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684—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菌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4.2.4标准溶液配制4.2.4.1标准储备液(约1.0mg/mL):分别准确称取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磺胺嘧啶、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克林霉素、氯霉素约10.0mg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至刻度,配成浓度约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在-20℃±2 C下冷冻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是指具有抑菌和(或)杀菌活性、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按处方药管理的化学合成药物。
-
WS/T 639—20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
标准正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药敏试验方法、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常见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苛养菌的药敏试验平皿孵育条件和时间见附录A。
-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前两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三)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
-
单纯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如果为单盲或者开放性试验,则申办方应该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SFDA)探讨可能存在的偏倚问题以及如何消除偏倚。·清创术;对于蜂窝织炎及丹毒,应获取穿刺针尖端的针吸物作为培养标本,送需氧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所有临床失败病例均应复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尤其是在发生耐药并非罕见的年代。
-
WS/T 592—20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A.3.4.4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A.5.1.5有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清洁、消毒、隔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等的具体措施与流程。A.5.2.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制度及措施。A.5.6.6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
-
抗菌药物非劣效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菌药物仅指具有抗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且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规定的创新药物。阳性对照药应符合以下条件:(1)已经获准在中国上市,其适应证与试验药物目标适应证相吻合;样本量的计算应基于主要疗效指标。据此可以间接推断试验药物优于安慰剂。
-
抗生素疗法
5.外科手术前后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各类抗生素及各个品种的临床药理特点,充分了解药物的毒性反应、禁忌证及配伍禁忌,了解机体健康状况尤其肝、肾功能及过敏状态等,以合理选择。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磺胺。(2)联合治疗的指征:一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目的在于增强疗效、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
老年人败血症
在金葡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碱杆菌等败血症病理可并发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伴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学拴塞症状。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活跃,肝脾均可增大。(4)革兰阴性败血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氯霉素、氨苄西林等普遍耐药,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高于庆大霉素。
-
烧伤后败血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是积深度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静脉导管留置和辅助呼吸器的应用亦是不动杆菌属、沙雷菌属等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常见诱因之一;MRSA及MRSE败血症则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或利福平的联合应用。临床上可选哌拉西林、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应用。
-
医院性败血症
(1)病原菌不能确定时须选用兼顾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抗菌药物的联合,一般选用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肌酐清除率10~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1克/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
-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3.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编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9):796-813.]。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doc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表单.
-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克罗恩病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0克罗恩病疾病编码。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县医院版)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3.除外病理性骨折。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
-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9版)
基本信息:《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9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
WS/T 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2病室(房)inpatient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4.2.5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2011年县医院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
二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三)标准住院日通常≤18天:(四)进入路径标准:因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需要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ICD-9-CM-3:35.02001,35.02003,35.12001,35.12002,35.23001,35.24001,35.33001)合并经胸心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ICD-9-CM-3:37.33001)。
-
二尖瓣手术、三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3.经胸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瓣环直径>40mm。(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5.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证实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启闭良好,或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无瓣周漏,无相关并发症。
-
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6.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尽可能减少输血和血制品使用。(八)术后住院恢复≤11天:1.术后早期持续监测治疗,观察生命体征。2.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
-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42.301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疾病编码。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2.临床指标:(1)主要指标:1)血培养阳性:在使用抗菌药物前1-2小时采血3次做血培养,每次在不同部位采血,血培养有相同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微生物(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有心功能不全者,根据病情予以相应的抗心力衰竭治疗。(2)耐药菌感染;
-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凝血功能异常,常有PT、APTT延长。2.手术方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腹腔镜/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或肝部分切除术。5.输血: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而定。3.术后抗菌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血培养或脓液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6小时,禁水2~
-
WS/T 547—2017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6.5.2.3应能自动按季度统计全院及各病区对各致病菌耐药超过标准值的抗菌药物种类。二、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监测功能要求、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监测功能要求、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监测功能要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功能要求、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监测功能要求。
-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2.伤口愈合良好,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引流管拔除。
-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6小时,禁水2~doc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九)术后住院恢复4-9天。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非侵袭性胸腺瘤等外科9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4号)印发。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真菌败血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基本上为院内感染的疾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真菌败血症多数为播散型,病变累及心内膜、肝、脾肺等。治疗方案:真菌性败血症: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等,仍以良性霉素B抗菌作用最强,但因其毒性大,常限制其使用,此时可选用氟康唑。
-
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3)准备行囊肿内引流术的病例术中证实囊壁未成熟。内引流手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4.各种管道处理: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5.康复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
厌氧菌败血症
格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能损伤心肌和血管内皮,激活补体系统、激肽系统、凝学与纤溶系统,以及交感肾上腺脊质系统,ACTH/内啡肽系统等,并可激活各种血细胞和内皮细胞。详细体检常可发现原发病灶或入侵途径,并从病灶部位和性质推知病原菌的种类。抗菌药物选用甲硝唑、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或亚胺培南或泰能。
-
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内引流手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
-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ICD-10:D13.0,M8890/0)。(4)上消化道钡餐、胸部CT。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4.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4.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
胰腺癌临床路径(2019年版)
(2)可能切除:①头、体部:单侧或双侧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严重受侵,肠系膜上动脉受累<180°,胃十二指肠动脉受累或包绕(在可重建的前提下),短段肠系膜上静脉闭塞(在可重建的前提下);5.康复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6小时,禁水2~
-
脾破裂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脾破裂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3.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401号)印发。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2.发绀、气促改善或消失,经皮氧饱和度90%以上,心脏杂音减轻。
-
锁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锁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3.除外病理性骨折。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
脾破裂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5.病理学检查: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
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2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7号)印发。(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抗凝监测、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2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7号)印发。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抗凝监测,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10年版)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纵隔胸膜切口平行迷走神经,在其后方自左锁骨下动脉起点向肺门平面切开(因为此切口前方的纵隔胸膜内有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所以手术操作都在后侧进行)。导管切断后如发现残端有从钳夹缝间退缩的趋势,应当迅速贴近止血钳在残端上先缝l-2个单针,打线结后则可阻止残端进一步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