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悸
因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邪毒犯心:心悸·邪毒犯心证(palpitationwithsyndromeofpathogenicpoisoninvadingheart)是指邪毒内扰于心,以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
-
心慌
通常包括因活动后,或受惊吓,或非由惊吓而阵阵心慌者。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指感觉心脏跳动不安,常伴有心慌的表现。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心悸主要由阳气不足,阴血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
-
心律安口服液
主治:心律失常,症见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脉促或结或代。方中君药为莲子心,味苦寒,清心除烦去热,能由心走肾,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使肾水上潮于心;苦参安五脏、定志益精,专治心经之火;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对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尤对室性期前收缩有显著的效果。
-
心气血两虚
心气血两虚为证候名。指气血两虚,心与心神失养,以心悸,神疲头晕,多梦健忘,面白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临床表现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
-
益气复脉口服液
益气复脉口服液的药理作用:药物组成有红参、麦冬、北五味子等。辅以麦冬养阴生津,清热除烦;症见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神疲乏力,心烦失眠,咽干舌燥,体弱早衰,舌淡红少津,舌苔少,脉细数或结代。症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心中动悸,兼有其他气阴亏虚证候。注意事项:1.腹胀便溏、食少苔腻者忌服。20ml,一日2次。
-
心中憺憺大动
心中憺憺大动(憺音dàn淡)为证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憺,通惮,震动之意。指心剧跳不安之状,属心悸之重症。为心悸之重症,又名心忪、忪悸。指心悸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医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俗名心跳。”
-
更年欣胶囊
更年欣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更年欣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交通心肾、补肾填精。用于更年期综合症心肾不交证,症见:烘热汗出、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背酸痛、多梦易惊等。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丝萸养血益肾颗粒
丝萸养血益肾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丝萸养血益肾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用于缓解妇女更年期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自汗·心肾两虚证
定义:自汗·心肾两虚证(spontaneoussweating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heartandkidney)是指心肾亏虚,阳气不足,以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小便频数而色清,夜尿多,舌淡体胖润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
-
酸枣仁粥
处方: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摘录:《饮膳正要》《圣惠》卷九十六:方名:酸枣仁粥组成:酸枣仁半两(炒令黄,研末,以酒3合浸汁),粳米3合。或心脏烦热,躁渴不得睡卧。主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赤水玄珠》引作 酸枣地黄汤。
-
柏子仁粥
《粥谱》:柏子仁粥:处方:柏子仁10~主治:慢性便秘,心悸,健忘,失眠。用法用量: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稍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蜂蜜适量,稍煮1、2沸即可。对肠燥便秘,体虚而不宜攻下通便药物的甚为适宜。二药同米煮粥,其味颇佳,患者乐于服食,可收滋补强壮,养心润肠之效。
-
更辰胶囊
更辰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更辰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温阳补肾。用于肾阳虚引起的更年期综合证,症见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忧郁健忘,夜尿频多。3.肾阴虚患者症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便秘等不宜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心阴虚
概述:心阴虚(syndromeofdeficiencyofheartyin)为证候名。又称心血虚。是指心阴亏损,心脏、心神失养,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病因病机: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治疗:治宜养心安神。
-
山鸡蛋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ShānJīD n别名:鸡蛋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山鸡蛋的块根。原形态:多年生缠绕小草本,纤细,具乳汁。单叶互生或下部对生,阔线状披针形,长3~生境分布:生于松林、杂木林下。功能主治:润肺生津,益脾胃。治病后、产后体弱,肺结核,气管炎,食欲不振,心悸多汗。
-
苯苄胺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盐酸酚苄明片,竹林胺适应症: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困难,如昼夜尿频、尿急、尿线细、尿滴沥、排尿等待等症状。注意事项:可有轻度口干、鼻塞、头晕、乏力、心悸、早搏等。近期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意外患者忌用,或在医师指导下慎用。规格:片剂:5mg。
-
平悸汤
组成:太子参15g,朱茯苓10g,五味子10g,酸枣仁10g,三棱10g,莪术10g,郁金10g,当归10g,赤芍15g,煅牡蛎(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鹿衔草15g。三棱、莪术辛温化瘀散结,西医学认为期前收缩乃心脏存有异位兴奋灶所致,而兴奋灶乃心内炎症或疤痕组织,相当于中医“微癥积”;煅牡蛎、灵磁石重镇安神、宁心定悸;
-
荔枝中毒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荔枝中毒症状主要有,患者可轻度发热,偶有高热,发病时有头昏,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等,患者口渴,饥饿感,腹痛,腹泻。疾病描述:荔枝中毒是指进食大量的荔枝后出现的头昏,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口渴,饥饿感,腹痛,腹泻,重者可突然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
心神经官能症
心神经官能症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心血管一系列症状的功能性疾病,在病理解剖上无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男女均可患该病,常因情绪激动,持续过度兴奋,长期忧虑,导致中枢神经正常活动发生紊乱,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继而失调。2.易激动、多汗、颤抖、失眠。
-
十味复律汤
组成:太子参12g,当归10g,炙甘草10g,酸枣仁12g,生白芍15g,龙眼肉10g,仙鹤草3g,紫贝齿30g,郁金10g,远志5g。方解:方中太子参、当归、炙甘草补气养血,为复律之主药;郁金、远志、紫贝齿活血行气解郁,宁心安神,祛痰开窍;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宁心复律之效,临床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多获效验。
-
脉君安片
鉴别:(1)取本品1片,除去糖衣,研细,加80%乙醇5ml,煮沸,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挥去乙醇,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5片,一日3~脉君安片的主要成份:钩藤、氢氯噻嗪、葛根等。用于高血压症,头痛眩眩晕,颈项强痛,失眠心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头痛·血虚证
是指血虚不荣,以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头痛·血虚证的病因病机: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的头痛。头痛·血虚证的治疗:《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治宜补血为主,用四物汤加味。见于贫血、血管性头痛等。
-
丹参保心茶
丹参保心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丹参保心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经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服药期间胸闷、心痛、心悸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
喜伤心
喜伤心说明七情与内脏的关系。喜为心志,喜乐太过,则易于伤心,使心的气血暗耗,心神失养,导致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出现心悸、心慌、精神涣散,甚至精神不能集中、精神失常等症。前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
瘿气·心脾气虚证
定义:瘿气·心脾气虚证(goiterqiwithheart-spleen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心脾气虚,以乏力,食欲不振,自汗,浮肿,便溏,心悸,气促,易感受风寒,舌苔薄白,脉缓无力为常见症的瘿气证候。关于瘿气:瘿气(goiterqihyperthyreosis)是指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瘿。
-
瘿气·肝郁火旺证
定义:瘿气·肝郁火旺证(goiterqiwithpatternofliverdepressionandfireeffulgence)是指肝郁火旺,以情志不舒,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经,怕热,多汗,皮肤热,而颈胸部皮肤潮红,性情急躁,眼球突出,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为常见症的瘿气证候。瘿气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
鹘眼凝睛·阴虚血瘀证
定义:鹘眼凝睛·阴虚血瘀证(staringfalconeye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bloodstasis)是指阴亏血瘀,以眼珠突起,高突出眶,白睛红赤肿胀,眼珠定凝,全身可兼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为常见症的鹘眼凝睛证候。见《银海精微》。
-
鹘眼凝睛·气郁化火证
定义:鹘眼凝睛·气郁化火证(staringfalconeyewithpatternofstagnatedqitransformingintofire)是指气郁化火,以眼珠进行性突出,不能转动,白睛红赤,全身可伴有性急易怒,怕热多汗,心悸失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鹘眼凝睛证候。exophthalmos)为病证名。见《银海精微》。
-
首剂现象
病人首次用药的90分钟内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现象(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等)。
-
虚劳失精
虚劳失精病证名。肾气虚损所致的失精证。《诸病源候论·虚劳失精候》:“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症见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目眶痛,发落,或虚烦,心悸,脉数而散,或芤迟,或芤动微紧。治宜补肾固精,用黄芪散、龙骨散、桂枝龙牡汤等方。参见遗精条。
-
形气相失
形气相失是指病人的形体与气机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某些消渴病患者,形体瘦弱,但胃火亢盛,多食善饥,烦躁易怒,表现气盛形虚;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形体肥胖,但动则心悸气喘汗出,表现形盛气虚。《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王冰注:“形盛气虚,气盛形虚,皆相失也。”
-
心气不固
心气不固为证候名。又称心气不收。心藏神、主血脉、主汗液等。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可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自汗或动则汗出等症。治宜补益心气,辅以重镇安神或固涩收敛。
-
心肺气虚
心肺气虚为证候名,心气与肺气俱虚的证候。心肺精气俱虚,心动失常,运血无力,并肺失宣降,气机不畅的病理变化。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或由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症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 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等。治以补益心肺之气为主。
-
思噎
思噎病名。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目巟)(目巟)。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膈所致也。”参见五噎、噎条。
-
伤阳
伤阳为病机。可由于:1.病程中过用苦寒药,或因发汗、泻下过甚,伤及阳气。2.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3.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眠等症状。
-
伤血
概述:伤血为病证名。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伤血:伤血指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前者多见瘀血肿块,胀痛固定不移;后者或因体内某部出血,或血自诸窍溢于体外,并见头晕、心悸、口干等症。根据“血为气守”的理论,治以复元活血汤为主,酌加补气之品。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
气虚经行先期
气虚经行先期为病证名。属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伤脾,或饮食不节等。以致中气不足,冲任失固,经血妄行,症见经期提前,血量较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 白,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或心悸,小腹空坠等。治宜补气摄血,健脾固冲。方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
-
冒心
冒心证名。两手交叉按于心下之证。因胸阳不足,病人自觉心正是空虚而悸动不宁,故喜以手按心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成无己注:“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参见心悸条。
-
林作建
林作建(1796-1870年)清代医家。福建福州人。治学推崇张仲景,谓六经分证是《伤寒论》之要义,其扶助阳气旨在平衡阴阳,强调习者应学其理法而不为经方所囿。又谓温病学说可补仲景伤寒学说之未备,主张熔两者为一炉,故悉心研究温病,并对湿温病、心悸、积聚、消渴、脚气等证治颇有经验。
-
惊则气乱
惊为九气之一。气乱指心气紊乱。惊则气乱为病机。指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导致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的病理变化。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
-
悸
出《灵枢·癫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②心动不宁,恐惧不安之证。《赤水玄珠》卷六:“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畏惧,如人将捕之。”参见心悸、怔忡条。
-
产后汗血
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血候:肝藏血,心主血脉,产则劳损肝心,伤动血气,血为阴,阴虚而阳气乘之,即令汗血。”症状:症见产后汗出如血,神疲乏力,眩晕心悸、面色无华等。方用圣愈汤加阿胶,或用单方刺猬皮散(刺猬皮烧灰,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或用肉煮食者更佳)。
-
盐酸乙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二乙盐酸胺;盐酸乙胺,尼可刹米外文名:Nikethamide,Coramine适应症: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中毒急救。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口服、注射吸收好。规格:针剂:每支0.375g(1.5ml);
-
盐酸异可利定
药品说明书:别名:解痉宁;异紫堇定,盐酸异可利定适应症:适用于胃肠、胆、胰、子宫、血管等痉挛所致疼痛的治疗。用量用法:[口服]每次10mg,1日3次。注意事项:少数病人有轻微口干、出汗、恶心、呕吐、嗜睡、心悸、头昏及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但一般均能自行消失。偶有过敏反应。规格:片剂:每片10mg。
-
盐酸三甲昆醇
药品说明书:别名:盐酸三甲昆醇;夜罗宁,喘速宁外文名:Tretoquinol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气管炎等。6mg,1日3次或4次。肌注或缓慢静注(先用25%葡萄糖稀释):每次0.1~0.2mg注意事项:1.有时有心悸和头痛反应。2.同沙丁胺醇注意事项4。规格:片剂:每片3mg。注射液:0.1mg(1ml)。
-
喘速宁
药品说明书:别名:盐酸三甲昆醇;夜罗宁,喘速宁外文名:Tretoquinol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气管炎等。6mg,1日3次或4次。肌注或缓慢静注(先用25%葡萄糖稀释):每次0.1~0.2mg注意事项:1.有时有心悸和头痛反应。2.同沙丁胺醇注意事项4。规格:片剂:每片3mg。注射液:0.1mg(1ml)。
-
苯二氮卓咪唑
药品说明书:别名:苯二氮卓咪唑,安易醒适应症:适用于扭转苯二氮卓类的中枢镇静作用,用于麻醉和特护中中止以苯二氮卓类诱导及维持的全身麻醉,作为苯二氮卓类过量时中枢作用的特效逆转剂。注意事项:可引起恶心、呕吐、焦虑、心悸、恐惧等,对本品过敏者忌用。规格:针剂:0.5mg/5ml、1mg/10ml。
-
安易醒
药品说明书:别名:苯二氮卓咪唑,安易醒,氟马西尼适应症:适用于扭转苯二氮卓类的中枢镇静作用,用于麻醉和特护中中止以苯二氮卓类诱导及维持的全身麻醉,作为苯二氮卓类过量时中枢作用的特效逆转剂。用量用法:静注:通常剂量每次0.3~注意事项:可引起恶心、呕吐、焦虑、心悸、恐惧等,对本品过敏者忌用。
-
抗癌锑
药品说明书:别名:氨三乙酸锑;锑铵羟螯合物,抗癌锑适应症:主要用于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对消化管癌也有一定疗效。用量用法:静注,1次25~注意事项:1.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2.会引起血小板下降、心悸、胸闷,有的病人还有传导阻滞。3.注射部位可有静脉炎。
-
葆真止泄丸
处方:水煮熟地、人参(秋石拌)、龙骨、杞子、五味子、山药、茯神、牛膝炭。功能主治:精伤,神离气怯,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致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肉瞤心悸,头面热,四末汗,两足跗肿冷,走动吸短欲喘,多梦而遗。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汤剂,名“葆真止泄汤”(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
归芍二陈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炒),广皮1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法制半夏3钱。功能主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吃生冷,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为引,食远服。摘录:《古方汇精》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