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
概述:白:1.淫浊;3.肺和秋金之气的代名词。《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出白。”指小便出白色的浊液,又称白淫。白带·白:白指白带。《本草纲目》马齿苋条:“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如方剂的泻白散。《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白乃不复。”
-
面色㿠白
面色㿠白为症状名,是指面色白且面目虚浮的表现。常见于脾肾阳虚之证。
-
白牡丹
白牡丹是花朵形白茶之一。采自大白茶品种者,称大白;根据气候条件,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历时50-60小时,不少于36小时,也不宜超过72小时。当萎凋叶毫色发白、叶尖翘起、含水率约30-35%时要进行并筛,促进叶缘垂卷,防止叶面贴筛呈平板状。中、低级叶堆放,叶堆厚10-15cm,促进叶态与叶色形成。
-
面白
面白诊断学名词。指一种色诊。白为虚寒之色,属肺。多主气虚、寒证。白而色淡,肺虚失血;白而肥胖,气虚有痰;白而颧赤,气阴两虚;白而带青,气虚寒重;白如傅粉,气色皆夺;面多白斑,腹有虫积(多见于小儿)。白色而光泽明润者有胃气,枯槁晦滞者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论》:“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
瘟疫白喉
瘟疫白喉病名。系指因疬气引起的白喉病证。《喉科种福》卷三认为“疬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肺属金,其色白,故其现于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两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现,或随病随现,其现也或白点,或白条,或白块,或白垢,渐渐长至满喉。”
-
白附子香连丸
别名:白附子黄连丸、白附香连丸处方:黄连1分,木香1分,白附子(大者)2个。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功能主治: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白鹇
《*辞典》:白鹇: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B iXi 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 鸟类》)。中央尾羽几纯白,仅于外羽基郎杂以不连续的波状黑纹;生境分布:多见于山地竹林中。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
冷热痢
痢疾属寒热夹杂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夫冷热痢者,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寒热所伤,冷热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搏于血,血渗肠间,则变为血痢也;而冷伏肠内,搏津液则变凝白,则成白滞,亦变赤白痢也。”
-
鸡子丹
处方:鸡蛋壳、辰砂。制法:养鸡雌雄纯白者,不令他鸡同处,生卵扣一小孔,倾去黄白,即以上好辰砂为末(朱砂有毒,选豆瓣旧砂,豆腐同煮一日,为末),和块入卵中,蜡封其口。还令白鸡抱之,待雏出药成,以蜜为丸,如豆大。功能主治:长年延算。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三
-
虚寒痢
虚寒痢(deficiencycolddysentery、yangdeficiencydysentery)是指邪伤阳气,内生阴寒,以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虚痢。
-
带下丸
处方:马毛2两(伏火1宿,白马毛治白带,赤马毛治赤带),龟甲4两(醋炙),鳖甲2两(醋炙),牡蛎2两(火炙)。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各家论述:气陷于下焦则白带,血陷于下焦则赤带。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刚可以利气,固血则赤止,利气则白愈,此用马毛之意也。
-
保痘汤
《辨证录》卷十四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薄者不薄矣。
-
寒性哮喘
寒性哮喘(coldasthma)是指风寒外束,内闭于肺,以喉间有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呈泡沫状,形寒无汗,面色晦暗带青,四肢不温,口中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为常见症的哮喘发作期证候。
-
痰湿阻肺
痰湿阻肺病证名。指痰湿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动则咳嗽加剧、气喘痰鸣,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方如二陈汤。
-
乳炼秋石奇方
《遵生八笺》卷十七:方名:乳炼秋石奇方组成:童便2桶,皂角12两,杏仁10两。又将猪脂油12两熬成汁,去滓,倾入便内搅,浮膜倾去,又淀清,将人乳汁用滚汤泡成块倾入便内,再搅如前,又淀1日,倾去清水下底浊粉浆水,用木勺乘起,倾桑皮纸上,先将毛灰一矼作一沉窝,将桑皮纸放灰上以渗便水,纸上干白腻粉,即成秋石矣。
-
颉颃色说
颉颃色说opponent-colortheory是由赫林(K.E.K.Hering,1878)所倡导的关于人的色觉机制的假说。基于白与黑以及补色相互间的颉颃感觉,还有红绿色盲、黄蓝色盲的存在,而设想在视网膜内有三种视觉物质,并认为色感觉是由于它们的异化(分解)和同化(再会成)而产生的。
-
香粉
《千金翼》卷五:方名:香粉组成:白附子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白芷1两,白敛1两,白檀1两,沉香2两,青木香2两,鸡舌香2两,零陵香2两,丁香2两,藿香2两,麝香1分,粉英6升。用法用量:上药各为细末,取色青黑者,贮粉囊中,置大盒子内,以白粉覆之,密闭7日后取之,粉香至盛而色白。
-
簾珠喉
簾珠喉病名。系指喉内微肿发白,小舌红肿,吞咽痛剧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喉科秘旨》卷上:“簾珠喉,满喉如白纲油状,两边微肿,根有白点,带红色,小舌红肿,咽水大痛。”治宜泻火止痛,方用六味汤加减。
-
三霜丸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氏家传》:方名:三霜丸组成:巴豆(去皮,拣选白色肥好者)3钱(研细,先用白绢包20-30重,次用白纸外面包定,大石压令油尽,取2钱,轻者为用),真轻粉1钱,粉霜1钱。如服食,旋丸如小绿豆大,3岁以下如粟米大。《银海精微》卷上:方名:三霜丸组成:姜粉、枯矾、白硼砂。
-
神仙鸭
《验方新编》卷十一:方名:神仙鸭组成:乌嘴白鸭1只(去净毛,破开,去肠杂,不可用水),白枣49枚(即南枣,去核),白果49个(去壳),建莲49粒(去心),人参1钱,陈甜酒3大酒杯,好酱油2酒杯。功效:健脾益精。无人参,可用玉竹4钱9分;加姜汁少许亦可。制备方法:上各放鸭肚内,装入瓦钵(不用放水),封紧蒸烂。
-
白树鸡粥
处方:白树鸡3两(洗泽,细切,一名白木耳),米3合,薤白5合(切)。功能主治:肠滑,赤白下痢。用法用量:上相和于豉汁中,煮作粥,空心食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食医心鉴》
-
髓煎
《圣惠》卷九十五:方名:髓煎组成:生地黄50斤(捣绞取汁,以慢火煎减半),牛髓50斤(炼成者),羊脂3斤(炼成者),白蜜3升,牛酥3升,生姜汁2升。功效:填骨髓,治百病,补虚劳,换白发。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调如鸡子黄大,日2服,羹粥中食之。益精美发,白者摘去之,下有黑者再生,若未白者更不白。
-
再黑膏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组成:胡桃1枚(捶碎,去壳取全肉,于新瓦中心安顿,4边着慢火逼,渐渐簇火令近,时时拨转胡桃,令焦黑,地上放令冷用),定粉1钱。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先涂在白髭根上,方用镊子摘髭,急用手擦药人白髭窍内,后次即出黄髭。若3数次用,终身不白。制备方法:上药1处研如膏,用小瓷盒收之。
-
五花散
《华氏医方汇编》卷二:方名:五花散组成:白楝花3钱,白风仙花3钱(无花,梗代),白菊花3钱(盆菊尤妙),白荷花3钱,银花3钱(鲜者更妙)。主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酥心脆糖
酥心脆糖系重庆传统名产之一。酥心脆糖原料配方1.糖皮:川白糖26公斤饴糖20公斤,2.糖心:芝麻粉2.5公斤川白糖2.5公斤面芝麻6公斤酥心脆糖制作方法1.制皮:以川白糖、饴糖加水溶化后熬制。3.成型:将拉白的糖包裹心料,封裹平密,再拉成直径约1.8厘米的条子,然后按长10厘米左右的规格切节成型。色泽:白色略黄。
-
神仙紫金膏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方名:神仙紫金膏组成:生姜1斤半(和皮细锉),皂角4两(不蛀者,细锉),细辛(去叶土)1两,香白芷1两(锉)。功效:乌髭鬓。用法用量:每用杖子挑药少许,于白髭处熟擦令热,即摘去白髭,用药再擦,肉热即止。后生黑者,永不变白。
-
乌须固齿神妙散
《玉案》卷三:方名:乌须固齿神妙散组成:当归、生地、母丁香、子丁香、青盐、旱莲草、细辛、没食子、茯神(去皮为末,以桑椹取汁,浸晒9次)各等分。功效:乌须发,固齿。用法用量:清晨擦牙,即用滚水多漱咽下,未白者永不白,已白者擦上半载即可。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舌苔薄
舌苔薄为舌象。薄白主表,或偏于正虚;由薄变厚,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舌淡红、薄白苔,见于健康人或风寒表证,舌淡白而苔薄白,主阳虚,气血两虚等。《辨舌指南》:“苔薄者,表邪初见;苔厚者,里滞已深。”
-
阴阳翳
概述:阴阳翳为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阴阳圈。《审视瑶函》:“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俱白色,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若白中略带焦黄色,或纯白而光滑沉涩者,皆不能去尽;分类:本书认为:“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故名。上述两种皆属宿翳。
-
白绒草
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 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mollisima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四季随采随用。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咯血,胸痛;外用治疖肿,乳腺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三灵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方名:三灵丸组成:甘菊花(去茎叶)2斤,松脂(炼成者,别研,炼法在后)2斤,白茯菩(去黑皮)2斤。制备方法:上药除松脂外,捣罗为细末,入松脂、炼蜜和捣千余符,为丸如弹子大。附注:炼松脂法:松脂十斤,以桑柴灰汁煮三五次,候色白止,即用布滤,入冷水中,其精者入水即凝,其滓弃之;
-
养容方
《奇方类编》卷下:方名:养容方组成:白菊花1两,梨汁半碗,白果1两,白蜜1两,人乳半钟,白酒酿半钟。功效:养容。用法用量:先将白菊花、梨汁以好酒煎浓汁,再将白果捣烂,并蜜、乳研在一起,卧时搽面上,次早洗之,颜如童子。
-
鹰
气味(屎白)微寒、有小毒。主治1、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以醋石榴皮(炙黑)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4、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沙射影。
-
肠蛊痢
《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藏府,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千金要方》卷十五:“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蛊则纯痢瘀血。”参见蛊注痢条。本病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
辨痰
系望诊内容之一。辨别痰的性状,作为辨证的参考。辨痰时要注意痰的颜色、形状、稀稠度、气味等。痰色白而清稀,多为寒证;痰色黄或白而粘稠者,多属热证。痰少极粘,难以排出者,多属燥痰;痰白易咯而量多者,为湿痰。咳吐脓血如米粥状,为热毒蕴肺,多是肺痈;痰中带血,多为肺络受伤等。
-
白灰散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得效》卷十七:白灰散:处方:白布灰。功能主治:紧唇。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灯散”。制法:韭菜汁调,阴干,为末。功能主治:恶疮,刀斧伤见血。如肠溃出,桑白皮线缝合罨之,帛系,定效。附注:《古今医鉴》本方用石灰不拘多少(炒七次,地下窨七次),醋调,敷肿处。
-
郑承瀚
郑承瀚清代喉科医家。性好医学外,通地理,尝遍游楚、豫、江、浙等地,获传方,用之多效,兼擅幼科、痘科与针灸。嘉庆九年(1804)与方成培博采古方,增订方氏原著《重楼玉钥续编》两卷。书中详论喉科虚证,以及喉科色脉辨证。又著《喉白阐微》一卷(1797年)。
-
调息箴
调息箴养生短论。南宋理学家朱熹撰。全文为:“予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鼻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已而吸,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所述即儒家所谓“观白”气功功法。
-
天津市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是以促进母婴健康为中心,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为核心,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健康服务的一类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
-
将军复战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张云野琐记》:将军复战丹:处方:山芝麻600克(童便浸四次,烧酒浸三次,略炒)乳香没药(各炙去油)各90克血竭(煨)60克制法:上药研极细。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如为素食者,可用白豆腐干。注意:服药期间,注意避风。用法用量:火酒送下4分,随食白煮猪肉压之。用药禁忌:服药后,切记避风。
-
冰瑕翳深
概述:冰瑕翳深为病名。乍时赤涩泪出,眵满蒙蔽瞳人一重,如鼻涕或黄或白,看到如膜遮障一般。”治疗:治宜用菊花,侧柏叶、黄连、归须等煎汤日洗二、三次。《银海精微》:“白陷鱼鳞者,肝肺二经积热,充壅攻上,致黑睛遂生白翳,如鱼鳞铺砌之状,或入(应为“如”)枣花,中有白陷,发歇不时,或发或聚,疼痛泪出。”
-
桃花圆
处方: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水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纯白,或冷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米饮送下,空心,食前,日三服。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水煮木香圆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水煮木香圆: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青皮(去白)、甘草(赤),各二两四钱,罂粟壳(去瓢)二两八钱。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八分盏,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温服。
-
目妄见
目妄见(heteroptics)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类似今之玻璃体混浊或角膜翳。2.《张氏医通》卷八又认为:以长为短、以白为黑、神光自见、黑夜精明、视正反邪、视定反动、视物颠倒、视一为二、视瞻有色、视赤如白、光华晕大等视觉异常的病患亦属此证范畴。3.目妄见为狂证证候之一。
-
桤叶树属
中文名桤叶树属拼音名qiyeshushu拉丁名Clethra中国植物志56:121属下物种白背桤叶树、白毛桤叶树、薄叶桤叶树、城口桤叶树、大花云南桤叶树、单毛桤叶树、单毛桤叶树(原变种)、单穗桤叶树、单穗桤叶树(原变种)、短柄桤叶树、短梗华南桤叶树、短穗桤叶树、多肋桤叶树、革叶桤叶树、贵定桤叶树、贵定桤叶树(原变种)、贵州桤叶
-
参艾饮
处方:条参4钱,前胡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3钱,陈皮1钱,枳壳1钱,粉草1钱,艾叶3片。功能主治:白喉寒证初起。寒邪在表,见白于关内或关外,色必明润而平,满喉淡红,微肿略痛,头痛,恶寒发热,饮食如常,舌苔白,二便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
-
小黄连阿胶圆
处方:肉豆蔻、茯苓(去皮)、诃子(炮.去核),各一两;黄连(去须.炮制:上为细末,用阿胶一两醋煎溶,搜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无度,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鱼脑,白多赤少,后重腹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便圊频数,食减少力。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白杜鹃花
拼音名:B iD JuānHuā别名:白花杜鹃、白映山红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白杜鹃RhododendronmucronatumG.Don,以根及花入药。秋末采根,夏初采花,鲜用或晒干。性味:辛、酸,温。功能主治:止咳,固精,止带。用于咳嗽,遗精,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回鹘五神散
处方:芫花独根(以水净洗)、木香、青木香、商陆(白者,洗净)、乌臼根(取黄土内1寸深,用皮)各等分。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臌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人弱服1钱半,临卧腊酒调下。至寅卯时利下水气,辰时以白粥补之,若病浅3日1服,病深隔日1服,限5-6日后服金丹。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八
-
大疯丸
处方:大风子(不可见火)20两,小胡麻20两,白蒺藜(去刺)20两,苍术6两,荆芥(晒)6两,牛膝4两,川断4两,苦参12两,防风(晒)8两,蝉蜕(去头足)5两,蛇蜕(白净者,去头足)3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用白凤仙花叶6两,煎汁为丸。功能主治:大麻疯。注意:服者须吃白淡。摘录:《古方汇精》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