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
《灵枢·热病》:“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素问·气交变大论》:“妄行无征,示畏侯王。”《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
Abadie氏综合征
概述:Abadie氏综合征指脊髓痨(一种实质性梅毒)患进跟腱之压痛觉减退或消失。此征与脊髓痨其他症状的关系如下:(一)此征与跟腱之闪电样疼痛不一定同时出现,与下肢浅感觉障碍无关;(三)挤压腓肠肌引起的压痛觉仍保存。此综合征偶见于癔病和脊髓压迫征,但这两种疾病尚有其他部位之痛觉缺失。
-
鳄鱼泪
疾病别名Bogorad综合征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鳄鱼泪征又称Bogorad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食时患侧溢泪。本征见于颅底骨折、手术损伤、Hunt综合征等疾病损伤面神经膝状节或其近侧端,在面神经受损后的恢复期中发病。面神经为混合神经,面神经恢复期神经的错向再生构成了异常味泪反射性联系导致本征。
-
VonderHoeve综合症
VonderHoeve综合症又名脆骨病、成骨不全综合症。本征临床最突出的表现为骨质脆弱,极为轻微的损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反复骨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的体征有三点:即发病年龄早,体征有巩膜发蓝色,症状为耳聋及骨质脆弱。X线片示:受累骨骼骨皮质变薄、哈佛氏管变粗,骨质广泛疏松。
-
第五日综合征
概述:第五日综合征(FifthDaySyndrome)又名小儿阑尾切除术后第五日综合征。诊断:1.病程短,无真性腹膜炎征。治疗措施:以保守治疗为主,多不必手术,采用禁食、静脉补液、持续鼻胃管减压、抗生素,对本征的治疗是必要而有效的,重要的是小儿阑尾炎后一般应在第6日以后方可出院,以免漏诊第五日综合征而延误处理。
-
产后三审
产后三审(observingthreepostpartumitems)是指诊断产后病的三项观察内容。包括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查胃气的强弱。《张氏医通》卷十一:“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脉证相反,纵无危候,必多变端。”
-
急性下肢缺血
急性下肢缺血(acutelowerlimbischemia)是指下肢动脉因各种原因导致管腔的突然狭窄或闭塞,出现肢体供血不足,循环障碍被称为急性下肢缺血。受累肢体突然出现疼痛(pain)、苍白(pallor)、无脉(pulselessness)、麻痹(paralysis)、感觉异常(paraesthesia)是急性下肢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即“5P”征。
-
徵
《素问·五常政大论》:“升明之纪…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脉,其数七。”②指代属火音类人的具体类型。如“上徵”、“少徵”等。详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及《灵枢·五音五味》。㈡(chéng,音惩)通“惩”。如《素问》中“徵四失论”篇。㈢(zhēng,音争)同“征”。
-
广惠司
《元史·仁宗本纪》载:“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又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其职能同于广惠司。元朝军队西征后。总之,广惠司是回回医药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关。
-
硝烟中毒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硝烟中毒是由于硝烟引起的人体中毒。治疗:1.斜坡卧位。3.应针对迟发性肺水肿、酸中毒及急性心力衰竭,采取相应措施。4.早期有缺氧而正铁血红蛋白增加者,给予1%美蓝5~20ml于1.8%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内静注。症状体征:1.中毒史。诊断检查: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及正铁血红蛋白测定。
-
血栓后综合征
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syndrome)是指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慢性静脉症状和(或)体征。体征包括:水肿(往往早期出现)、皮脂硬化(皮肤及皮下组织呈深褐色增厚伴有压痛)、皮肤湿疹样改变、继发性浅静脉扩张或曲张、溃疡形成。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组合,可间断性或持续性发作。
-
茎突综合症
茎突综合征,又称茎突过长症。临床表现1.一侧持续性咽痛,常于扁桃体术后发生,吞咽使头颈运动时症状加重,可伴有耳痛、头痛或耳鸣。2.X线摄片示茎突过长(正常一般为2.5厘米长)、增粗或角度偏斜。用药原则对于施行手术患者术后用药专案应包括用药框限“A”和“B”及其他辅助药。
-
姿势性脊柱侧弯
或一般检查有阳性体征,前屈试验明显异常,且7°≤脊柱侧弯测量仪10°侧弯Ⅲ度一般检查有阳性体征,前屈试验显著异常并胸廓畸形,劳动能力有所丧失,且脊柱侧弯测量仪≥10°姿势性脊柱侧弯仅限于Ⅰ度、Ⅱ度,无疾病性异常体征。疾病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可有Ⅲ度。
-
特发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或一般检查有阳性体征,前屈试验明显异常,且7°≤脊柱侧弯测量仪10°侧弯Ⅲ度一般检查有阳性体征,前屈试验显著异常并胸廓畸形,劳动能力有所丧失,且脊柱侧弯测量仪≥10°姿势性脊柱侧弯仅限于Ⅰ度、Ⅱ度,无疾病性异常体征。疾病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可有Ⅲ度。
-
伤寒括要
《伤寒括要》为伤寒著作。明·李中梓撰,刊于1649年。李氏曾撰《伤寒授珠》10卷,后毁于兵火,“遂以授珠(指《伤寒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本书首列总论,继则以证为纲,末则以方列证,是一部研究伤寒的参考读物。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现有顺治六年等四种清刻本。
-
难经疏证
《难经疏证》医经著作。本书首列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一篇,作者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其后参考《难经集注》、《难经本义》、《难经经释》等书,分别将八十一难予以疏证。所写按语补足了注文之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订了《难经》的原文。现存日刻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疯门全书
《疯门全书》麻风专著。清·萧晓亭撰。刊于1796年。书中征引历代有关文献,论述了麻风病的病源、症状、36种类型的麻风病辨证论治,以及麻风病的各种疗法。现有清刻本。本书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蒋宗武
蒋宗武明代医家。江苏武进人。家世业医,曾祖达善为吴越名医,承家学,宗武亦以医名。天顺(1457-1464年)间征入太医院,授以御医,又擢为院判、院使等职,后晋升为礼部左侍郎。周太后、英宗病,经治皆获良效。其提倡保身养气之道,谓保身莫若寡欲,养气莫若省心,有一定影响。著有《医录》一书,已佚。
-
红痿舌
红痿舌为舌象。舌本痿软,不能举动的舌象。为心气伤损之征。若深红而痿者,为气血热盛;若紫红而痿者,为脏腑热极;若绛红而痿者,为阴亏已极(见《伤寒舌鉴》)。当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决定治法。
-
葛林
葛林明代儿科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证治,名闻京师。成化(1465-1487年)间被征为太医院医官,后历任至太医院院判。视疾精于望诊、闻诊及切脉决死生,善制方剂,疗效卓著。撰有《杏坞秘诀》一卷,已佚。
-
粗守形
粗守形意谓医疗技术低浅的医生,只知拘守针法和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是指技能粗浅的医生只拘谨地注意病人形体外征。粗,“粗工”。《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
菴庐
菴庐医疗设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简易场所。《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规征陇右时“军中大疫……规亲入菴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一般认为菴庐是军队中设立隔离病室的最早创举。
-
丙基硫异烟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基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外文名:Protionamide适应症:为乙硫异烟胺同类制剂,适应征相同。用量用法:1日每千克体重10mg,分3次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见乙硫异烟胺。
-
巨指畸形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过大的巨指、全手巨大畸形乃至丧失功能。症状体征:过大的巨指、全手巨大畸形及已丧失功能。疾病病因:先天性。诊断检查:通过临床表现(过大的巨指)即可诊断。治疗方案:1.单发的畸形可切除部分增生软组织和指骨。2.过大的巨指、全手巨大畸形及已丧失功能者则可行截肢或截指。
-
家族性眶周色素过度沉着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眼眶周围色素过度沉着,上下眼睑,以及眉和颧骨部可受到波及,无自觉症状。疾病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病理生理:组织病理显示表皮下部黑素颗粒增加,真皮上部有轻度色素失禁。
-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2岁婴儿开始出现许多大小形状不等、深浅不一的色素斑。在色素沉着中可杂有形状不规则的小片色素减退。症状体征:1~疾病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
疼痛性脂肪瘤
疾病别名Dercum病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疼痛性脂肪瘤又名Dercum病,多见于妇女,往往伴有全身肥胖,临床表现为脂肪沉积性斑块,有自发痛或触痛。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为脂肪沉积性斑块,有自发痛或触痛。诊断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作诊断,如能作活检则诊断更为可靠。治疗方案因肿瘤多发,无满意疗法。
-
Alezzandrini综合征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罕见,原因不明,见于青少年。数月或数年之后发生同侧面部白斑及白发。可有两侧耳聋。病因不明。症状体征:见于青少年,特点是由于变性的视网膜炎引起单侧的视力缺陷。
-
恶性皮肤混合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少见,外观形态与良性皮肤混合瘤相同。本肿瘤一开始即为恶性。常有局部复发,可向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症状体征:少见,外观形态与良性皮肤混合瘤相同。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
肠道血管瘤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Peutz-Jeghers综合征型的黑子病伴有肠道的血管瘤病,后者是反复严重出血的来源。症状体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型的黑子病伴有肠道的血管瘤病,后者是反复严重出血的来源。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
外源性色素沉着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外源性色素沉着是由于工业或医药方面的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可以进入机体,从而造成皮肤的颜色改变。症状体征:皮肤的颜色改变。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
重金属沉着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重金属微粒可以沉积在真皮内,发生皮肤颜色改变。疾病描述:重金属微粒可以沉积在真皮内,发生皮肤颜色改变。症状体征:皮肤颜色改变。疾病病因:常见的是由于金、银、铋及汞化合物经过血流或局部外用所引起。病理生理:重金属微粒可以沉积在真皮内,发生皮肤颜色改变。
-
新生儿面神经损伤
疾病分类:妇产科症状体征:患儿啼哭时口角向健侧歪斜,伤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间皱裂消失。诊断检查:1.有产钳助产史。治疗方案:1.针刺、按摩。2.固定:用绷带将患儿手吊在床架上,保持手上举姿势。相关出处:《内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第五版》、《儿科学第六版》、《内科学第六版》
-
喉良性肿瘤-喉血管瘤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喉血管瘤较少见,有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2种类型,以前者较多。海绵状血管瘤由窦状血管构成,柔如海绵,暗红色,不带蒂而散布于粘膜下,可延及颈部皮下,呈青紫色。症状体征:喉血管瘤的症状不显著,发生于声带附近者才有声嘶。如有损伤可致出血。疾病病因:不明。
-
视路损伤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颅脑严重损伤时,可引起不同部位的视路损伤,如视交叉、视束损伤,产生相应的视野缺损,或伴有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体征颅脑严重损伤时,可引起不同部位的视路损伤,如视交叉、视束损伤,产生相应的视野缺损,或伴有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疾病病因外伤。诊断检查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
鼻窦肿物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可直接侵入眶内或波及眼外肌,引起眼球突出或运动受限。额窦肿瘤使眼球向前、下突出,上转受限;蝶窦和筛窦后组肿物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可伴视盘水肿及视神经萎缩。症状体征可直接侵入眶内或波及眼外肌,引起眼球突出或运动受限。疾病病因多种原因导致。诊断检查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
微波所致白内障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微波所致白内障微波来源于太阳射线、宇宙射线和电视、雷达、微波炉等。大剂量的微波可产生类似于红外线的热作用。晶状体对微波敏感因微波的剂量不同可产生晶状体不同的损害,类似于红外线所致的白内障。晶状体出现皮质点状浑浊,后囊膜下和前皮质羽状浑浊。
-
药源性眼病(利福平)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个体差异较大,多种原因导致。②渗出性结膜炎;③睑缘结膜炎等。症状体征:眼部表现有:①有色泪液:桔红色、粉红色或红色泪液;疾病病因:多种原因导致。病理生理:长期使用诊断检查:根据临床即可诊断。治疗方案:停用利福平,针对眼部病变治疗。
-
尼科尔斯基征检查法
操作名称尼科尔斯基(Nikolsky)征检查法方法及内容1.选外观正常的皮肤,以手指搓擦之,如表皮浅层被剥离成片状糜烂面,则为阳性。2.以手指推挤水疱或大疱,如疱能随推挤而向前移动,亦为阳性。临床意义尼可斯基征系表皮受损伤的一种特征,常见于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婴儿剥脱性皮炎等病。
-
紫舌
紫舌为舌色的一种。指舌体呈深紫色或青紫色的舌象。舌质色紫,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点或瘀斑,多为血瘀之征。
-
Nikolsky征检查法
操作名称尼科尔斯基(Nikolsky)征检查法方法及内容1.选外观正常的皮肤,以手指搓擦之,如表皮浅层被剥离成片状糜烂面,则为阳性。2.以手指推挤水疱或大疱,如疱能随推挤而向前移动,亦为阳性。临床意义尼可斯基征系表皮受损伤的一种特征,常见于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婴儿剥脱性皮炎等病。
-
胸廓外科检查
概述:胸廓外科检查用于确定被检者有无桶状胸、扁平胸、佝偻病胸、胸廓一侧膨隆或凹陷、胸廓局部隆起和脊柱畸形致胸廓变形。方法: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胸廓的形态。结果记录:记录胸廓检查的阳性体征。
-
疫喉气促
疫喉气促病证名。指由于患疫喉后火邪内结肺胃,宣肃失常,而出现气促症状,为肺气欲绝之征。详参疫喉条。
-
吴恕
吴恕元代医家。字如心,号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家道贫寒,售风药于市,因治愈采风使之风疾而医名大振,征至京师,授太医院御医。于《伤寒论》素有深研,乃著成《伤寒活人指掌图》(简称《伤寒指掌》),现存。其徒熊宗立又续编增补,更名《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
薛铠
薛铠为明代医家。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弘治间任太医院医士,后升为院使。尤精于儿科,另还校刊有《十四经发挥》一书。薛铠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曾以名医入征于太医院医士,后赠院使。所著有《保婴撮要》、并注名医医著《钱氏小儿直诀校注》、滑寿之《十四经发挥》等行于世。
-
吸远
吸远为症状名。指吸气深长而困难的症状,为肾阳衰微之征。肾主纳气,肾精不足或肾气衰微均可导致吸远。《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下焦者,其吸远。”
-
郑之郊
郑之郊明代医家。字宋孟。昆山(今属江苏)人。博学多识,尤精医术。天启年间(1621-1627年)征授太医院吏目,疗疾多奇效,进秩御医。魏忠贤召之视疾,辞不赴,不久告归。著《本草辨疑》十二卷,未见传世。
-
金匮要略直解
《金匮要略直解》金匮著作。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这种以经解经的注释方法虽避免了以往某些注家囿于主观臆测,但却反映出程氏学术思想趋于保守而很少发挥出个人创见。
-
手摸心会法
手摸心会法为正骨手法。系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诊治折伤之要领。医者在检查诊断或整复治疗过程中,用手触摸损伤,并对触摸所得的异常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确切的结论,以便在整复施术时做到心中有数。
-
李懋
李懋明代医生。字思勉,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与刘毓均受学于盛寅而同为名医,后征为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