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乘
以动物尸体上之蛆为食的蜱,附着在以尸体为食的埋葬虫身上。这样,当被附着的动物分散、转移时,则可借此被运送至新的尸体上,这种现象称为便乘。所利用的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固定的,有的甚至达互利共生的形式。
-
催眠期
催眠期为蚕龄中继增食期后的下一个时期,即为了蜕皮而直至附着于蚕座上为止的这一时期。此时期亦称减食期,在此期内食欲减退,体皮紧胀而光亮。
-
初级缢痕
初级缢痕指染色体上的纺锤丝附着点,即含有着丝粒的缢痕。亦称主缢痕。在功能上是为局限型着丝粒。由于初级缢痕的位置不同染色体常有一定,所以这也可作为染色体组型分析的重要指标。
-
胸鳃
胸鳃,侧鳃wall-gill系十足目之鳃室内胸肢附着点上方鳃室壁上所着生的鳃。其下方和外侧着生着关节鳃和足鳃。
-
侧鳃
胸鳃,侧鳃wall-gill系十足目之鳃室内胸肢附着点上方鳃室壁上所着生的鳃。其下方和外侧着生着关节鳃和足鳃。
-
吸叶
吸叶是是绦虫类的一种附着器官,常有4个,直接或通过柄部长于头部。吸叶呈耳状、长卵形、或叶状的构造,边缘为复杂的皱襞状,有的整个呈卷心菜样。具有显著的运动能力。
-
罗络
罗络指附着于脾之大络(大包)周围的络脉。喻罗网状的络脉。《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
碾串
碾串是利用石碾或其他串压工具,将药材铺高成垄,串压去外表附着的毛须、钩刺、果皮等非药用部位。如苍耳子等。
-
绳
绳人体部位名。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挟绳而上者,背也。”张景岳注:“颊之外曰绳。”
-
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呈扁圆形。能使眼裂闭合。由于少量肌束附着于泪囊后面,当收缩闭眼时,可同时扩张泪囊,促使泪液经鼻泪管流向鼻腔。
-
外套线弯
斧足类外套线的后端有向前弯入的部分,称为外套线弯。这是能使入水管及出水管伸缩的水管肌(siphonalmuscle)的附着线,也称水管痕(sip-honalimpression)。水管不发达的种类(Inlegr-ipalliata)中不存在水管痕;水管很发达的种类(Si-mupalliata)中水管痕是很明显的。
-
外套线
外套线是软体动物斧足类外套周围的放射状外套肌(pallialmuscle,牵拉外套缘的肌肉)附着于贝壳内面的残痕(impression)。残痕的形状可作为分类上的特征。
-
CEN序列
CEN序列centromericsequence是真核生物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两个染色体附着的区域,含有11个高度保守的碱基序列:TGATTCCGAA,功能是形成着丝粒,均等分配两个子代染色单体。
-
光滑内质网
光滑内质网是细胞内质网的一种。在内质网膜的表面没有核糖核蛋白体的小颗粒附着的内质网称做光滑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
-
无根苔
无根苔又称假苔,是指舌苔在舌面附着疏松,好似浮涂在舌上,一刮就脱落的舌象。
-
Tillaux骨折
Tillaux骨折指胫腓下联合前后韧带撕脱,胫骨附着点骨折,通常指前韧带撕脱骨折,即胫骨前结节撕脱。
-
触手面
触手面系栉水母2条触手的附着面。因扁平的漏斗(胃)位于该平面内,故又称漏斗面(infundibularpl-ane)。此外亦称为横面或横切面(transversepl-ane)。它与成宜角的咽面(矢状面)共为二辐射对称的对称面之一。
-
板状感受器
板状感受器是昆虫体表感受器的一种,亦称板状器(plateorgan)。身体表皮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板状结构。周围有放射状的裂孔,下面附着感觉细胞的树状突,起嗅觉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