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脉
数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脉经》:“数脉来去促急。”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
切诊
相当于切脉时如按弓弦;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
-
脉诊
主寒证,痛证及宿食。由于描记仪器的性能不同,测量参数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太统一,但据现在描出的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弦脉、滑脉、涩脉、细脉、大脉、紧脉等不同脉象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切脉所得基本一致。细脉可能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脉压小等因素有关。
-
三十脉
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紧脉·三十脉:紧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绷紧,状如车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此脉象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
-
七表脉
概述:七表脉为脉象的一种分类法。《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子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见此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
数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素问·疏五过论》:“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灵枢·五音五味》:“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素问·刺热篇》:“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酸,苦渴数饮身热。”②指“数脉”,搏动急促之脉。
-
鹧鸪草属
中文名鹧鸪草属拼音名zhegucaoshu拉丁名Eriachne中国植物志09(3):123描述EriachneR.Br.鹧鸪草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只有鹧鸪草E.pallescensR.Br.1种,产南部。多年生、簇生草本,有开展或稠密的圆锥花序;小穗有2小花;外稃和内稃均被小粗毛,顶有芒(指鹧鸪草)或无,最后质地变坚韧。
-
数动一代
数动一代脉学术语。指①脉搏跳动数次歇止一次。《灵枢·根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②数脉而有歇止。《素问·脉要精微论》:“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
-
脉证合参
脉证合参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脉证相符为顺,预后较好;例如阳热证见浮数脉,虚弱证见细弱脉,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脉,虚弱证见洪大脉,为脉证相逆,说明表里正邪错综复杂,病情较重,属于逆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辨别疾病的本质,以确定脉证的从舍。
-
尼伐地平
Nivadil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钙拮抗剂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丙酮、氯仿、甲醇,不溶于水。尼伐地平的药理作用:尼伐地尼伐地平有强大的扩张血管作用,尤其对冠状动脉和椎动脉的扩张作用比其它动脉强,其钙拮抗作用和与膜特异性结合作用比硝苯地平强10倍,作用持续时间长2~11.4h,血浆蛋白结合率97%。
-
鹅绒藤属
中文名鹅绒藤属拼音名erongtengshu拉丁名Cynanchum中国植物志63:309描述CynanchumL.鹅绒藤属,萝藦科,约2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53种,全国均产之,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如牛皮消C.auriculatumRoyle,白薇C.atratumBunge;叶对生,稀 生,常心形,基部数脉;花粉块在每一花药内2个,下垂;
-
微甚
微甚①相气十法之一。即通过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浅淡以了解疾病的虚实的方法。《望诊遵经》:“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气虚,甚者邪气实。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②形容同类性质的脉象的差异程度。如浮脉有微浮、甚浮;数脉有微数、甚数等。
-
疮疡辨脉
疮疡辨脉疮疡诊法之一。论述疮疡脉诊较详细者应推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及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浮脉:未溃见之为表证,溃后见之为气泄;数脉:未溃见之为病进,为热盛,若兼洪脉为脓成,溃后见之难愈;滑脉:未溃见之为热,溃后见之为虚热,邪未退;涩脉:未溃见之为气滞,溃后见之为血虚;小脉:主气血两虚。
-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议》卷十九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心腹疼痛,腹满身重,四肢不举,肠鸣泄泻,饮食不化,呕吐痰水。用法用量《普济方》加半夏曲,入盐点服,名“八味理中汤”。
-
囊颖草属
中文名囊颖草属拼音名nangyingcaoshu拉丁名Sacciolepis中国植物志10(1):224描述SacciolepisNash囊颖草属,禾本科,约3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囊颖草S.indica(L.圆锥花序穗状圆柱形,紧缩;鳞被2,很薄,折叠,具3脉,花柱基分离。属下物种矮小囊颖草、间序囊颖草、囊颖草、鼠尾囊颖草、鼠尾囊颖草(原变种)
-
乳痈·气滞热壅证
概述:乳痈·气滞热壅证(acutemastitis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heatcongestion)是指气滞热壅,以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乳痈证候。又称奶疖、 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
-
脉象主病
脉象主病是指与脉象相应的病证。如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或妊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