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肌瘫痪
疾病别名面神经麻痹,面瘫,面神经炎,贝耳氏麻痹,贝耳麻痹,facialneuritis疾病代码ICD:G51.9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耳麻痹。
-
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
手术名称: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别名: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分类: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ICD编码:04.201应用解剖:面神经伴同中间神经和听神经进入内耳孔后,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先向外行至膝状神经节,以锐角折向后外,再折行向下,从茎乳孔出颅。如引起面肌瘫痪,则表示穿刺位置正确,等待15~
-
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
手术名称: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别名: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分类: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ICD编码:04.201应用解剖:面神经伴同中间神经和听神经进入内耳孔后,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先向外行至膝状神经节,以锐角折向后外,再折行向下,从茎乳孔出颅。如引起面肌瘫痪,则表示穿刺位置正确,等待15~
-
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
手术名称: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分类: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ICD编码:04.202概述:经皮射频热凝神经破坏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Hori(1981)等将其用以治疗面肌抽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术后虽仍可产生一定程度的面肌瘫痪,但如控制得当,多不致产生永久性面瘫和其他并发症。3级,闭眼露缝;
-
面神经损伤
概述颅脑损伤伴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为3%,伤后有外耳道溢血及溢液的病人,其中1/5可出现同侧面肌无力。在神经外科对持久的完全性面瘫多采用替代修复手术,如面一副神经吻合术或面一隔神经吻合术,另外,面一舌下神经吻合术,由于利用舌下神经代替修复面神经之后,将引起一侧舌肌萎缩,影响语言和咀嚼,目前已少用。
-
面神经炎
西医·面神经炎:面神经炎(facialneuritis)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Bellpal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抗病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引起,可用阿昔洛韦0.2g口服,一日5次,疗程7~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体针:取地仓、颊车、翳风、合谷、阳白、四白等穴为主。鼻唇沟平坦加迎香;
-
核下瘫
核下瘫是指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损伤引的瘫痪。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是损伤同侧所有面肌瘫痪,表现为额横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舌下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是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
-
一叶萩碱
一叶萩碱的适应证:临床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及其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及其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面肌瘫痪,对神经衰弱、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和耳聋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专家点评:由于代谢快、蓄积少、毒性低,临床作用同士的宁但较士的宁(安全范围窄,目前已很少应用)安全。
-
面神经阻滞疗法
穿刺方向朝向顶端,基本与额面平行,操作者需用一手指紧贴乳突下向内侧压紧,另一手持带5号球后针头的注射器,在乳突前缘进皮,并向顶端进针,进入茎乳孔后,即使不注药,也会不同程度地终止面肌痉挛,故可应用此法进行面神经压榨,注射局麻药时,阻力很大,孔内注药不超过0.5ml。用神经毁损药物后,可出现严重面肌瘫痪。
-
叶萩碱
一叶萩碱的适应证:临床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及其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及其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面肌瘫痪,对神经衰弱、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和耳聋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专家点评:由于代谢快、蓄积少、毒性低,临床作用同士的宁但较士的宁(安全范围窄,目前已很少应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