于发布《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22〕3号)发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GBZ68—2013同时废止。
-
GBZ 90—2017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
A.2关于氯乙烯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在附录中列出了评定慢性氯乙烯中毒患者应进行检查的肝功能生物化学检测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共五项。
-
GBZ 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
本标准与GBZ2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诊断原则中增加了参考血镍和(或)尿镍的测定;4接触反应:接触羰基镍后出现下列表现之一者:a)一过性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咽干、恶心等症状;体检可见眼结膜和咽部充血,两肺出现散在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多,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GBZ 14—2015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诊断及处理。5.3重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伴明显呼吸困难、发绀,双肺广泛湿啰音,胸部X射线检查显示两肺野有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云絮状阴影,有的可融合成大片状或蝶状阴影,符合肺泡性肺水肿表现;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GBZ 4—2022 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A.6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二硫化碳中毒需要与急性脑血管病、外伤、癫痫、急性药物中毒、中枢感染性疾病等鉴别。A.10慢性重度中毒时出现中毒性脑病,如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锥体束征(偏瘫、假性球麻痹)等脑局灶损害的表现,同时可出现易怒、抑郁、定向力障碍、幻觉、妄想等精神障碍的表现。
-
WS/T 833—2024 蘑菇中毒事件样本采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蘑菇中毒事件调查的样本采集、处理、运输和保存。附录A(规范性)野外蘑菇样本采集:A.1基本要求: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后,采样人员应在中毒病人或知情者引导下到原采集地进行可疑蘑菇样本采集。A.4.3样本采集:将蘑菇周围的凋落物和/或基质与蘑菇轻轻剥离,将蘑菇样本采下,应保持蘑菇的完整性。
-
GBZ 68—2013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Diagnosisofoccupationalbenzene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3年02月07日发布,自2013年08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A.5骨髓象检查: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害的情况。
-
GBZ 32—2015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的诊断
3.2慢性中毒:具有1年以上(含1年)密切接触氯丁二烯的职业史,以肝脏、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A.6血清蛋白电泳β球蛋白比值降低属氯丁二烯中毒性肝病的特征之一。b)脱离接触氯丁二烯作业治疗1~
-
GBZ 16—2014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
4接触反应:短期内接触甲苯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脱离接触后72h内明显减轻或消失。b)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A.2急性甲苯中毒以急性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脑水肿,一般多表现为全脑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现象。
-
GBZ 11—2014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Diagnosisofoccupationalacutephosphinepoisoning)代替GBZ11—200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国卫通〔2014〕14号)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7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
-
GBZ 289—2017 职业性溴丙烷中毒的诊断
5.2慢性中毒:5.2.1轻度中毒:长期密切接触1-溴丙烷,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刺痛、乏力、步态不稳,或伴有多汗及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易怒等症状,同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的痛觉、触觉障碍,同时伴有肢体远端音叉震动觉减退伴跟腱反射减弱(见GBZ/T247);
-
GBZ 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1—2008《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phenol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06月06日发布,自2008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91—2002。A.2尿酚为酚的接触指标。因此,本标准将一过性血压升高列入接触反应指标。
-
GBZ 5—2016 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骨小梁增粗、增浓,呈“纱布样”;c)灼伤皮肤吸收合并吸入中毒。症状性低钙血症主要有肌痉挛,早期指(趾)麻木,较重时导致喉、腕足、支气管等痉挛、四肢抽搐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临床表现以及心血管系统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严重时出现低钙血症危象表现为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及癫痫样抽搐,甚至发生猝死。
-
GBZ 17—2015 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
由于尚不能建立镉的近期吸收量与血镉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血镉与肾功能异常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资料远较尿镉少,因此,本标准未将血镉列为慢性镉中毒的诊断指标。A.6尿镉(见WS/T32)、尿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易受尿液稀释度的影响,故上述尿中被测物的浓度均需用尿肌酐(见WS/T97)校正。
-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中毒
目前常用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有溴氰菊酯(敌杀死)、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鉴别诊断需要与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暑、乙型脑炎和急性胃肠炎鉴别。胆碱酯酶复活机对氨基甲酸酯杀虫药引起的胆碱酯酶抑制无复活作用,且可出现副作用,禁用。
-
氨基甲酸类杀虫药中毒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有选择性强、作用迅速、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症状体征:产性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后2—6h发病;2、中度中毒可有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肌损害和肝肾功能损害。诊断检查:结合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诊断并不困难。
-
中毒病
关于饮食中毒、药物中毒:饮食中毒泛指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
-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中毒:由于氨基甲酞化胆碱酯酶不稳定,使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症状出现快,一般几分钟至1h即表现出来,使得中毒剂量和致死剂量差距较大。诊断: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中毒的诊断要点为:中毒症状:头昏、头痛、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模糊。
-
苯硫丹
不溶于水、氯仿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易水解。诊断:杀虫磺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急性中毒多由口服、喷洒时吸入和大面积皮肤污染引起。(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流涎、多汗、乏力、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患者尚有低热、肌颤、瞳孔缩小。4.本品与马拉硫磷联合应用,毒性呈相加作用。
-
杀虫磺
不溶于水、氯仿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易水解。诊断:杀虫磺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急性中毒多由口服、喷洒时吸入和大面积皮肤污染引起。(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流涎、多汗、乏力、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患者尚有低热、肌颤、瞳孔缩小。4.本品与马拉硫磷联合应用,毒性呈相加作用。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用作农药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中毒程度可参考有机磷中毒分级标准。本类药物较有机磷农药毒性相对较低,常用药物有西维因、叶蝉散、涕灭威、呋喃丹、异索威等。病理生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主要为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亦可选用东莨菪碱,用法:0.01~
-
临床毒理学
主要研究药物、农药及工业化学物质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多以中毒患者为对象,也对过量接触人群进行临床生化、生理方法的研究。有时也复制动物中毒模型,探索中毒机制和解毒药,为中毒的早期诊断、急救和治疗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防治药源性疾病、职业中毒和事故性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
军用毒剂
概述:军用毒剂又称化学战剂,原指用于战争中,对人群、牲畜具有极大毒害作用,能达到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军事行动目的的化学毒物。军用毒剂种类较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毒剂的毒理作用和中毒症状将它们分成六大类:即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刺激性毒剂以及失能性毒剂。
-
二巯基丙醇磺酸钠
概述:二巯丙磺钠对汞中毒效力较二巯基丙醇好,毒性则较低。二巯基丙醇磺酸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1.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口唇发麻、心悸、血压升高、四肢酸痛、口腔发炎等,停药后不久可消失。2.部分可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寒战、结膜充血等,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等。
-
二巯丙磺钠
概述:二巯丙磺钠对汞中毒效力较二巯基丙醇好,毒性则较低。二巯基丙醇磺酸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1.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口唇发麻、心悸、血压升高、四肢酸痛、口腔发炎等,停药后不久可消失。2.部分可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寒战、结膜充血等,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等。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多属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侵入人体,能与体内胆碱酯梅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磷化胆碱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神经功能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出现一系列毒蕈堿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等症状和体征。3.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
-
中毒性眩晕
概述:病毒细菌性感染,药物、化学物质中毒,均可诱发眩晕。诊断:有明显药物中毒史,一般诊断较易。治疗措施: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尽量不用或少量有毒性药物,必须应用时可每周进行耳蜗前庭功能检查以作监护,一旦发现功能损害,应及时停药,并用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剂、大剂量维生素A、B等药物治疗,一般不用镇静剂。
-
杀虫米中毒
杀虫米是一种高毒的有机氮类杀虫药,能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而致中毒。其毒物主要是其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以嗜睡、紫绀和出血性膀胱炎三大症状为主要中毒表现。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症状不典型,可再现为口干、恶心、呕吐、乏力、肌痛、肢麻;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
-
洋地黄类药
概述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种只有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的强心药物。3)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对迷走神经的直接兴奋作用是洋地黄类的一个独特的优点,长期应用地高辛,即使是较小剂量也可以对抗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的不利影响。5)强心甙中毒:见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2,4,5-TE
概述:2,4,5-涕(2,4,5-T)又名TCP、2,4,5-TE、Tippon。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钠盐易溶于水。作用和毒性与2,4-滴相似。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2,4,5-涕中毒:2,4,5-涕在体内经代谢可产生2,4,5-三氯酚代谢物。(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以血液灌流为主。(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
-
Tippon
概述:2,4,5-涕(2,4,5-T)又名TCP、2,4,5-TE、Tippon。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钠盐易溶于水。作用和毒性与2,4-滴相似。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2,4,5-涕中毒:2,4,5-涕在体内经代谢可产生2,4,5-三氯酚代谢物。(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以血液灌流为主。(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
-
2,4,5-涕
概述:2,4,5-涕(2,4,5-T)又名TCP、2,4,5-TE、Tippon。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钠盐易溶于水。作用和毒性与2,4-滴相似。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2,4,5-涕中毒:2,4,5-涕在体内经代谢可产生2,4,5-三氯酚代谢物。(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以血液灌流为主。(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
-
蒽醌染料
蒽醌染料中毒:多属低毒类。一般导致慢性中毒,有些毒性较大的品种可致肝功能异常、蛋白尿、贫血等,但无中毒的临床表现。氨基蒽醌有两种异构体:1-氨基蒽醌和2-氨基蒽醌,为橘黄色或红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氯仿、苯及丙酮,微用于水,不溶于乙醚。该种染料多导致急性中毒,其在动物实验中可以导致小鼠皮肤、肝脏肿瘤。
-
TCP
概述:2,4,5-涕(2,4,5-T)又名TCP、2,4,5-TE、Tippon。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钠盐易溶于水。作用和毒性与2,4-滴相似。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2,4,5-涕中毒:2,4,5-涕在体内经代谢可产生2,4,5-三氯酚代谢物。(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以血液灌流为主。(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
-
2,4,5-T
概述:2,4,5-涕(2,4,5-T)又名TCP、2,4,5-TE、Tippon。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钠盐易溶于水。作用和毒性与2,4-滴相似。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2,4,5-涕中毒:2,4,5-涕在体内经代谢可产生2,4,5-三氯酚代谢物。(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以血液灌流为主。(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
-
二氢化鱼藤酮
鱼藤酮中毒:鱼藤酮属神经毒物,毒性强,主要作用于延髓中枢,中毒后先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及惊厥,后可导致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大鼠急性中毒LD50为132~(2)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烦躁不安、视觉模糊、肌肉震颤、痉挛,重者共济失调、四肢抽搐、惊厥、休克,意识障碍,常因呼吸衰竭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