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
衬于腹、盆壁和腹、盆腔器官表面的薄而光滑的浆膜。③腹膜外部器官,包括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段、胰、肾上腺、肾和输尿管等。由于壁腹膜和脏腹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源不同,所以其血管和神经的分布也不同。如肾和输尿管手术、膀胱手术等常可不通过腹膜腔而在腹膜外进行,以避免腹膜腔的感染及手术后脏器的粘连。
-
膀胱创伤
膀胱创伤的发生率在平时次于肾脏及尿道创伤,随着现代化交通发展将会增高,战时则占泌尿系创伤的首位。医原性创伤:膀胱内器械操作如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操作,腔内碎石等均可造成膀胱损伤。伤后有频繁的排尿感,但无尿排出或仅有少量鲜血排出。腹膜外破裂因尿外渗于膀胱周围,发生下腹部疼痛并放射至会阴部。
-
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
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手术图解⑴剪开腹外斜肌腱膜⑵切开腹横筋膜⑶切开腹膜⑷切开陷窝韧带⑸分离疝囊粘连,上推疝囊⑹上提翻转的疝囊⑺高位切除后缝合囊颈⑻缝合耻骨韧带与腹股沟韧带⑼缝合腹横筋膜图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术前准备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分开腹膜外脂肪,在股管处可见到股疝的腹膜外突部分(疝囊)。
-
腹股沟滑动性疝
再在内环上方3cm处按肌纤维方向分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注意不可损伤髂腹下神经,切开腹膜,经内环回纳游离的滑出肠管并从腹部切口提出,原肠管后侧游离面即翻转到前面,疝囊切口与腹膜切口之间的壁层腹膜亦随之翻出,剪除多余的疝囊,使其残余切缘恰能对拢缝合,覆盖肠管的游离面构成系膜后面的浆膜层、回纳肠管。
-
活动盲肠综合征
诊断:患者的症状可在排便或排气后获得明显缓解,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故为极有价值的诊断线索。病因学:为先天性原因所致。胚胎发育期间,右侧结肠系膜与侧腹膜未能融合,导致盲肠和升结肠具有异常的增强性活动。㈡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盲肠扭转或肠梗阻等表现,以助诊断。
-
直肠前壁折叠术
手术名称:直肠前壁折叠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直肠悬吊及固定术ICD编码:48.7501概述:直肠前壁折叠术适用于大多数直肠全层脱垂病例。术中注意要点:1.切开分离后腹膜结缔组织时,应注意保护双侧输尿管,可用纱布条浆输尿管拉开,以免损伤。3.术后卧床休息2周,排便时可采用卧位。
-
横结肠造瘘术
手术图解⑴造定造瘘肠段,分离大网膜⑵玻璃棒固定外置肠管⑶将肠壁脂肪垂与腹膜缝合固定⑷缝合腹壁后置导管减压图1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图2外置较长肠管适应证1.左侧结肠急性梗阻,暂不能根除,可作横结肠造瘘暂时减压。也可不放玻璃棒,而将外置段肠系膜靠近肠壁处切开3cm,并通过切孔将腹壁切口两侧腹膜及腹壁其他各层缝合。
-
二期睾丸固定术
手术名称:二期睾丸固定术别名:thesecondstageorchidopexy英文名:orchidopexy(twostage)分类:小儿外科/尿道、阴囊及其它疾病的手术/隐睾的手术ICD编码:62.5概述:二期睾丸固定术用于隐睾的手术治疗。3.将睾丸和睾丸引带用4-0丝线与大腿的筋膜间断缝合数针加以固定(图12.23.4.2-3)。因此,充分松解精索十分重要。
-
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
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截石位。在直肠前侧剪开直肠膀胱腹膜反折[图5⑴]。手术图解⑴切开直肠旁的后腹膜⑵分离直肠后间隙⑶缝扎、切断瘘管⑷经会阴切口拉出直肠⑸肛门成形图5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术中注意事项1.保护输尿管切开后腹膜前应先观察,切开后应先分离出输尿管,并用套带保护。
-
恶性卵巢肿瘤
病因病理病机:(一)常见类型1.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组织类型与子宫内膜腺瘤相似。Ⅲb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有组织学证实的腹膜表面种植,其直径无一超过2cm,淋巴结阴性Ⅲc腹腔种植直径>2cm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沟淋巴结阳性Ⅳ期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有远处转移。
-
腹壁切口疝修复术
手术图解1-1分离假性疝囊周围纤维结缔组织1-2切开腹直肌前鞘1-3显露腹直肌后鞘和腹膜1-4切除疝囊1-5缝合腹膜和腹直肠后鞘1-6缝合腹直肌1-7重叠缝合腹直肌前鞘图1经腹直肌切口疝修复术术前准备、麻醉除与其他疝修复术相似处,还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
大网膜
从发生学来看,是各由二层腹膜相合的前叶与后叶形成。大网膜表面为单层扁平上皮,其下方衬以间皮组织,间皮组织下面为纤维束。为了便于术中对大网膜的裁剪,以大网膜中动脉的走向、分支为标志,将大网膜动脉分为5型:第1型,最为常见,大网膜中动脉于大网膜下1/3处分出左右支,血管走向对称;
-
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
手术图解⑴钳夹肠段上、下端,准备切除⑵分两层缝合后壁⑶缝合前壁全层及浆肌层⑷缝合后腹膜结束手术图1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适应证1.肿瘤下缘在肛门口以上超出12cm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再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的后腹膜,向上直达脾曲,向下达直肠膀胱凹(女性达直肠子宫凹),分离腹膜后脂肪和淋巴结。
-
dixon
手术图解⑴钳夹肠段上、下端,准备切除⑵分两层缝合后壁⑶缝合前壁全层及浆肌层⑷缝合后腹膜结束手术图1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适应证1.肿瘤下缘在肛门口以上超出12cm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再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的后腹膜,向上直达脾曲,向下达直肠膀胱凹(女性达直肠子宫凹),分离腹膜后脂肪和淋巴结。
-
单侧附件广泛切除术
单侧附件广泛切除术(widesalpingo-oo-phorectomy)适应证1.卵巢交界性肿瘤。1.腹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进入腹腔后,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300~图11清扫阔韧带内组织5.切断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提起骨盆漏斗韧带远端,将阔韧带内疏松组织分离至宫角部(图11),紧贴宫角部钳夹切断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根部,残端缝扎。
-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
在无外伤情况下突发在无外伤情况下突发腹痛,发病后无排尿史或仅排出少量血尿,腹部有腹膜刺激体征者,应考虑本病,并追问有无泌尿系结核的病史。由于膀胱结核破裂后尿液不断流入腹腔,故腹水征常阳性。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系肾结核的晚期严重并发症,为进一步明确上泌尿系病变,秘须进行上泌尿系检查。
-
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膈下间隙的应用解剖膈下间隙为横膈膜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和两侧壁层腹膜之间的间隙。膈下间隙被肝脏分为肝上及肝下间隙;又进一步被镰状韧带、冠状韧带、三角韧带等分隔为右肝上前、右肝上后、右肝下间隙(又称morison囊)及左肝上、左肝下前、左肝下后等间隙;膈下间隙感染后发生脓肿,称为膈下脓肿。
-
网膜囊
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与腹后壁之间的前后扁窄的腹膜间隙,属腹膜腔的一部分,又称小腹膜腔,以区别于网膜囊以外的大腹膜腔。网膜囊的前、后、上、下及左壁的腹膜互相延续,只有右侧借网膜孔与腹膜腔的其余部分相通。
-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瓣
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回肠双口式造瘘术
手术图解⑴外置病变肠袢⑵将系膜与腹膜固定后,缝合切口⑶切除坏死肠袢⑷钳夹近端和远端肠管壁,使局部坏死后互相连通图1回肠双口式造瘘术适应证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或外伤性肠破裂,有严重休克、衰竭、不能耐受一期切除者,可先将肠外置,待病人情况好转,肠壁、腹壁间粘膜后,切除肠袢作双口式肠造瘘。
-
经腹腔腰骶部病灶清除术
手术名称:经腹腔腰骶部病灶清除术别名:腰骶椎结核经腹腔病灶清除术分类:骨科/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腰5、骶1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ICD编码:77.6908概述:经腹腔腰骶部病灶清除术用于腰5、骶1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并将椎体骨腔内存在的病灶刮除。3.损伤的主要血管多为左侧髂总静脉或下腔静脉分叉。
-
腰骶椎结核经腹腔病灶清除术
手术名称:经腹腔腰骶部病灶清除术别名:腰骶椎结核经腹腔病灶清除术分类:骨科/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腰5、骶1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ICD编码:77.6908概述:经腹腔腰骶部病灶清除术用于腰5、骶1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并将椎体骨腔内存在的病灶刮除。3.损伤的主要血管多为左侧髂总静脉或下腔静脉分叉。
-
膀胱上内疝
概述:膀胱是腹膜外脏器,前与耻骨联合相邻,其间为耻骨后间隙(retropubicspace)亦称膀胱前间隙,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和阴部静脉丛。膀胱上内疝患者主要表现为肠梗阻和膀胱刺激症状,治疗以手术为主。膀胱上内疝的临床表现:肠梗阻症状:因疝囊较小,疝入的肠管常常为单个肠襻,临床多无明显症状。
-
直肠壶腹
即大肠的末端。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
-
肛门内括约肌
定义: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直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的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膜外气
本于肺受寒邪,传之于肾,肾气虚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气攻于腹膜之外,故谓之膜外气。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之没指是也。治膜外气水病,不限年月深浅,洪肿大喘,须臾不可过,朝服暮差,防己汤方。”亦可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加减等方。参见水气、水肿等条。
-
肛管直肠环
定义:肛管直肠环(anorectalring)是指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肠系膜
生在躯体左右两侧的腹膜在肠的背侧和腹侧相合,分别形成背侧肠系膜和腹侧肠系膜。通往肠的血管、神经多数分布于其上,伴随肠管的分化、延长、迂曲,而肠系膜的形态也趋于复杂化。同样把卵巢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卵巢系膜,把睾丸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睾丸系膜,但后者在睾丸从腹腔内下降于阴囊后就不明显了。
-
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腹腔脓肿主要系指两侧髂窝、肠间及肠管与腹壁间的脓肿。手术图解图1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适应证腹腔内脓肿经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局部炎症范围有扩大趋势者,应作切开引流。这种病人的肠管可能与腹膜粘连,因此在切开腹膜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肠管形成肠瘘。然后,用手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并分开纤维隔。
-
witzal
隧道式胃造瘘术(witzal)手术图解⑴在胃壁作荷包缝合后切开,插入导管⑵作潜行隧道包埋导管⑶经侧腹壁戳孔引出导管⑷将胃壁与壁层腹膜固定图隧道式胃造瘘术(witzel)适应证1.食管癌不能手术切除者,可作为一种减轻症状的手术。手术步骤隧道式胃造瘘术也是一种暂时性胃造瘘术,切口同“荷包式胃造瘘术”。
-
隧道式胃造瘘术
隧道式胃造瘘术(witzal)手术图解⑴在胃壁作荷包缝合后切开,插入导管⑵作潜行隧道包埋导管⑶经侧腹壁戳孔引出导管⑷将胃壁与壁层腹膜固定图隧道式胃造瘘术(witzel)适应证1.食管癌不能手术切除者,可作为一种减轻症状的手术。手术步骤隧道式胃造瘘术也是一种暂时性胃造瘘术,切口同“荷包式胃造瘘术”。
-
双口式肠瘘闭合术
双口式肠瘘闭合术手术图解⑴分离粘连,探查造瘘近、远端肠管⑵钳夹、切断近、远段肠管⑶包扎残端,吻合近远端肠管⑷切除造瘘肠管残端图1双口式肠瘘闭合术适应证1.各种肠道手术后形成的肠瘘。2.控制感染,使腹腔内和腹壁造瘘处的感染、炎症、水肿消退。麻醉硬膜外麻醉。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仰卧位。
-
脂肪肉瘤
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鉴别诊断:最终要靠病理学的诊断,主要鉴别的肿瘤要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普通型和粘液型以及横纹肌肉瘤中的多形型鉴别。
-
盆腔脓肿
概述:盆腔位于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内炎性渗出物易积于此间,为腹腔内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局部症状相对显著,一般表现体温驰张不退或下降后又回升,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由于脓液刺激直肠和膀胱,病人感觉有里急后重感即下腹坠胀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常带有粘液,尿频和排尿困难等症象。4天拔去引流物。
-
婴儿脐疝
概述: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病因学: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
肾脏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除完成泌尿系统的主要机能,还有活化维生素D,促进红细胞生成及分泌肾素等作用。肾窦的开口称肾门,出入肾门的血管、神经和输尿管总称肾蒂。肾锥体的尖端钝圆,伸向肾窦叫肾乳头,其顶端有许多乳头孔,肾生成的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在显微镜下观察,肾实质由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
新生儿脐部疾病(脐疝)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
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
手术名称: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分类:妇产科/妇科手术/腹部手术/良性疾病手术/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术ICD编码:68.403概述:切开阴道后壁的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手术体位取仰卧位。2.钳夹、切断、缝扎双侧子宫骶骨韧带,剪开后腹膜,下推直肠,露子宫直肠陷凹,同全子宫切除操作。
-
经胸腔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图解1-1干纱布填塞使胸膜发生粘连1-2图1经胸腔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适应证此法不常应用,仅在右肝上前间隙的高位脓肿或腹膜外间隙脓肿时才采用。5日后再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为切开排脓,从原切口进入,通过粘连的胸膜和膈肌,先用针穿刺,抽出脓液后,沿穿刺针切开,再以手指伸入脓腔分开纤维隔,放置引流条[图1-2]。
-
十二指肠
解剖部位名十二指肠:十二指肠(duodenum)上端起自幽门、下端在第2腰椎体左侧,续于空肠,长约25-30厘米,呈马蹄铁形包绕胰头。腔肠和回肠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是逐渐改变的。耳穴·十二指肠位于耳甲艇中,耳 脚上方后部。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电针、埋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
-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是全分流术式,如能将侧侧吻合口限制在1.2cm以下,既可降压,保持吻合口不易栓塞,同时保持了一部分门静脉的入肝血流,防止发生肝性脑病。再剪开十二指肠外侧后腹膜,向内下方分离,显出下腔静脉,分离1/2周径,长5cm一段供吻合。
-
盲肠造瘘术
手术图解⑴作荷包缝合后,切除阑尾⑵插入吸引管,吸出肠内容物⑶放置造瘘管后,收紧荷包缝线,固定导管⑷将盲肠与腹膜缝合固定图1盲肠造瘘术适应证1.结肠完全性单纯性梗阻,病情不允许根治者,可作盲肠造瘘术,但排便不如结肠造瘘完全。切断阑尾系膜,在阑尾基部结肠带周围用1号丝线作两圈荷包缝合,内圈直径约1.5cm。
-
Brenneman综合征
病因学:病毒性感染,主要由CoxsackieB病毒或其他病毒所引起,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大肠区淋巴结多,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及其毒素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炎。辅助检查:白细胞可增加,偶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加。
-
针麻三关
针麻三关指针刺麻醉过程中尚且存在的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应,肌肉松弛不够三个难题。针麻具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主要表现在:针麻的镇痛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痛阈或耐痛阈,而不能达到痛觉完全消失,因此相当部分病人在切开皮肤、刺激腹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即所谓“镇痛不全”;
-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肛门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等疏松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骶骨前,其上方为骶骨岬,下方为盆膈;两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旁,肛提肌以下,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感染严重时,脓液可从一个坐骨直肠窝流至对侧的坐骨直肠窝,形成蹄形肛周脓肿。
-
低密度造影剂
低密度造影剂(Low-densitycontrastagent)含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用于器官腔内或组织间隙内造影,如气腹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及关节造影等。气脑造影及脑室造影由于CT检查的开展已很少采用。
-
腰三角
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不等四边形的间隙。自上而下为助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需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引起气胸。
-
酒枳丸
处方:乌梅肉1两,半夏曲7钱,青木香4钱,枳实半两,砂仁半两,杏仁3钱,巴霜1钱,黄连(酒浸1宿)1两。功能主治:酒积。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膜胀,时呕痰水。用法用量:每服8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操作名称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用品及准备1.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预期效果,向家属交代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取得充分的谅解与合作。3.盆腔肿瘤较大者需带盆腔CT片至手术室,以备术中参考。2.放置在腹膜后的引流管经阴道牵出,可采用自然体位和密闭负压引流48-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