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搓法
概述:搓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灸问对》解释:“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但单向捻转数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
-
腹诊推拿疗法
同时骆俊昌老医师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推拿手法的作用特点创用了“治疗八法,,即补法、温法、和法、消法、通法、汗法、吐法、下法。(4)切腹:方法:操作时医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掌侧密接患者腹壁上,或按压或摩动。(1)束带摩法:用两手四指对置于脊柱两旁,沿两侧肋间隙作束带样的摩动,常用于胸腹及背腰部。
-
十四法
概述: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明·汪机《针灸问对》载“切、摇、退、动、进、循、摄、努、搓、弹、盘、扪、按、提”十四法,是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盘法摇法:摇法为针刺手法名。弹法一般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
单式针刺手法
单式针刺手法包括:揣法、爪法、切法、指持法、进法、循法、摄法、搓法、捻法、盘法、弹法、摇法、按法、提法、努法、退法、动法、留法、拔法和扪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荣卫也。”指持法:右手持针,针尖对准穴位进针。
-
按摩
适应证:1.骨科软组织损伤、四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截肢、断肢再植术后、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3)滚法: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作屈伸活动,使小鱼际肌、掌背外侧、第4、5指的掌指关节及其近端指节作滚动按压。其刺激强度较小。
-
推拿
常见手法有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 (扌衮)法、击法、摩法、擦法、扳法、捍法和一指禅推法等。擦法:擦法是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正骨八法之一·推拿:推拿为正骨八法之一。
-
下手八法
概述:下手八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八种手法。《针灸问对》解释:“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弹法摇法:摇法为针刺手法名。此法多在得气缓慢之时用之,以催气速至。循法捻法:捻法为针刺手法名。
-
抖法
概述:抖法为推拿手法,又称颠法。操作方法是用双手或单手紧握患者伤损肢体之远端受伤部位,用力拔伸之同时,进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之颤抖动作,操作要轻柔,动作要适度,不可强行超生理范围之抖动,使患者僵硬之肌肉宽松,关节滑利。多用于腰、肩、肘等关节处之软组织损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
-
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出《针经指南》。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针灸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锭剂
概述:锭剂(lozenge)为药物剂型之一。生产与贮藏:锭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一、锭剂使用的胆汁、蟾酥、蜂蜜、糯米粉等应按规定方法进行处理。四、锭剂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皱缩、飞边、裂隙、变形及空心。质量检查:【重量差异】用捏制法和模制法制成的锭剂,与蜜丸相同。泛制者与水丸相同。
-
伤筋治疗手法
伤筋治疗手法是针对因暴力或慢性劳损等所引起的软组织损伤的一类治疗手法。(2)摩法,以手掌面或手指指腹,贴于皮肤表面,作直线或盘旋形来回摩动的手法。(10)拿法,是以拇指与食、中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的指端将肌肉或肌腱用力捏着片刻,然后松开的一种强刺激手法。(11)滚法,是以手的小鱼际掌、尺侧或3~
-
使气
使气为针刺术语。《针灸问对》:搓法“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意指搓法分左右,可以促使和控制针感。
-
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是在人体体表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作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9:拍打法:用虚掌拍打患侧肢体肌躯体部,用力轻巧而又反弹感,动作要有节律。起到解痉作用。11:抖法:用手握住患肢的远端,轻轻抖动,患者应放松肌肉。
-
正骨手法略要
后郭春园根据《正骨手法略要》以及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后所著成了《平乐郭氏正骨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重点介绍“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体应用,并有较多的插图和照片,末附方药。195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平乐郭氏正骨法
《平乐郭氏正骨法》为骨伤科著作。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六世家传的《正骨手法略要》等书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而成。书中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重点介绍“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体应用,并有较多的插图和照片。直观形象,有助于对各种手法的理解。
-
推拿手法
摩擦类手法是在肌肤表面作直线或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拂法、刮法、勒法、分法、合法、扫散法等;按压类手法是以按压或对称性挤压的方式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包括按法、压法、点法、捏法、拿法、掐法、拨法、扪法、掩法、挤法、抄法、踩跷法等;
-
手指补泻法
手指补泻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施以催气、行气、补泻等各种手法。出《针经指南》。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等书中均有不同记载。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滚法
滚法推拿手法名。①即(扌衮)法。②即搓法。是在一指禅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有一半以上的掌背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并作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以它不但刺激力量强,而且作用面积较大,能使作用力深达病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濡润筋骨,可使肌肉痉挛、强直和粘连明显改善。
-
下针十四法
下针十四法指十四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出《针经指南》。后《金针赋》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即“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扪为穴闭;《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