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脊髓损伤
1.脊髓休克。3.颈椎骨折或脱位。4.胸腰段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或伴有脱位可考虑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是对脊髓损伤患者全面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其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减压术两种(三)综合治疗。③一些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A、C及辅酶Q等;
-
寰椎骨折
概述:寰椎骨折又名Jefferson骨折(因由Jefferson于1920年首次报道,故此命名)。当侧块向两侧方移位大于7mm时,表明横韧带断裂(图3),并加重了寰椎、枢椎间的不稳定和寰椎向前的移位。由于致伤物先作用于头顶部,因而齿突及其后方的寰椎横韧带也易伴有损伤。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3棘突和椎板即充分暴露。
-
Chance骨折
如无脊髓损伤恢复满意;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骨科脊柱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脱位ICD号:S23.1,S33.1病因:当身体上部急剧前移、屈曲时,常致此损伤。Chance骨折的临床表现:Chance骨折与一般胸腰椎屈曲型骨折相似,椎节局部症状明显,可伴有脊髓受累症状,但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
-
屈曲牵张性骨折
如无脊髓损伤恢复满意;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骨科脊柱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脱位ICD号:S23.1,S33.1病因:当身体上部急剧前移、屈曲时,常致此损伤。Chance骨折的临床表现:Chance骨折与一般胸腰椎屈曲型骨折相似,椎节局部症状明显,可伴有脊髓受累症状,但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
-
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
疾病名称: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英文名称:sprainorsemiluxationofsacroiliacjoint分类:骨科脊柱脊髓损伤骶尾部及骶髂关节损伤ICD号:S33.2病因:大多与急性扭伤或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有关。但应注意,骶髂关节处疼痛也可因腰椎间盘突出、腰骶关节本身的炎症、退变及增生而表现相似的症状。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
-
绞架性骨折或外伤性枢椎椎弓骨折
一般是根据椎节的稳定与否将其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当前,绞刑架骨折仍沿用Levine和Edwards于1985年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型:Ⅰ型(度):系双侧椎弓根骨折,骨折线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主要引起第2颈椎椎体与后方的关节突、椎板与棘突之间的分离,二者间距约2mm左右(1~颈2椎体后下缘可被后纵韧带撕脱出现撕脱性骨折。
-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
概述: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于临床上多见,症状轻,主要由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所致,暴力主要波及椎节前柱,因此多属稳定型。如压缩严重,或椎管狭窄,或颈椎椎节已有明显退行性变时,则可出现严重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受累症状,应认真检查,以确定病情的程度。也可用带螺纹的克氏针经皮穿刺,通过植骨块钻入棘突。
-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治疗等)以及一些明显功能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肌挛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等)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康复处理等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康复医疗服务,并能够开展与所提供康复服务相关的急救医疗措施。(四)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一般来说,横韧带断裂所引起寰椎脱位时的颈髓损伤,较之齿状突骨折者为重,死亡率高。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由于该处椎管矢状径最大,脊髓仅占据矢状径的1/3,因此只要将头颅采用Crutchfied牵引弓或Glisson牵引带使颈椎处于牵引状态,其椎管形态便易于复原(或部分复原),因此需急诊手术减压者相对较少。7天后停止。
-
Jefferson骨折
概述:寰椎骨折又名Jefferson骨折(因由Jefferson于1920年首次报道,故此命名)。当侧块向两侧方移位大于7mm时,表明横韧带断裂(图3),并加重了寰椎、枢椎间的不稳定和寰椎向前的移位。由于致伤物先作用于头顶部,因而齿突及其后方的寰椎横韧带也易伴有损伤。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3棘突和椎板即充分暴露。
-
开放性脊柱脊髓损伤清创术
手术图解⑴显露损伤的椎板⑵切除椎板,显露椎管⑶清除金属异物⑷清除碎骨片⑸修整创缘,切取筋膜片⑹用筋膜片修补硬膜缺损图1开放性脊髓损伤清创术适应证1.12小时以内的开放性脊柱脊髓损伤无感染者。2.形成脑脊液瘘者。4.修复硬膜如果可能,应将断裂的神经根修整后吻合。术后处理同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手术。
-
脊椎驼背楔形截骨矫正术
②脊柱后弓角恢复正常,在胸腰段为10°以内;欲达此标准虽可应用内固定器复位,但最好使脊柱过伸达45°。经MRI检查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可以诊断。凿断横突根部,插入骨膜起子骨膜下剥离椎体骨膜至椎体前缘,椎弓根下缘为本椎神经通过,用剥离子将神经根稍向内下牵开,用凿紧贴椎弓根下缘向前截骨,方向及深度依据设计。
-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概述: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是指该部骨和韧带结构遭受暴力损伤,丧失正常功能和稳定作用,可导致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引起神经压迫症状。8岁,在此之前易引起齿突骨骺分离。检查:主要依据X线平片所见,包括正位、侧位及开口位,但在急诊骨折情况下摄片难以获得理想的开口位片。
-
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患者断裂处多有剧烈疼痛,尤以前屈时痛觉更甚,后仰时可减轻,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侧弯屈及旋转受限为明显,断裂之棘间韧带处有明显压痛,检查时如触及断裂之棘间隙处时,可有凹陷感。5天后,仰伸位用石膏腰围、背心固定6~后期注意腰背肌功能锻炼。
-
创伤性枢椎滑脱
一般是根据椎节的稳定与否将其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当前,绞刑架骨折仍沿用Levine和Edwards于1985年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型:Ⅰ型(度):系双侧椎弓根骨折,骨折线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主要引起第2颈椎椎体与后方的关节突、椎板与棘突之间的分离,二者间距约2mm左右(1~颈2椎体后下缘可被后纵韧带撕脱出现撕脱性骨折。
-
绞刑架骨折
一般是根据椎节的稳定与否将其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当前,绞刑架骨折仍沿用Levine和Edwards于1985年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型:Ⅰ型(度):系双侧椎弓根骨折,骨折线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主要引起第2颈椎椎体与后方的关节突、椎板与棘突之间的分离,二者间距约2mm左右(1~颈2椎体后下缘可被后纵韧带撕脱出现撕脱性骨折。
-
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
概述:无论有或无骨折的关节突脱位均属严重损伤,由于其引起椎管骨纤维管道变形,因而势必构成对其中神经组织的压迫。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以颈部剧痛、椎旁肌痉挛及被迫体位为主,有时可并发脊髓或神经根损伤。但此种操作甚易发生意外,不如在局部麻醉+肌肉松弛剂作用下操作,或是在直视下行开放复位加内固定为妥。
-
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
概述: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指椎体骨折与椎节脱位同时发生者,这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以上四种骨折是颈椎损伤中最不稳定的。切除椎管内致压物:凡经CT或MRI等检查已明确位于椎管内有致压物时,均应设法及早切除,并同时行内固定术。
-
颈椎后脱位
疾病名称:颈椎后脱位英文名称:backwarddislocationofcervicalvertebra分类:骨科脊柱脊髓损伤下颈椎损伤ICD号:S13.2颈椎后脱位的病因:颈椎后脱位多为过伸性损伤造成。辅助检查:X线平片:颈椎侧位片上可发现椎体前阴影增宽、受损椎节椎间隙前方开口增大及椎体边缘有撕脱性骨折等改变;也可选择手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