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肘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陈旧性脱位及并有鹰嘴骨折、或内上髁骨折块嵌入关节腔、或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新鲜脱位需行切开复位术。手术图解⑴分离并拉开尺神经,舌形切开肱三头肌腱膜⑵清除肱骨后侧的瘢痕和骨痂⑶清除肱骨前侧的瘢痕⑷肱三头肌腱延长缝合图1右肘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肘关节置于胸前。
-
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图解⑴显露肩关节前方,肱骨头脱位于喙突下⑵切断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肩胛下肌⑶显露脱位的肱骨头及大结节骨折⑷克氏针交叉固定肱骨大结节,保持关节复位图1右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手术步骤1.体位消毒时,病人取侧卧位,伤肩向上,消毒灭菌和铺巾后,使病人取仰卧,伤肩垫高30°位。晚上仍用绷带固定。
-
髋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85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对合并髋臼上缘稍大骨折块的处理应十分慎重,力争复位,确实固定,保持关节面光滑。
-
腓骨近端骨折
概述:大多数骨折常与胫骨上端或胫骨干骨折合并发生。极少数腓骨头骨折股二头肌附着的近侧段骨折块向上向后移位,应屈曲膝关节,使骨折块在正常位置固定,经X线检查仍未复位者,应手术将骨折块缝回正常位置。但是如果在小腿中部挤压胫腓骨,或在屈膝位固定旋转足时引起创伤部位疼痛,则可能为腓骨近端骨折。
-
螺栓内固定术
骨折复位后,将螺钉穿过骨折块,在骨外将螺帽拧紧,利用其夹压作用固定骨折块,即为螺栓内固定术[图1]。手术图解图1螺栓内固定术适应证多用于股骨髁、胫骨髁或肱骨髁间的t形、y形骨折及某些可以复位的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术前准备同螺钉内固定术。如为关节面骨折,术中应作x线摄片,观察对位情况良好后,按层缝合。
-
针拨复位
概述:针拨复位亦称经皮撬拨复位。是采用钢针直接穿过皮肤,对手法不易整复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邻近骨折和脱位进行复位或配合固定的方法。(2)骨折块位置较深,而无韧带和较坚强的关节囊附着,手法对骨块无牵拉作用者,如冠状面上发生的肱骨小头纵行骨折;(7)患者全身情况较差,不宜作较复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
-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
另外腕关节强力尺偏,桡侧副韧带强力牵拉,使桡骨茎突造成撕脱骨折。治疗措施:有移位桡骨茎突骨折,牵引尺偏腕关节,向尺侧推挤移位的骨折块,可以得到满意的复位。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并可触到骨擦音。皮下瘀血,重者腕关节内积血,腕关节活动受限。桡骨茎突骨折,在侧位X线照片上不易见到骨折线。
-
颧骨骨折
颧骨与上颌骨、额骨、蝶骨和颞骨相关结,其中与上颌骨的联结面最大,故颧骨骨折(fractureofmalarbone)常伴发上颌骨骨折。触诊骨折局部可有压痛,塌陷移位,颧额缝、颧上颌缝骨连接处以及眶下缘均可能有台阶形成。1.颧面部塌陷颧骨、颧弓骨折后骨折块移位方向主要取决于外力作用的方向,多发生内陷移位(图1)。
-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选用腰麻、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切开浅层与深层筋膜,顺切口上部分开臀大肌纤维,向外下直分至髂胫束的后部,将臀大肌在阔筋膜上的附着处顺切口的股段切开5cm,将钝性分开的臀大肌向上下牵开,坐骨神经及髋外旋肌即显示在手术野内;若骨折块很小,且移位进入髋臼内,则予切除。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选用腰麻、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切开浅层与深层筋膜,顺切口上部分开臀大肌纤维,向外下直分至髂胫束的后部,将臀大肌在阔筋膜上的附着处顺切口的股段切开5cm,将钝性分开的臀大肌向上下牵开,坐骨神经及髋外旋肌即显示在手术野内;若骨折块很小,且移位进入髋臼内,则予切除。
-
尺骨鹰嘴骨折
与前方的尺骨冠状突构成半月切迹。2.横骨折或斜行骨折斜骨折的骨折线多从前上走向后下。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表现:尺骨鹰嘴骨折后,局部肿胀明显,骨皮质下亦可伴皮下淤血,压痛较剧烈,有时可能触及骨折裂隙或骨擦感。X线片较易确诊。不波及关节面的肱三头肌止点处的撕脱骨折,骨折块则不应切除,将其缝回原位即可。
-
肱骨大结节骨折
如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向上移位至肱骨头以上,影响肩关节外展功能者,必须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①伤员坐位:在局部血肿内麻醉下,伤肢上臂外展90°、外旋60°、前屈40°位;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
-
肱骨“T”形髁间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肱骨“T”形髁间骨折切开复位术别名:肱骨髁间T型骨折切开复位术;其受伤机制为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鹰嘴楔入肱骨髁间,导致关节内骨折。加之术后肱三头肌粘连、关节囊的瘢痕形成、骨折块的缺血坏死以及金属内固定物所引起的异物反应等,都可使关节僵硬。故年幼儿童应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
肱骨髁间T型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肱骨“T”形髁间骨折切开复位术别名:肱骨髁间T型骨折切开复位术;其受伤机制为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鹰嘴楔入肱骨髁间,导致关节内骨折。加之术后肱三头肌粘连、关节囊的瘢痕形成、骨折块的缺血坏死以及金属内固定物所引起的异物反应等,都可使关节僵硬。故年幼儿童应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术
Salter-HarrisⅢ型骨骺损伤罕见,而Salter-HarrisⅣ型骨骺损伤文献未见报道。如骨折端显露不充分,可切断肩胛下肌止点腱,纵行切开关节囊,使肱骨近端骨骺得以显露。2.在复位过程中,切勿损伤骨骺及骺板,尤其是穿入克氏针固定时,应尽量做到与骺板呈垂直方向,以减少对骺板的损伤,防止术后发生骺板部分早闭。
-
髋臼骨折
概述: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2.复合骨折:后壁和后柱、横向和后壁、“T”形、前柱和后半横形、两柱骨折。骨折涉及坐骨大切迹时,术中可能伤及坐骨神经、臀上神经和臀上血管。后者如在坐骨切迹处断裂,可回缩至盆腔内而难以止血。
-
肱骨外髁骨折
概述:肱骨外髁骨折是间接的复合外力所造成,其中以自下而上的外力起主要作用,即在肘关节伸直同时前臂旋后的姿势摔倒致伤的。Ⅳ型:骨折块移位伴肘关节脱位。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
-
Pilon骨折
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为pilon骨折1胫骨Pilon骨折的定义胫骨Pilon骨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严重粉碎,骨缺损及远端松质骨压缩。B型:高能量损伤造成。X线片包括:(1)踝关节正、侧位像;(2)外旋斜位像,可很好地显示胫骨前内侧和后外侧关节面骨折情况;
-
肱骨小头骨折
概述:肱骨小头骨折是少见的肘部损伤,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约占肘部骨折的0.5%~但若侧位X线片有轻度倾斜,肱骨远端就会遮盖骨折块,导致漏诊。骨折片切除术:骨折片较小不易固定,可早期摘除骨折片,以利关节活动,陈旧性移位骨折凡阻碍屈肘活动者应切除骨折片或切除桡骨头,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
-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骨折包括单踝、双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等。这些骨折都可以合并内、外侧副韧带、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还可以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或距骨脱位。手术步骤(一)内踝骨折1.体位仰卧位,患肢外旋;术中注意事项1.术中必须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然后切开复位内踝骨折。
-
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
因肩关节脱位时大结节受撞击,故常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将上臂置于内旋、稍内收位,前臂横行依附在胸壁前固定。当肩外展、外旋时,腋动脉受牵拉紧张。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肩关节新鲜脱位几乎都可用手法复位,极少数合并有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需探查处理者及陈旧性、习惯性者才需要手术处理。
-
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图解图1肱骨下端骨骺⑴肘外侧切口⑵显露骨折块⑶复位后钢针内固定图2右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⑴肘内侧切口,骨折块嵌入关节腔内⑵从关节腔内挑出骨折块⑶钢针内固定,尺神经移位至肘内前方图3右肱骨内上髁骨折及骺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证1.新鲜肱骨髁骨折有移位,手法复位失败,或手法复位后再移位者。
-
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别名: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29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髋臼底横形骨折,股骨头复位后,移位的髋臼骨折块未能随之复位者。
-
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别名: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29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髋臼底横形骨折,股骨头复位后,移位的髋臼骨折块未能随之复位者。
-
股骨转子下骨折
Ⅱ型:骨折移位为两个骨折块。预防关键于第1准确插入髓针进针点,由于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很难准确选择梨状窝入点,和股骨解剖轴上开髓,必须在C型臂观察正侧位两个平面证实。主要是臀肌步态和大腿前侧疼痛。对应用带锁髓内针固定的不稳定型骨折,有人主张,在连续骨痂出现后,应将髓内螺钉取出,以恢复骨骼的负重。
-
肱骨内髁骨折
Ⅲ度:骨折块有明显旋转移位。复位后再用鱼际肌抵住肘内侧,相当肱骨内髁部,并向桡侧上方加压保持复位,用长臂石膏托或超关节小夹板压垫固定,4~经皮撬拔复位固定:闭合复位失败,在X光机电视荧屏监视下,用一枚克氏针从骨片的内上方经皮插入,针尖抵住骨片,纠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并推骨片向外方直至解剖复位。
-
钢针内固定术
钢针内固定术手术图解图1钢针内固定适应证⑴插入钢针⑵消除裂隙⑶弯曲针尾图2钢针内固定术适应证钢针比螺钉细,损伤小,占位少,小块骨折的固定及需要穿过骨骺时,用钢针固定较好,针尾可露于皮外或埋于皮下,取针简单;如骨折块较大,可互成角度进入两根针,固定要林平行进针牢靠。3毫米,以供拔针时用。
-
股骨头骨折
概述:单纯股骨头骨折比较少见,常为髋关节损伤的一部分,例如髋关节后脱位并发股骨头骨折。发病机制:摔跌时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膝部着地,外力沿股骨干传向股骨头,可冲破后侧关节囊向后脱位。由于致伤机转不同,其骨折类型差别甚大,并可伴有股骨颈骨折,甚至同时有髋臼骨折者(图1)。2.继发性骨关节炎。
-
胫骨平台骨折
首先将患肢置于股部固定架上,上气囊止血带,关节镜入口位于膝关节前外侧,并在膝关节间隙上方约2cm处,然后灌洗膝关节,抽出关节内积血,去除游离骨及软骨碎片,如果外侧半月板嵌入骨折部位,可用钩将其钩出,半月板撕裂通常可修复,评估骨折块塌陷及劈裂情况。合并有膝关节韧带损伤及有膝内翻或膝外翻超过5°。
-
肱骨内上髁骨骺撕脱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骺撕脱骨折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肱骨干骨折与肘部创伤肘关节骨折ICD号:S42.4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病因:肱骨内上髁骨折常为平地跌倒或投掷运动致伤。切开复位:切开复位适用于骨折分离较明显,或骨折片嵌入关节腔手法难以解出,旋转移位手法未能纠正及合并尺神经损伤者。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
-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骺撕脱骨折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肱骨干骨折与肘部创伤肘关节骨折ICD号:S42.4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病因:肱骨内上髁骨折常为平地跌倒或投掷运动致伤。切开复位:切开复位适用于骨折分离较明显,或骨折片嵌入关节腔手法难以解出,旋转移位手法未能纠正及合并尺神经损伤者。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
-
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术
手术名称: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术别名: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术分类:骨科/外伤性截瘫手术/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ICD编码:03.53概述:自腰2~自腰3椎间盘以下,各马尾神经纤维分开散在,并且各神经根的前根纤维与后根纤维逐渐汇合,并渐向外斜行至其椎间孔出椎管。
-
胸椎骨折脱位复位侧前方减压术
CT检查可显示椎体爆裂骨折(图3.27.1.2.1-0-1),骨折块突入椎管的程度及侧别,椎板骨折下陷的程度及侧别、做为前减压及入路选择的依据。术中注意要点:本手术的要点是显露脊硬膜后的前侧方减压,即经椎弓根刮除硬膜前骨皮质下的松质骨,然后将后突的骨皮质塌陷。10周,经X线片检查,骨折脱位愈合稳定后,可起床。
-
肱骨髁间骨折
(2)屈曲内翻型:肘关节在屈曲位受伤,同时伴有肘内翻应力,骨折块向尺侧及肘前方移位。功能锻炼: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贴接骨膏。
-
海绵螺钉的操作
手术名称:海绵螺钉的操作别名:海绵螺丝钉的操作分类:骨科/骨折内固定/加压内固定的应用ICD编码:79.3002概述:当骨骺或干骺端发生骨折,行切开复位后,先要用相应的钻头钻出骨隧道,然后再用配套丝锥在骨隧道内攻旋螺纹,旋入海绵螺钉,这样骨折块就能加压固定。7.缝合将尺神经放回原位或前移,最后按层缝合切口。
-
海绵螺丝钉的操作
手术名称:海绵螺钉的操作别名:海绵螺丝钉的操作分类:骨科/骨折内固定/加压内固定的应用ICD编码:79.3002概述:当骨骺或干骺端发生骨折,行切开复位后,先要用相应的钻头钻出骨隧道,然后再用配套丝锥在骨隧道内攻旋螺纹,旋入海绵螺钉,这样骨折块就能加压固定。7.缝合将尺神经放回原位或前移,最后按层缝合切口。
-
创伤性枢椎前滑脱
概述:枢椎的骨折、脱位是于1866年由Haughton在一名被处绞刑的罪犯身上第一次发现并描述、1931年,Wood-Jones注意到在绞刑中将绞索的绳线结置于颏下总是造成同一种致命的枢椎骨折、脱位(双侧椎弓根骨折)。Ⅲ型骨折是移位的骨折,枢椎椎体向前移位并有屈曲,C23小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交锁(图2)。
-
外伤性截瘫
其组织学上灰质有少数出血灶,在6周之内恢复正常,几乎见不到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退变及坏死。(4)脊髓压迫损伤:脊椎骨折脱位或椎板骨折下陷,除外伤之瞬间损伤脊髓外,移位的骨折块或椎体可持续压迫脊髓,压迫愈重愈久,愈难恢复。20°后弓角,椎管发生Ⅰ及Ⅱ度狭窄者各半,21°~
-
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②脊柱后弓角恢复正常,在胸腰段为10°以内;但欲达到后弓角消失及压缩椎体张开,则需过伸45°。②关节突关节完全复位;3.椎板切除探查减压及处理脊髓:椎板切除、探查、脊髓冷疗等适应证选择及方法同颈、胸椎,如脊髓前方有压迫,可经一侧椎弓根行侧前方减压或使骨折块复位,方法同胸椎。
-
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
②脊柱后弓角恢复正常,在胸腰段为10°以内;但欲达到后弓角消失及压缩椎体张开,则需过伸45°。②关节突关节完全复位;3.椎板切除探查减压及处理脊髓:椎板切除、探查、脊髓冷疗等适应证选择及方法同颈、胸椎,如脊髓前方有压迫,可经一侧椎弓根行侧前方减压或使骨折块复位,方法同胸椎。
-
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
手术名称: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分类:骨科/足部手术/足部骨折与脱位的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1701概述: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的治疗。麻醉和体位: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或腰麻。力求达到骨折复位后恢复关节面平整,恢复跟骨的正常宽度,正常的结节关节角和足弓。
-
骶骨骨折
作者在邢台地震现场时曾遇到多例此种伤员,均经手指触诊拟诊为骶骨骨折并可确定骨折线及骨折类型,例如横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后均经X线片证实。2交界处,则骶1和腰椎同时向前移位,一般称为“创伤性骶骨滑脱”,由于骨折移位及骶管狭窄而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马鞍区感觉障碍和部分臀肌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