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负责人张罗。
-
眼科
眼科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眼病的医学专科。唐代眼科尚未独立,包括在耳目口齿科内;宋代始有眼科的设置。元、明、清三代沿袭均设眼科。参见九科、十三科条。
-
审视瑶函
概述:《审视瑶函》为中医眼科著作。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年。主要内容:《审视瑶函》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 八廓及运气论;卷三-六将眼科病分为108症的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记述,收方300余首,并介绍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针、烙、点、洗、敷、吹等眼科外治法。并详述了用药宜忌和眼科针灸疗法等。内容比较丰富。
-
马化龙
马化龙(约1630-1705年)清代眼科医家。山东益都人。因少时病眼而发奋攻读,并专攻眼科,从王万化处获《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遂更专于此道。阐发医理,从肺肝二经论治眼疾。所著眼科论著数种传世,如《眼科入门》一卷,《眼科阐微》四卷及《孙真人眼科秘诀》七卷传世。
-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角膜裂伤等眼科4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3号)印发。(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菌药物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
文永周
文永周为清代眼科医家。四川万县人。因目病弃儒习医,攻读《审视瑶函》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等。认为目疾莫不由脏腑而达诸外,可由四诊而明其证因,由此遵方修合、加减用药,既疗内病,变愈目疾。是一部流行较广的眼科著作。另有《眼科七十二症问答病因丸散》一书。
-
傅仁宇
简介:傅仁宇为明末眼科学家。承家学,亦精治眼疾。学术贡献:行医三十余年,对金针拨障及钩、割、针、烙等眼科手术尤为所长。曾采摭群书,结合家传及个人临证经验,撰成《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六卷(1644年),书中总结了明以前的眼科理论,于辨证、方药、治法等内容有颇详备,对眼科学发展影响较大。
-
龙木论
概述:《龙木论》为书名。此书与《龙树眼论》不同,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种小儿外障眼。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传眼科龙木论》卷1~为《秘传眼科龙木总论》的简称。本书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其中卷八为针灸经,重点介绍眼科疾病常用腧穴的位置、功能以及针灸方法。
-
孙金章
学医时间:1959年从医时间:196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傅仁宇、黄庭镜、陈达夫、韦文贵、陆绵绵。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审视瑶函》、《目经大成》、《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
-
翼状胬肉切除烧灼术
翼状胬肉切除烧灼术是根据古代中医眼科割烙胬肉攀睛手法加以改进的中西医结合手术方法,适应于进行性翼状胬肉。注意灼烙时热度要适当,勿使热度太高而损伤组织,术后需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
-
葆光道人
葆光道人明代眼科医家。一说北宋人。撰有《眼科龙木论》十卷(亦作《葆光道人秘传眼科龙木论》1575年),以提问形式将眼科证治分成72问阐述,并提出辨证施治三法及方药应用、钩割针镰之法及施术禁忌注意事项,在眼科领域有较大影响。
-
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眼科著作。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道家以“目为银海”,故名。书中论五 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书中详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方药外,尚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药方歌诀以及眼科常用药的药性论等。内容比较实用,但也掺杂一些祝由的内容。
-
明目至宝
《明目至宝》眼科著作。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 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并有图说;卷三-四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剂和灸法。内容比较简要。
-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眼科著作。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将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除总论眼病诊疗外,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眼科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分别作了系统介绍,内容简明扼要,既有传统的中医眼科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还有现代科研资料。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钳
钳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成。多用于取出眼内异物。似今之眼科手术钳。
-
明目良方
《明目良方》眼科著作。二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首卷为目疾症候总论,及五轮八廓病证理论等;卷一眼科治疗药方并分论药性品目;卷二五轮八廓主病图及72种眼病图。并七言诗及所用药品。末附眼科用药便览。
-
三光
三光(threelights;lightofsun,moonandfire)为眼科诊断术语。古称日、月、星为天之三光。古代眼科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常以能否看见三光,来评价视功能。《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即指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
-
吕樵翁
吕樵翁即吕熊飞。吕熊飞为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
邓博望
邓博望即邓苑。邓苑为明代医家。字博望,江西清江县人。长于眼科。邓氏专心搜罗古籍经典,旁及《素问》等医经。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是明代眼科名著之一。其中记载许多眼科常用方剂,包括不少外用药,并对药物的筛选、真伪辨别等有所记述。
-
吕熊飞
吕熊飞为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
于寿昌
于寿昌(1900~1944)为奉贤(今属上海市)人。七世祖凤山,擅眼科。此后有克昌、宾陶、杏芗、东园、西园、伯葵等五六世相传眼科医业,素负医名。承家学,业益精,熟谙四诊八纲,辨五 八廓、脏腑经络所属、七情六淫之致病。重视以药代针,不轻施手术。有《于氏眼科医案》,乃门人所集。
-
邓苑
邓苑为明代医家。字博望,江西清江县人。长于眼科。邓氏专心搜罗古籍经典,旁及《素问》等医经。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是明代眼科名著之一。其中记载许多眼科常用方剂,包括不少外用药,并对药物的筛选、真伪辨别等有所记述。
-
姚玉峰
姚玉峰,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他婉拒美国名校高薪,毅然选择报效祖国,毫无保留地把独门秘诀传授他人,无偿献出专利,培训近4000多人次的角膜病专业人才,让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在全国推广。个人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医生等荣誉。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
急救包
急救包1.静脉切开包弯盘1,止血钳1,持针钳1,蚊式钳直、弯各1,眼科剪1,3号刀柄1,眼科镊1,刀片10、11号各1,圆缝针、三角缝针各2,缝线1,钝针头1,方纱3,纱球3,治疗巾3,衬垫1,包布1,2ml注射器1,6号针头1。气管切开套管一套,另外包装(小儿用0~
-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
概述: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1984年成立。协助政府承担大量防盲治盲技术支持和眼健康指导工作。2020年10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的通知》,对指导组进行了调整,成立由王宁利同志任组长的新一届指导组。
-
柱状植毛术
操作名称:柱状植毛术适应症:柱状植毛术是在耳后取带毛皮片,再分割成毛柱,或以皮肤穿毛针孔器取带毛皮柱,每柱含毛2~将针头顺毛发生长方向钻入供毛区皮肤脂肪层,以眼科弯剪刀将毛柱基底剪断,毛柱即暴露在针心,放在消毒的生理盐水中洗净,以眼科镊子将毛柱基底脂肪球摘去,放在生理盐水中备用。
-
程玠
程玠为明代医家。少时勤研儒术和医学,医儒并精。首论伤寒辨证及治方,后述各脏脉证之要及图,后列治病合用药方165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大定数》、《太素脉诀》诸书,未见刊行。此外有署名《歙西槐塘松崖程正通先生眼科家传秘本》一卷,然据江鼎臣序(1843年),此书著者当为清中期人程正通。
-
单株植毛术
单株取毛法:在供毛区,如耳后乳突上方毛发部位,以拔毛镊子顺毛发生长方向拔出单株毛发,毛根应带有完整毛囊及毛球。将毛发放在弯盘中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上备用。以1%普鲁卡因溶液加数滴肾上腺素作皮下浸润麻醉,略加按摩,使局部术野平坦,有利于植毛。②植毛针植毛法:将植毛针与皮肤成50°角,在眉弓处刺入皮内0.3~
-
因他症
因他症为眼科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专言因害别病而累及目也。”如伤寒阳证热郁蒸损瞳神,或热盛血滞,赤痛泪涩;阴证脱阳而目盲,或服姜附温热之剂多而火燥赤涩(《证治准绳·杂病》)等,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眼疾均属此例。本症不宜局限于眼科论治,须看因何症而起,验其标而治其本。
-
丁淑华
丁淑华,1950年生,江苏南京人,大学学历,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专家,全国学位评估专家,南京市中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码:210029)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眼科疾病,尤其擅长治疗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病。
-
劆法
劆法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外台秘要》卷十一。《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劆者,或以针锋微刺之,或以灯芯草微刮之也。”本法适用于椒疮、粟疮等的治疗。
-
熏眼法
概述:熏眼法(fumigatingtherapyforeye)为中医眼科外治方法。熏法是利用药液煮沸后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洗法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一般多是先熏后洗,合称熏洗法。适用于胞睑红肿、羞明涩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熏眼法的操作方法: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煎成药汁,也可将内服药渣再度水煎成熏洗剂。
-
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
手术名称:经结膜冷凝术别名: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5201概述:经结膜冷凝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一般认为马蹄形裂孔、大裂孔、多发性裂孔、赤道部裂孔、颞上方裂孔及局限性轻度脱离均为需要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上述比较适宜的冷凝,要求每个冷凝点相互略有重叠。
-
虹膜后粘连松解术
irisposteriorsynechialysis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2.3301适应症:虹膜后粘连松解术适用于:虹膜后粘连为虹膜炎最常见之并发症,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亦常发生。但因解剖学关系,治疗中极易损伤其后的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选择病例时尤应慎重考虑其利害关系。
-
经结膜冷凝术
手术名称:经结膜冷凝术别名: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5201概述:经结膜冷凝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一般认为马蹄形裂孔、大裂孔、多发性裂孔、赤道部裂孔、颞上方裂孔及局限性轻度脱离均为需要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上述比较适宜的冷凝,要求每个冷凝点相互略有重叠。
-
激光疗法
低能量激光主要有抗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等作用;激光疗法目前在临床应用很广,如内科用纤维内窥镜激光治疗消化道出血和肿瘤,眼科用其做各种手术,耳鼻咽喉科用其治疗扁桃体炎和慢性喉炎,妇科用其治疗宫颈糜烂和外阴部病变,皮肤科用其治疗血管瘤、鲜红斑痣、白癜风(配合服用光敏剂)等。
-
犹辨三光
犹辨三光古代眼科检查视力之术语。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病患者之视力严重减退,但尚可辨别月光、日光、火光者。证见眼内翳状呈青白色,盖定瞳孔,不能分辨物体,不能辨别颜面耳鼻等,但尚可辨三光,即有光感,属白内障者,可针拔治愈。
-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
手术名称: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别名: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3.眼球内转时出现上、下偏斜者。术前准备:除眼科系统检查外,应着重用EMG或SEM检测眼外肌有无异常神经支配,测量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后退程度以及睑裂大小等。手术步骤:水平直肌手术:1.第1眼位内斜行单眼(内斜<20°)或双眼(内斜>20°)内直肌徙后术。
-
Duane综合征手术
手术名称: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别名: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3.眼球内转时出现上、下偏斜者。术前准备:除眼科系统检查外,应着重用EMG或SEM检测眼外肌有无异常神经支配,测量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后退程度以及睑裂大小等。手术步骤:水平直肌手术:1.第1眼位内斜行单眼(内斜<20°)或双眼(内斜>20°)内直肌徙后术。
-
开金针法
开金针法为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出自《银海精微》。金针拨障法又称“金篦刮目”“开金针法”。出自《张氏医通》卷八。此法源于《外台秘要》的金篦治疗内障法。又名针内障眼法、开金针法、开内障眼。现名金针拨障术、针拨白内障术。本法手术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对老年性白内障、年高体弱者尤为适宜。
-
针内障后法
针内障后法眼科护理方法名称。即指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的护理方法。见《审视瑶函》。金针拨治内障术后,宜封眼仰卧三日。痛甚则用熨法,呕吐者以乌梅止之。七日内只进温粥,不能用力咀嚼,大小便时起身轻缓并予以扶持,勿令高声言谈等。
-
前玻璃体牵引松解术
手术名称:前玻璃体牵引松解术别名:Nd:YAG激光前玻璃体松解术;前玻璃体溶解术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4.906概述: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如遇玻璃体溢出且处理不甚得当,术后经常出现玻璃体与伤口粘连,这种玻璃体条带常引起瞳孔上移,有时引起黄斑囊样水肿,严重影响视力。
-
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
手术名称: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3.902概述:Aron-Rosa首次报道应用Nd:YAG激光技术行前囊切开术,并认为有益于皮质软化和节省手术时间。③皮质水化有益于吸出;目前这一方法仅用于未成熟白内障皮质水化或伴有晶状体小带松弛或半脱位晶状体情况。
-
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
手术名称: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3.902概述:Aron-Rosa首次报道应用Nd:YAG激光技术行前囊切开术,并认为有益于皮质软化和节省手术时间。③皮质水化有益于吸出;目前这一方法仅用于未成熟白内障皮质水化或伴有晶状体小带松弛或半脱位晶状体情况。
-
后玻璃体牵引松解术
后玻璃体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4.907概述:玻璃体条索对视网膜牵引,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定位的重要性在于保证在治疗中使每次操作均保持与视网膜的安全距离,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
血逆眼
血逆眼指白睛血凝不行,色似朱砂,不痛不痒,不胀不肿之眼科病证。色似胭脂证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和外伤等引起者。治疗宜清肺散血,可用退赤散加减。因外伤者,内服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因他病者,除病因治疗外,酌加通络散瘀之品。
-
惟睹三光
惟睹三光古代眼科名词术语。系指患眼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的地步。《秘传眼科龙木论》:“不辨人物,惟睹三光。”详见犹见三光条。
-
王锡鑫
王锡鑫清代医家。字文选,号席珍子,亚拙山人。平时存济世之心,自利丸药,深受同邑敬重。所著甚多,现存世者有《医学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合称《医学切要全集》,另辑刊《存存汇集》、《日月眼科》、《针灸便览》等,合称《存存汇集医学易读》。
-
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为中医眼科学著作。9年后被黄庭镜之孙发现,遂以家藏旧本相校后,于嘉庆二十二年(1818)以原貌刊印。卷2考证,按病因分12类,共89证。每证之下,列表现,述病机,论治法,或附案例;卷3类方,共收载眼科方剂229首,更收外治方19首。该书有清代嘉庆同治年间多种版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