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器
该词原来是对原生动物细胞内的结构而言,它是根据生物体是由几个器官组成的这一意义而类推出来的。狭义的细胞器有两种情况:(1)仅限于兼有特殊的酶活性和遗传信息(即DNA)的结构(核、线粒体、叶绿体);(2)包围于细胞膜内,并能明确地与细胞质基质划分开的结构(核、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微体)。
-
自噬
自噬是指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形成自噬体,并与内涵体形成所谓的自噬内涵体,最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稳态和细胞器的更新。自噬的检测方法:自噬与凋亡检测金标准是通过电镜看到膜状结构的自噬体以及其他相关亚细胞结构。
-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Cell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发育、生活史,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着重研究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领域,广义的,也包括把发生、免疫、致癌等更高级的生命现象,从其细胞的基础上来加以阐明的研究领域。
-
细胞质动力蛋白
细胞质动力蛋白是一个巨大的分子,分子量超过10万道尔顿,由9~它在细胞中至少有两个功能∶第一是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的力的来源;在成纤维细胞中,细胞质膜动力蛋白负责将细胞器,包括高尔基体小泡、溶酶体和内体等向细胞中心运输的任务。体外分析表明,细胞质动力蛋白在微管上移动的方向与驱动蛋白相反,从正端移向负端。
-
丝胞
刺丝胞亦称丝胞。丝胞一般作为防卫器官,但是对草履虫等来讲勿宁说是附着于其它动物的装置,Dileptus、Actinobolina等捕食者只在吻和触手的顶端有毛胞,用此捕获食物,也有一时成为被囊的,栉毛虫、Enchelyodon等口部的刺杆(trichite)是与丝胞相类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作用。
-
无色体
无色体是白色素胞内的反光性细胞器。多为直径0.5μm左右的球状体。包括需测的物质在内,反光性的实质尚不清楚。对刺激可发生反应,在细胞内凝聚、扩散,对体色变化有重要作用。
-
吸触手
是原生动物吸管虫类固有的细胞器,相当于伪足。从体表呈放射状突出1—100个以上的长管,前端一般扩大为吸盘状,可吸附纤毛虫类等小动物,靠管壁的蠕动吸收于体内。与伪足有区别,在电子显微镜下,其内部都是直线的微小管排列。考林(B.Collin)认为吸触手相当于真纤毛虫类的胞口及胞咽。
-
显微操作
显微操作micromanipulation是在光学显微镜视野内,使用微玻璃针、解剖刀、吸量管等器具,进行手术、解剖、注射等实验操作。显微解剖器有三种类型,即利用金属弹性的Chamber型、利用螺丝的Peterh型和利用流体弹性的DeFonbrun型。采用显微操作已取得许多实验成果,如分离出微生物或孢子或培养细胞,进行单细胞培养;
-
纤毛虫纲
纤毛虫纲Ciliates(1)纤毛[虫]纲是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的一个纲。分真纤毛亚纲(Euciliata)和原纤毛亚纲(Protociliata蛙片属虫Opalina)2亚纲,但根据原纤毛亚纲具多数的胞状核(同形多核)、生殖方法不同等,也有人认为应该隶属于鞭毛虫类,所以它的分类位置尚未确定。纤毛是运动用的细胞器,终生存在。
-
液泡
液泡是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围的充满水液的泡,是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溶有很多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无机盐。液泡的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水分代谢(如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同时也是植物细胞代谢副产品及废物(如蔗糖、植物碱、丹宁、多余的无机盐等)屯集的场所。
-
植物极
脊椎动物的卵呈球形,根据卵内所含的细胞质、卵黄、色素、细胞器等物质的分布的不同,将卵细胞区分为两半球或两极。细胞小而多细胞质较多、营养物质(卵黄)较少的一极,称为动物极。细胞核偏位于动物极。与动物极相对的一端,细胞大而少,含较多的营养物质,称植物极。
-
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指在整个生活史中均为单一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细胞学说的有力依据,可以认为在所有生物中它是停滞在最原始形态中的类型,但在某种情况下,会适应其功能而发生高度的结构分化。尤其在纤毛虫中,它可分化出诸如运动、消化、排出结构和支持体、外皮、刚毛、刺胞,运动控制系统等多种细胞器。
-
刺丝胞
刺丝胞亦称丝胞。丝胞一般作为防卫器官,但是对草履虫等来讲勿宁说是附着于其它动物的装置,Dileptus、Actinobolina等捕食者只在吻和触手的顶端有毛胞,用此捕获食物,也有一时成为被囊的,栉毛虫、Enchelyodon等口部的刺杆(trichite)是与丝胞相类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作用。
-
冰冻蚀刻术
冰冻蚀刻术指用透视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微细的三维结构或膜内微细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构是通常所说复制法的一种。现在广泛使用的试样制作方法是用戊二醛固定,使甘油浸渍的组织块冰冻,然后在高真空中将这种冰冻组织进行切削,使断面的冰滴升华,再在其切面上蒸镀一层铂碳,即成试样表面的复制膜。
-
鞭毛虫纲
鞭毛虫纲(Flagellata)是原生动物门质走(虫)亚门的一纲,与肉足虫纲一起共称为鞭毛肉足虫类(Sarcomastigophora)。有的为具有绿、黄、褐、红褐色等颜色的色素体,进行同化二氧化碳的无机营养型,有的为营有机营养型(包括腐生和寄生)。有的在海水或淡水中营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在其他动物的消化器官或血液内。
-
胞咽
胞咽是原生动物特别是纤毛虫类取食的细胞器。从围口部到细胞口的体表为陷凹部,从那里向体内伸入的管状部即胞咽。其壁还有从外质而来的纤毛、波动膜、膜板等,向胞咽拨起强的水流,将食物塞入底部内质中形成食物胞。
-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植物、真菌和被规入原生生物的单细胞生物。此外它们的细胞具有细胞骨架来维持其形状和大小。其它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生物被通称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的细胞在制造蛋白质时可以用同一段染色体制造不同的蛋白质。
-
外质
这一部分呈透明状(透明质),通常不存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颗粒。它处于凝胶状态(原生质凝胶)。在外质和内质之间,因为与细胞质基质有关,所以在电子显微镜下不存在明确的界线。原生动物中的外质又称“外肉”,最外层往往分化为硬的外皮,在“外肉”上,除纤毛、鞭毛之外,还分化出与摄食、排泄等有关的细胞器。
-
伪足
伪足是变形虫型生活相细胞特有的结构,也见于粘菌的变形体及紫菜的游动孢子,但特别是指原生动物内足类及多细胞动物的某种游离细胞,以及在组织培养的各种多细胞动物的组织细胞等,由原生质体形成的临时性突起的、与运动有关的细胞器。此外,即使在正常溶液中进行细胞分裂,伪足也会成星状。
-
细胞口
细胞口是原生动物取食的开口部,有的认为是细胞器的一种。一般多在身体的前方。在草履虫等纤毛虫类常常是张开的。对向胞口的体表凹陷有比口沟、胞口更深的管状部是胞咽。另外眼虫类其前端伸出鞭毛的部分,是周边部分化来的,称为胞口。
-
线状伪足
线状伪足filopodium是见于原生动物根足类的壳变形虫类的伪足,呈细线状,仅由透明的外质构成,一般数目很多,对移动和捕食有用,构成伪足的细胞质从基部向稍部,再从稍部向基部往复运动,将附着在伪足表面的食物摄入体内。是临时性的细胞器,数目与形状不断变化。
-
细胞质基因
细胞质基因是细胞质中存在的支配遗传性状的基因。细胞质基因组(plasmon)是细胞质中基因的总称,而细胞质基因是指细胞质中存在的一个个基因。在细胞质基因中,凡存在于色素体中的称为质体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称为线粒体基因等,从线粒体、叶绿体等小细胞器中曾经分离出被染色体那样的DNA。
-
顶体
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动物精子的顶体是由高尔基器形成的双层膜的细胞器,为盖于精子头部细胞核前方的帽形结构,位于精子核与质膜之间。顶体含有各种水解酶类,类似于溶酶体酶或胰酶样蛋白酶,包括酸性磷酸酶、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等,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
中心体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周质基质(pericentriolarmatrix)。中心体不具备膜结构,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中心体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复制后的中心体内含有两组中心粒,每组有两个中心粒。中心粒的功能是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星射线(纺缍丝)的形成。
-
原生质体
革兰氏阳性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也可用果胶酶以及纤维素酶)处理后,可完全除去细胞壁,形成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菌体。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器,植物和动物的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而病毒如核糖体、拟核等。
-
动物极
动物极是动物卵细胞的富含原生质的一端。动物的卵多呈球形,由于卵内所含细胞质、细胞器、核糖体、卵黄、色素粒及糖原颗粒等物质的不均匀分布而表现出极性,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营养物质(卵黄)较少、卵裂速度较快的一极称为动物极。细胞核偏位于动物极。由于卵黄较其它细胞的比重大,植物极总是向下。
-
孢子虫
孢子虫隶属于顶复门(PhylumApicomplex)的孢子纲(ClassSporozoa)。全为寄生性。细胞内寄生阶段一般无运动细胞器,如有伪足则是摄食作用。无性生殖有裂体增殖(schizogony)产生裂殖子,以及孢子增殖(sporogony)产生具感染性的子孢子(sporozoite);有性生殖是通过雌雄配子结合进行的配子生殖(gametogony)。
-
波形膜
波形膜亦称波动膜。1鞭毛虫类(如锥虫)之鞭毛自基体发出后,伸出体外,向前方或后方伸展时,虫体本身与鞭毛之间覆盖着的薄膜,称为波状膜。为司运动的细胞器。2系纤毛虫类之胞咽中1列或数列纤毛愈合而形成的膜,藉波状摆动激起水流,将食物驱入胞咽中。纤毛不完全愈合,仅1列密生时,亦多称为波状膜。
-
波动膜
波形膜亦称波动膜。1鞭毛虫类(如锥虫)之鞭毛自基体发出后,伸出体外,向前方或后方伸展时,虫体本身与鞭毛之间覆盖着的薄膜,称为波状膜。为司运动的细胞器。2系纤毛虫类之胞咽中1列或数列纤毛愈合而形成的膜,藉波状摆动激起水流,将食物驱入胞咽中。纤毛不完全愈合,仅1列密生时,亦多称为波状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