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志
《证治要诀》卷九:“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懊恨嗟叹不已,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治宜温胆汤、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等方。又名痴呆、呆病。实者以豁痰、开闭、泄火、化瘀为主,宜用滚痰丸、癫狂梦醒汤、清心丸等。虚者以调补为主,宜归脾汤、养营汤等。本病类似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及反应性精神病等。
-
气绝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气应于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气先死矣。”六极之一。多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鹊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
-
目瞑
目瞑为症状名。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眩掉目瞑。”多由精气不足,或邪热内盛所致,可见于热病心烦、眩晕等病证。《难经·二十四难》:“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
加减温胆汤
主治痰火烦躁,警惕失志,神不守舍。《万病回春》卷二方之加减温胆汤:处方:茯神(去皮木)1钱,半夏(姜汁制)1钱,陈皮1钱,枳实(麸炒)1钱,当归8分,酸枣仁(炒)8分,山栀(炒)1钱,竹茹8分,人参6分,白术(去芦)1钱,麦门冬,辰砂5分(为末,临服调入),黄连(姜汁炒)1钱,竹沥半盏(临服加入),甘草3分。
-
阳维病
阳维病为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等表症。《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惊则失志,善忘,恍惚也。与阴维病相对。
-
朱雄丸
《胎产新书》:组成:朱砂1钱,雄黄1钱,白茯苓2两。《普济方》卷三五七:组成:雄黄1钱,朱砂1钱,蓖麻子14粒(去皮),蛇蜕1尺。主治:难产,横生倒生,或胎死不出。用法用量:临产时,先以椒汤淋洗脐下,次以药安于脐中,用油纸数重敷药上,以帛系之。须臾即生,急取下。附注:万金不传遇仙方、遇仙雄黄丹、金弹丸。
-
铁精丸
甚者不过10日,微者即愈。《圣惠》卷四:方名:铁精丸组成:铁精1两(细研如粉),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3分,远志3分(去心),龙齿1两(细研如粉),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薇3分,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熟干地黄1两,茯神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防风3分(去芦头),独活3分,赤石脂3分,白术3分。
-
五脏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背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气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又名衄血、鼻沥血。因肝火偏旺所致者,鼻衄而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因肺肾阴虚所致者,鼻衄而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脉细数。
-
金银定志汤
处方:当归(酒浸)1钱,人参1钱,益智仁1钱,甘草7分,石菖蒲7分,茯神7分,五味子15粒,琥珀(另研)5分,羚羊角(镑)5分。功能主治:定志。主心风失志,妄行妄语。用法用量:上以琥珀、羚羊角另放,用水2盏,金、银各1两,同煎至8分,去滓,入珀、角2末,调匀服。
-
腰痛汤
《脉症正宗》卷一:方名:腰痛汤组成:熟地2钱,当归1钱,香附1钱,川芎1钱,青皮8分,木通8分,白芍8分,薄荷8分。主治:失志腰痛。
-
脱营失精
因精神刺激所致的虚劳证。《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源流》:“脱营失精,失志病也。”“若后贫后贱之人,忧愁思虑,愤恨悲哀,无一不有,故内伤脏腑。其治内服镇心丹,升阳顺气汤,外用香盐散,日擦牙齿。
-
肾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五加皮汤,治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损髓,嘘极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医醇剩义·劳伤》:“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来苏汤主之。”参见虚劳、五劳条。
-
溶溶
溶溶①流动貌。《素问·离合真邪论》:“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难经·二十九难》:“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深深不能自收持。”③畏寒状。《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腹溶溶若坐水中。”
-
癫狂霹雳散
处方:雄黄5分,雌黄5分,冰片5分,西牛黄5分,生山栀20枚,白急性子1钱,生白砒4分,生绿豆180粒。如一时未吐,以硬鹅毛蘸桐油搅喉探吐,吐后人倦,安卧半日,欲食,少少进微温米饮,切勿多,亦勿热,越日方进米粥。吐后每多口渴,不可饮茶,即取清童便饮之,或服自己小便,名 回酒,皆能洗涤余浊,兼解毒药。
-
二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方之二阴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之二阴煎组成为生地黄、麦门冬各二至三钱,酸枣仁二钱,生甘草一钱,黄连一至二钱,玄参、茯苓、木通各一钱半。主治:《医级》卷八方之二阴煎治中风血不养筋,及疟疾汗多,屡散而不能止,少阳、厥阴阴虚血少而无火者。多汗气虚,加黄耆、五味;
-
归神定志丸
处方:川归7分,茯神1两,人参5钱,远志1两(去心),酸枣仁5钱,龙齿5钱,辰砂3钱,琥珀3钱,金箔10张,银箔10张,真珠3钱。功能主治:男妇癫痫;或用心过度,神驰出舍,怔忡失志。用法用量:每服1丸,麦冬汤化下,不拘时候。
-
归神汤
《辨证录》卷四:归神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1两,巴戟天1两,茯神5钱,紫河车1具,半夏3钱,陈皮1钱,甘草1钱,丹砂1钱,菖蒲1钱,麦冬5钱,柏子仁3钱(不去油),白芥子3钱。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遂致失志之癫,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户自言,喃喃不已。
-
胡桃丸
《万病回春》卷五:胡桃丸:处方:乳香沉香水香母丁香大茴香干姜杜仲(姜汁炒去丝)没药菟丝子(酒制)破故纸(酒炒)各等分胡桃4个(去壳)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主治:腰痛。功效:益精补髓,强筋壮骨,延年益寿,悦心明目,滋润肌肤,令壮年高人脏腑不燥结。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盐汤下。
-
交感丹
摘录:《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卷一引铁瓮申先生方《赤水玄珠》卷二十六方之交感丹:组成:香附(童便炒)三钱,茯神、黄连各二钱,桂心、菊花各一钱。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本草纲目》卷十二引申先生方之交感丹:组成:茅山苍术1斤(刮净,分作4份,用酒、醋、米泔、盐汤各浸7日,晒,研),川椒红4两,小茴香4两。
-
交感丸
处方:香附1两(炙),茯苓4两,琥珀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功能主治:宁心解郁安神。主一切诸气为病,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郁烦恼,七情所伤,不思饮食,面黄形瘦,胸膈不宽,气闷不舒;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早晚2服,白滚水送下。注意:忌气恼、厚味等物。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参茯安神丸
处方:人参1两,茯神1两,炒枣仁1两,当归1两,生地1两,酒炒川连1两,橘红1两,姜南星1两,天竺黄5钱,雄黄2钱,西牛黄2钱。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涤痰清火。主失志惊狂,经吐下后,大势已愈,尚有目神昏钝,迷妄无定之状。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血竭散
功能主治:《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方之血竭散主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语言颠倒,健忘失志;以及胎衣不下。《鸡峰普济方》卷十方之血竭散:组成:硇砂1分,血竭1分,没药1分,桂1分,木香1分,朱砂1分,海马1对,干漆1两,虻虫20个,龙脑1钱,水蛭14个,当归1大钱,硼砂1大钱,阿魏1大钱。用法用量:用自津唾调涂。
-
前期
前期(prophase)前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一期,该期的主要特征是染色质凝缩成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连接而成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染色体。前期发生的主要事件有4种:染色体的凝集、分裂极的确定、核仁的消失和核膜的解体。
-
阴阳至圣丹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之阴阳至圣丹:组成:人参、三七、儿茶(水飞,去砂)、五倍子各一两,血竭五钱,滕黄、乳香(去油)各三钱,轻粉、冰片各一钱,川贝母二钱。主治膏梁之客,失志之人,心肾不交,阴阳俱耗,又加忧愁抑郁,拂怒呼号,其气不散,结成阴症痈疽。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
-
阳维脉病
指阳维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证。病因病机:《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相持。症状:《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浮者,蹔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治疗:《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脉病源流》以桂枝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治阳维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