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
不用为症状名,指肢体的屈伸举动等活动功能减弱或丧失。《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卫气虚则不用。”《类经》十五卷注:“不用,不能举动也。”
-
养元辟谷丹
《古今医鉴》卷十六:方名:养元辟谷丹组成:黄犍牛肉15斤(去筋膜,切作棋子大片,用河水洗数遍,令血水净,再用河水浸1宿,次日再洗2-3遍,清水为度;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与米粉、牛肉末和匀,用小红枣5斤,醇酒5斤,煮枣极烂,去皮核,捣膏,加炼蜜2斤半,共和为丸,如弹子大。
-
内造伏虎丹
《纲目拾遗》卷十引《秘方集腋》:组成:真川贝母4两(须四制。第1次用大附子1个、童便1汤碗蒸,切细,干,烧酒3汤碗,韭菜汁3汤碗,同入沙锅,将贝母煮干,去附子不用;功效:兴阳种子,强肾助神。制备方法:置石臼中舂,再入真阿芙蓉1钱,乳制蟾酥3钱,麝香5分,拌匀作条,焙干收贮。
-
七制金铃丸
《寿世保元》卷五:方名:七制金铃丸组成:川楝子(不蛀者)49个(去皮核,切片,分七制:七个用小茴香2钱5分慢火同炒,并用茴香;七个用黑牵牛2钱5分同炒,并用牵牛;七个用萝卜子2钱5分同炒,去萝卜子不用),大茴香(炒)2钱5分,青木香2钱5分,南木香2钱5分,辣桂2钱5分。主治:外肾肿大,麻木痛硬,及奔豚疝气偏坠。
-
加味枇杷膏
处方:枇杷叶50、60斤(干鲜俱可,如不咳嗽不用),大梨2个(要深脐的,去皮心,切碎),蜜半杯(先熬滴水成珠,如大便溏泻不用),大枣8两(或黑圆枣,或徽枣均可。煮熟,乘热去皮),建莲肉4两(不去皮)。功能主治:润肺健脾。主气血两虚,身体羸瘦,四肢酸软,精神倦怠,腰疼脊痛、饮食减少,一切不足弱症。
-
急救三阴汤
处方:熟地、附子、肉桂、人参、白术(土炒)、甘草(炙)、五味子。功能主治:气虚脱肛,胸腹气胀。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所治之证,若不用附子、肉桂、熟地,不能以固下焦之肾而收脱肛;不用人参、五味,不能以收上焦气散如雾;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四引黄锦芳方
-
脾主肌肉
脾主肌肉(spleengoverningmuscle)指肌肉的营养来源于脾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反之,脾病营养不足,则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天慈夺命丹
《普济方》卷一一五:组成:当归(味甘者佳,辣者不用,酒微浸洗)、防风(去芦头,资州顺德者佳)、川芎(道地雀脑者,入手沉重者,余芎不用)、羌活(皮黑、体轻、竹节者佳)、金毛狗脊(新者去毛,浸软切)、独活(形如当归者佳,川者)各等分。用药禁忌:切忌发风动气毒物,只食白粥、白饭;
-
龙骨膏
《医学入门》卷八:龙骨膏:处方:龙骨乳香没药密陀僧各6克海螵蛸4.5克肥皂子5个(烧存性,为末)功能主治:功用:除湿热。摘录:《医学入门》卷八《朱氏集验方》卷十三:组成:真龙骨少许,海螵蛸、五倍子、赤石脂、虢丹(煅过,不用亦可,如使血竭尤佳)、石庭脂(一方不用,却用麝)。用法用量:上药斟酌,或等分亦得。
-
狗脊饮
处方:金毛狗脊1钱,川牛膝1钱,海风藤1钱,宣木瓜1钱,桑树枝1钱,松树节1钱,续断1钱,杜仲1钱,秦艽1钱,桂技(上身不用,要用下身)1钱,熟地1钱,大归身2两,虎骨胶2两(此味不用亦可)。功能主治:气血俱亏,手足麻木,感受风湿,不能行动。如未全愈,用酒10斤将药泡服。
-
黄仙饼子
处方:川楝子3两(去核,锉作块子,1两用斑猫49个,面半升,同炒焦;斑猫、硇砂、巴豆、麸、面并不用,只留川楝子),黑附子1只(6-7钱重者,炮,去皮脐),木香半两(不用火),破故纸1两(炒),雄黄1分(用醋煮10沸,别研),桂半两(去粗皮,取有味者,不见火),舶上茴香半两(炒)。如作丸子,如梧桐子大。
-
狐肝散
处方:乌鸦1只(锉,去喙不用,留爪),狐肝1具(2味皆用腊月者,与鸦同入瓷瓶中,盐泥封固,微炭火上煨熟,候瓶透赤,取出冷用),天南星1两(去心,研),天麻、腻粉、蝎、白附子、僵蚕,牛黄1分(别研),藿香1两,桑螵蛸(腊月采者)1两,麝香半两(别研),乌蛇1两(酒浸,不用头尾,取肉,炙)。瘫痪风,再服立愈;
-
胡芦丸
处方:苍耳(5月5日采,9蒸9晒)2两,左缠藤(取嫩叶,晒干)2两,胡芦巴2两(1两同海金沙炒赤色,去沙不用;1两同去壳巴豆14粒炒巴豆色赤,去豆不用)。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风毒脚气。用法用量:每服40丸,盐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一引仁存方
-
川苦楝散
处方:木香30克(另为细末)茴香30克(拣净,用盐1匙,同茴香炒至黄色,去盐不用)川楝子30克(锉碎,用巴豆10个,微破皮,与川楝子一起炒黄,不用巴豆)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瘢疝。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适量调下。摘录:《医学发明》卷五
-
大巖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大巖蜜汤:别名:大岩蜜汤处方:干地黄、当归、独活、甘草、芍药、桂心、细辛、小草各二两,吴茱萸一升,干姜三两。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蜜五合重煮,分三次服。《千金翼方》不用蜜。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刺,并治少阴伤寒。
-
鼠圣一粒丹
《医学正印》卷下:方名:鼠圣一粒丹组成:大雄鼠1个(活捉者,猫咬及药死者不用,割取外肾子1双,又取其腰子1双,余骨肉不用),上好乳香不拘多少(炙出汗,研为细末)。主治:妇人难产,1-2日不下者。制备方法:上将鼠腰肾子4枚,去膜研烂,入乳香末又研匀,以可丸为度,丸如梧桐子大,外用好辰砂末为衣,阴干。
-
两炒丸
处方:半夏6两(切作片子),龙骨6两(碾为末),木猪苓6两(切作厚片子)。功能主治:补下元,养精,令人少病。主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50丸。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
新生儿胃管留置术
操作名称:新生儿胃管留置术适应证:新生儿胃管留置术适用于:1.吸吮力弱的早产儿、昏迷不能进食及不适宜进食的患儿(如颅内出血、口鼻腔先天性畸形者)输入营养及药物。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不用下胃管的,除非考虑有幽门梗阻、肠梗阻及急性胰腺炎等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
-
离左酉南
离左酉南即午后12~18时(未、申二时)。出《标幽赋》。古人本着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气血盛衰与月之盈亏相比,同样有周期性变化。把午后酉前的未、申二时比作下半月,取月廓由盈转亏,喻人之气血由实转虚,针灸治疗应顺其势,用泻不用补。参见午前卯后:午前卯后指时辰。从“辰”到“巳”,为每天上午的7~
-
神雷汤
《回春》卷四:方名:神雷汤组成:芜荑仁5分,雷丸(白者)5分,鹤虱1钱,木贼5分,黄芩5分,防风5分,茄子5分,当归(酒洗)3分,龟版(酒洗)3分,鳖甲(酒洗)3分,蝉退3分,蚕退3分,小枳实(酒洗)3分,大黄少许,皂角剩20个(用黄蜡3钱炒)。用干煎精猪肉压之。外用生肌药白龙骨5分、赤石脂5分。
-
加减清热导滞汤
处方:当归7分(不用尾),白芍5分(生),槟榔5分,厚朴5分(姜汁炒),陈皮8分,枳壳5分(麸炒),连翘3分(去心),黄芩2分(酒炒),黄连1分(酒炒),山楂肉7分,广木香2分(研末),牛蒡子3分(炒,研),甘草2分(生,去皮),可加熟大黄7分。赤痢或红白相杂,可加炒红花3分,炒桃仁5分,地榆5分;
-
大车螯散
《普济方》卷二八八:大车螯散:处方:大紫色车螯1个(黄泥固干,火煅通赤,去泥末之),大戟3分,芫花(醋炒)3分,甘遂3分,甘菊3分,槟榔3分,大黄3分,黄芩3分,漏芦3分,腻粉1分。用法用量:痈不用此,如已破者,只用五积散疏利风气,然后服此药。于更初用瓜蒌酒下。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车螯1钱,轻粉1钱,和匀。
-
贴敛药方
《普济方》卷二九○:方名:贴敛药方组成:麦饭石(粗磨石是也,曾作磨者尤佳。火煅7-8次,煅红入米醋中淬,煅至3-4次,其石定细研,用甘锅盛,煅通红淬醋中,煅过7-8次可用)、鹿角根(不用脑骨,不用角梢,只用角根3寸,火煅)、贝母(为末)各等分。功效:合疮。主治:诸疮口不合。此方救人累效,不可疑药低贱而忽之。
-
加料十全汤
功能主治:补气血,进饮食,生肌肉。用法用量:每日与排脓内补散相间服。摘录:《集验背疽方》
-
加味承气汤
《救伤秘旨》:加味承气汤:处方:大黄1钱,厚朴1钱,枳实1钱,羌活1钱,防风1钱,当归1钱,生地1钱,朴硝1钱。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在内者。量虚实加减,病急者甘草不用。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三《正体类要》卷下:组成:大黄2钱,朴硝2钱,枳实1钱,厚朴1钱,甘草5分,当归21钱,红花1钱。
-
贴敛药
《医方类聚》卷一七四引《简易方》:方名:贴敛药组成:麦饭石(粗麻石是也,曾作磨者尤佳,火煅7-8次,煅红入米醋中淬,煅至3-4次,其石定细碎,用甘锅盛煅,候通红,淬醋中,煅过7-8次可用)、鹿角根(不用脑骨,不用角梢,只用角根3寸,火烧)、贝母(为末)各等分。主治:痈疽疮疖。
-
趾间关节注射
操作名称:趾间关节注射适应证:趾间关节注射适用于:1.趾间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痛风性趾关节炎,趾间关节骨质增生症。3.趾神经卡压症。4.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激素治疗。2.趾背穿刺途径左手捏住患趾远端,定出趾关节间隙的中点,自皮肤垂直进针,进入关节腔前注射药物浸润,然后再针刺入趾间关节内,回抽无回血后,进行注射。
-
护发化妆品
护发化妆品简称护发品,通常是能使头发保持天然、健康和美观的外表,光亮而又不油腻以及用于修饰和固定发型的用品,还有易于梳理的作用。配方中含有蓖麻油10%、杏仁油10%、矿物油80%、香精和色素少量。有泡剃须膏的优点是产生大量泡沫,能使胡须迅速柔软,对皮肤刺激性小,留在皮肤上不会很快干燥。
-
滋肾种子丸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白蜜成丸,如梧桐子大。
-
痔漏神验方
《灵验良方汇编》卷二:方名:痔漏神验方组成:木馒头(即做木连豆腐之物,用皮不用子,有1种名石连,无子者更妙,晒干)4两,干姜2两,百草霜(即锅煤,须出自烧柴草之家者方好)1两,血余(即女人发)1两,扁柏叶(晒干)1两,乌梅1两,陈年粽1两。槐米最能凉血,有痔漏及肠风病者,可以当茶多服。
-
秘传膏药
制备方法:上为末,除甘草、杏仁、木鳖子、官桂4味,用水6斤4两于砂锅内用桑柴火熬至1碗,去滓净,将松香末,小油2两,白及末1两,下砂锅内化开数沸,却下其余药末,以槐、柳、桑条不住手搅成膏药,稠粘为度。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诸药半两,可用豆粉5两,米醋调成膏,摊开油纸上。
-
太和膏
《御药院方》卷六:组成:当归(酒洗)3两,川芎2两,肉苁蓉6两,舶上茴香6两,川苦楝3两,破故纸3两,白茯苓3两,枸杞子3两,葫芦巴3两,远志(去心)3两,白术3两,黄蜡1两半,葱白20茎,胡桃50个(各分作眼子)。外将药汁如前法再熬,更不用加水,如膏成滴水中凝结不散,方始成膏。
-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由于父母亲或照顾者不适当地强迫孩子就寝,导致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入睡延迟。症状体征:睡眠不足可出现情绪不稳、烦燥、易激惹、注意力部分不集中和学习能力下降等。不要让电视、电脑或游戏机占据你们的睡眠时间。目前还没有证据提示,睡眠联结障碍儿童到成年后更易发生失眠症;
-
冲剂
概述:冲剂:1.药物剂型之一;开水冲服。冲剂是在汤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剂型,它既保持了汤剂的特色,又克服了汤剂服前临时煎煮、容易变质霉败的缺点,并可掩盖某些中药的苦味,而且携带、服用方便。如感冒退热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等。不用煎熬的药·冲剂:冲剂即冲服剂。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
冲服剂
概述:冲服剂:1.药物剂型之一;药物剂型之一·冲服剂:冲服剂为药物剂型之一。简称冲剂。将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糖、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开水冲服。不用煎熬的药·冲服剂:冲服剂泛指不用煎熬的药,多属粉末状或精制品,可直接调入开水或药汁中服。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
枇杷膏
处方:枇杷叶56片(新鲜者更佳,洗净毛),大梨2个(深脐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半钟(先熬,滴水成珠,大便干燥者多加;功能主治:劳伤虚损,吐血咳嗽,发烧,身体瘦弱,四肢酸软,精神疲倦,腰背疼痛,饮食不进,以及一切不足弱症。如虚弱并不咳嗽者,枇杷叶不用,只用河水同煮;摘录:《验方新编》卷三
-
肉苛
指肌肉顽木沉重,不知痛痒寒热之病。《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搐,中满不食,皮痛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肘肿身后痛。”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于痿、痹、中风、麻木等证。
-
神效清目饮
《疯门全书》:方名:神效清目饮组成:白菊花2钱,白蒺藜1钱半,蔓荆子1钱半,荆芥穗1钱半,绿升麻5分,麻黄1钱(表证轻者不用),灵仙1钱,石菖蒲5分,何首乌2钱,苦参1钱(无癣不用),黑栀仁1钱,枯黄芩1钱,小川连1钱,肥知母1钱,条甘草6分。主治:麻风及麻风攻目。
-
小麝香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名:小麝香丸组成:麝香半钱(研),丁香皮(锉)1两,木香1两,益智(去皮)1两,甘松1两,莎草根(去毛)1两,蓬莪术(炮,锉)1两。鬼疰飞尸百病,风寒客搏经络,走疼痛,久不愈者:并一切恶气邪毒。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1日3次。附注:方中巴豆,《御药院方》去皮膜油,用七分八分。
-
肝主筋
肝主筋是指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因称。筋,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等,其生理功能的维持需赖肝血的滋养。肝阴不足,可致筋痿不用;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筋脉拘挛抽搐,可见于肝风内动。
-
玉杖丸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组成:大半夏14个(破作4片,修合时于屋下闲处地掘1小坑,深8寸,用火烧红。主治:肾虚生痰。若要阳举,糯米粉为糊丸药。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双补内托散
《不居集》上集卷十:组成:人参5分,黄耆1钱,熟地1钱,当归8分,柴胡8分,干葛8分,白术8分,秦艽7分,川芎6分,甘草3分,生姜、大枣。加减:若寒盛阳虚者,加制附子7-8分;表邪盛者,加羌活、防风7-8分;头痛者,加蔓荆子8分;故用人参、黄耆、白术以补其气,熟地、当归、川芎以补其血,柴胡、干葛、秦艽以托其外邪。
-
五妙丸
《赤水玄珠》卷十五:方名:五妙丸组成:黑丑1两,补骨脂1两,川楝肉1两(用地龙1两同3件炒,去地龙),半夏1两(用猪苓1两同炒,去猪苓不用),茴香1两(用斑蝥14枚同炒,去斑蝥不用),丁香2分(用土狗10枚同炒,去土狗),玄胡索1两(炒)。制备方法: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操作名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适应证: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适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失眠、神经症、焦虑症、脑血管意外后偏瘫、脊髓损伤截瘫、高血压病、痉挛性斜颈等。6.按治疗要求,由治疗人员或录音带的指导语引导患者学会根据视听反馈信号,通过自我控制调节肌电电压,从而使治疗部位肌肉放松或紧张。15min,肌肉收缩75~
-
第二还真散
处方:诃子5枚(用面裹,火煨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面不用,就热咬破诃子,去核不用,只用皮,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时疫毒痢,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者。若吐出1-2口涎更佳。注意:壮热未退,血痢未减者,不可进此药。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
玄应丸
主治:奔豚疝气,一应下部之疾。用法用量:如见发,每服30丸,空心以灯草煎汤调四苓散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米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服此如忌羊、鸡、面食,必可除根。
-
振颓丸
处方:人参60克于术(炒)60克当归30克马钱子(法制)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全螟蚣(大者)5条(不用炙)穿山甲(蛤粉炒)30克制法:共轧细过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活血通络。治痿废、偏枯、痹木诸证。附注:制马钱子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水煮两三沸即捞出。
-
口呼吸习惯
口呼吸习惯(MouthBreathingHabits)原因常因慢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腭扁桃体或咽扁桃体肥大等鼻咽部疾病,使鼻呼吸道阻塞而长期部分或全部用口呼吸。年幼的儿童畸形尚不严重时,除教育其不用口呼吸外,可用前庭盾改正口呼吸习惯。舌肌活动可扩大牙弓后段,闭唇时唇肌的压力可压上切牙向舌侧。
-
胆囊息肉样病变
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一般分为两大类:1.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包括腺瘤和腺癌。此外,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均属罕见。3、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
君雷散
处方:使君子肉(黑油者不用)1两,白雷丸(赤者不用,煮胖,竹刀刮去皮脐,用苍术同煮10-20滚,去术)8钱半,生甘草8钱。制法:入罐煮烂,焙末,用老鸡肝(不见水一个,男雌女雄,忌铁),入前药在内,饭上蒸熟,用鲁酒糟少许,同鸡肝与儿食之。功能主治:疳积。10岁用1钱1分。摘录:《卫生鸿宝》卷三引王仙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