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肿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9.鉴别诊断应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蛛网膜炎、脑脓肿、脑血管意外、脑寄生虫病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相鉴别。
-
颅内肿瘤性出血
在转移性肿瘤中,以支气管肺癌,黑色素瘤、绒瘤和胃癌最常见,此外,还有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2.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仅次于脑实质内出血的另一种类型,多由位于脑表面的肿瘤、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垂体腺瘤和转移癌引起,其中,转移癌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要较原发肿瘤的发生率高。
-
脑瘤
脑瘤·阴虚动风证:脑瘤·阴虚动风证(cerebromawithsyndromeofwindstirring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血不足,肝风内动,以头痛头晕,神疲乏力,虚烦不宁,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颈项强直,手足蠕动或震颤,口眼斜,偏瘫,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弦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脑瘤证候。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
-
先天性肿瘤
概述:先天性肿瘤可分颅咽管瘤、上皮样瘤和生殖细胞瘤,其中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生殖细胞瘤亦称非典型畸胎瘤,过去通称为松果体瘤。肿瘤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压迫小脑上蚓部及结合臂时,则产生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等,肿瘤位于鞍上者可产生视交叉、视神经受压症状,出现偏盲、视神经原发性萎缩、视力减退等。
-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2月14日全文: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一、适应证符合率:定义: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且无技术应用禁忌证的患者例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总患者例数的比例。腹部恶性肿瘤及癌性腹腔积液等;
-
失用症
其它乙型脑炎、弓形体病、梅毒、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囊虫病等均可出现失用症。并有行为反常、智力损害、情感不稳、易受激惹等,神经系统表现有失语一失用一失认综合征和口唇反射、抵抗性肌张力亢进、刻板动作,也可发生癫痫样抽搐及肌阵挛性颤搐,渐至生活不能自理,CT检查可见以额、颞叶为主的弥漫性脑萎缩。
-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肿瘤深部热疗的适应证:头颈部(颅内肿瘤除外)的复发难治性肿瘤或各种软组织肉瘤等;腹部恶性肿瘤及癌性腹腔积液等;肿瘤热疗的并发症:(1)肿瘤深部热疗并发症包括:皮肤烫伤、皮下脂肪硬结和坏死、反应性肺水肿、出血、吻合口裂开、肠穿孔、肠麻痹等。
-
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符合率
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符合率的定义: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符合率是指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且无技术应用禁忌证的患者例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技术总患者例数的比例。腹部恶性肿瘤及癌性腹腔积液等;盆腔恶性肿瘤及癌性盆腔积液等;四肢软组织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
-
脑膜瘤
成年较多,老年与儿童较少,婴幼儿更少。诊断脑膜瘤,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在CT扫描图像上,脑膜瘤有其特殊征象,在颅内显示出局限性圆形密度均匀一致的造影剂增强影像,可并有骨质增生,肿瘤周边出现密度减低的脑水肿带,相应的脑移位,以及脑脊液循环梗阻引起的脑积水征象。
-
儿童大脑半球胶质瘤
肢体运动障碍;可合并结节性硬化、多发性硬化和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恶性度Ⅱ~小儿恶性胶质瘤术后3年内脑脊液播散率为26%±7%。本组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为52.2%,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7.9%。1989年共收治小儿大脑半球胶质瘤280例(侧脑室、底节、胼胝体及丘脑者除外),占小儿颅内肿瘤的14%,占幕上肿瘤的26.3%。
-
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
3.肿瘤显露和切除:沿乙状窦后缘切开颅后窝硬脑膜,撕破蛛网膜放出部分脑脊液后,向内上方轻轻牵开小脑半球,显露颈静脉孔区肿瘤,仔细辨认肿瘤与后组颅神经的关系(图4.3.3.10-6)。由于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的神经部通过,因此,切除舌咽神经鞘瘤时,有可能保留经颈静脉孔静脉部通过的迷走神经和副神经。2.脑脊液漏。
-
高颅压性脑水肿
概述:高颅压性脑积水实质上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阻塞,引起脑室内平均压力或搏动压力增高产生脑室扩大,以致不能代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高颅压性脑积水有时可表现出原发病变的症状。相关药品:维生素A、甘露醇、氢氯噻嗪、氯噻嗪、乙酰唑胺相关检查:维生素A
-
高颅压性脑积水
概述:高颅压性脑积水实质上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阻塞,引起脑室内平均压力或搏动压力增高产生脑室扩大,以致不能代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高颅压性脑积水有时可表现出原发病变的症状。相关药品:维生素A、甘露醇、氢氯噻嗪、氯噻嗪、乙酰唑胺相关检查:维生素A
-
小儿脑肿瘤
(4)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颅按管瘤等蝶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可惜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失。(4)其他从好发部位来看,小儿脑瘤发生在天幕下(后颅窝)和脑中线结构者较成人多,据统计,2—12岁间小儿的颅内肿瘤,2/3发生在天幕下,但在2岁以下和12岁以上患儿中,幕上和幕下各占一半。主要用于手术无法全切或术后复发者。
-
垂体功能减低
多发性垂体功能减低除GH不足外,还有TSH、ACTH和LH,FSH的分泌不足,分别引起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功能的障碍,除以上垂体性侏儒的表现外,低血糖症状较为严重,还可有怕冷、智力迟钝,至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发育和缺乏性成熟的表现。血中GH和生长介素浓度低,GH对刺激试验反应亦低,并有青春期延迟。
-
大脑凸面脑膜瘤
概述:大脑凸面脑膜瘤是指大脑半球外侧面上的脑膜瘤,主要包括大脑半球额、顶、枕、颞各叶的脑膜瘤和外侧裂部位脑膜瘤,在肿瘤和矢状窦之间有正常脑组织。60岁以上老年病人91例占10.4%。20世纪70年代以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平片和脑血管造影,70年代以后CT应用于临床,对此病可做出非常明确的诊断,而且比MRI更清楚。
-
生长激素缺乏症
引起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功能不足的常见病因有:①原发性:垂体功能障碍的②继发性:肿瘤、放射损伤、头部创伤、颅内感染等任何病变损伤垂体前叶或下丘脑均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
脑内皮样囊肿
疾病别名皮样瘤,皮样肿瘤,dermoidtumor疾病代码ICD:D33.9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脑内皮样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肿瘤,又名皮样瘤。病理生理颅内皮样囊肿2/3发生在颅后窝,尤其是小脑中线部位,亦可发生在第四脑室、枕部的硬膜下或硬脑膜外,其次是脑桥、额叶下面,其他部位有垂体区、松果体区等。
-
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4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2.听神经瘤经一侧枕下乳突后入路手术,未能达到全切,靠小脑桥脑角上部及小脑幕裂孔处尚残留瘤结节压迫脑干。取坐位或侧卧位,病侧向上。
-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概述: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mpressiveopticneuropathy)由于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转移癌直接压迫或浸润所致,临床上有时易误诊,应引起警惕。在颅内以鞍区占位性病变多见。转移癌如鼻咽癌,淋巴网状细胞内瘤(何杰金氏病)及额叶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错构瘤、结核瘤、梅毒胶样肿、隐球菌病、结节病、癌性脑膜病变等均可引起。
-
Parinaud氏综合征
概述: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病因病理病机:颅内肿瘤,如松果体肿瘤、胼胝体肿瘤、中脑肿瘤,以及血管病变损害皮质顶盖束等引起。胼胝体后部的肿瘤可引起与松果体瘤相似的症状,早期出现Parinaud氏综合征表现,脑积水及颅内高压症状较易出现。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2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68%,功能保留率39%。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
-
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
概述:正常脑脊液中已知有20多种,比血清少。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测定原理:同VanRymenant-Robert改良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升高:脑膜炎、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
-
脑内脊索瘤
疾病代码:ICD:D36.9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脑内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的肿瘤,多发生于蝶骨枕骨底部及其软骨结合的周围以及骶尾部。肿瘤内可有出血和囊变。镜下可见典型的脊索瘤由上皮样细胞所组成,细胞胞体大,多边形,因胞质内含有大量空泡,可呈黏液染色,故称囊泡细胞或空泡细胞。
-
丘脑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丘脑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4101概述:丘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应用显微剥离器和小棉片紧贴肿瘤表面剥开正常脑组织,如肿瘤为良性或低恶度胶质瘤,争取肿瘤全切或肉眼下全切;5天,脑脊液正常或含血少时,夹闭引流管观察24h。
-
中枢性尿崩症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神经垂体暂时性或慢性疾病使血管加压素缺乏,其特征是排泄大量极稀释尿(其他均正常)和烦渴.4、加压素试验禁水试验结束后,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5U(或静氨散加压素0.1U/kg),然后两小时内多次留尿,测定渗透压,如尿渗透压上升峰值超过给药前的50%,则为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
-
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
概述:AVP又称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或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产生,贮存于神经垂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颅内压和脑组织代谢,具有抗利尿、缩血管、加强记忆、参与体温及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相关疾病:颅内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脑栓塞、痴呆、昏迷
-
永久性面神经麻痹
永久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由于颅内肿瘤压迫或神经受累,中耳、颞骨外伤和手术意外损伤面神经、或颌面部外伤、火器伤、腮腺的血管、淋巴管瘤、恶性肿瘤手术,不可避免地损伤或手术需要切除面神经及其分支,或由腐蚀性药物(常见有水剂、三氧化二砷)所致面神经损害等原因而引起的不可逆的面神经麻痹。面瘫无改善。
-
侧脑室肿瘤切除术
在侧脑室前部和体部者,多为室管膜瘤,在三角部、颞角和枕角区者,多为乳头状瘤或脑膜瘤。2针粗丝线穿过瘤体,或用取瘤钳夹住肿瘤,轻轻向外上牵拉以显露肿瘤基底部血管,用银夹夹闭血管和脉络膜丛,电凝后切断,再完全游离肿瘤后完整摘除(图4.3.1.9-9)。⑥要彻底止血,不能让血液或血凝块和明胶海绵等留置在脑室内;
-
神经纤维瘤病
疾病别名vonRecklighausen病疾病代码ICD:Q85.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3)周围神经肿瘤:周围神经均可累及,马尾好发,肿瘤呈串珠状沿神经干分布,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突然长大或剧烈疼痛可能为恶变。
-
颅脑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颅脑CT检查技术适应证:颅脑CT检查技术适用于:1.颅脑外伤。颅内肿瘤、感染、脑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寄生虫病、多发性硬化做平扫和增强扫描。100ml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拔针后,患者取仰卧位,头低30°~(2)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按常规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内注入5~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2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68%,功能保留率39%。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
-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
疾病代码:ICD:M9450/3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少枝胶质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1.3%~70%,上皮性肿瘤可发生局部颅骨变薄,颅内压增高征象见于30%以上的病人。近年研究认为少枝胶质细胞瘤为化疗敏感性肿瘤,对丙卡巴肼(甲基苄肼)、洛莫司汀与长春新碱系列治疗(简称PCV)反应良好。
-
动脉内血栓溶解术
适应证:动脉内血栓溶解术适用于急性(数日以内)、或亚急性(30日以内)自体动脉(nativeartery)、或分流性移植血管(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移植血管)所形成的血栓,由于血栓所造成的闭塞,临床出现跛行或四肢有明显的缺血性症者。2.相对禁忌证(1)主要脏器的外科手术10日以内(包括活体检查术)。
-
嗅沟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嗅沟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颅底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9概述:嗅沟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10,是颅前窝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额窦骨壁和粘膜接受筛前动脉及其分支脑膜前动脉供血,而其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则沿额鼻管引流至鼻腔静脉、板障静脉、脑膜中静脉和眶内静脉。3.手术当日晨禁食。
-
下丘脑错构瘤切除术
CT和MRI检查,在乳头体处可显示带蒂或不带蒂的球形小肿瘤,结合性早熟症状,诊断即可确定。体位:如经颞下入路可取侧卧位;再向内即可看到动眼神经和后交通动脉,在斜坡上部亦可看到滑车神经入海绵窦处。吞咽障碍病人,食物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须在完全清醒后,试行少量进食,证明无问题时方可进食。
-
脉络丛下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Viale等(1980)复习文献,认为切断丘纹静脉可能导致基底节区的出血性梗塞,故提出不应切断丘纹静脉,而是从侧脑室底抬起脉络丛,连同穹窿体和第三脑室脉络组织一并推向对侧,平丘脑上面向内切开室管膜进入第三脑室顶,将肿瘤切除,也可单独经室间孔切除肿瘤的前部。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经脉络丛下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Viale等(1980)复习文献,认为切断丘纹静脉可能导致基底节区的出血性梗塞,故提出不应切断丘纹静脉,而是从侧脑室底抬起脉络丛,连同穹窿体和第三脑室脉络组织一并推向对侧,平丘脑上面向内切开室管膜进入第三脑室顶,将肿瘤切除,也可单独经室间孔切除肿瘤的前部。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颅底区肿瘤手术
surgeryoftumorsofthecranialbase分类:口腔科/颅底外科手术ICD编码:01.5932概述颅底部解剖:适应症:颅底肿瘤手术适用于:1.颅内肿瘤侵犯颅底和颌面颈部,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软骨瘤及畸胎瘤等。(5)去除岩骨:联合应用骨钻和咬骨钳,从上面和下面进行操作,切除岩骨内管的内壁。③直接切开硬脑膜,放出适量脑脊液;
-
多发性脑脊膜瘤
概述:颅内出现两个以上相互不连接的脑膜瘤称为多发性脑膜瘤,至今文献中报道约400例。Borovich等观察1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发现在肿瘤四周的硬脑膜上有散在多处的病灶,这些病灶在硬脑膜层之间丛生呈串珠状。伴有听神经瘤或椎管内脊膜瘤的患者同时会有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
脑脊膜瘤病
概述:颅内出现两个以上相互不连接的脑膜瘤称为多发性脑膜瘤,至今文献中报道约400例。Borovich等观察1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发现在肿瘤四周的硬脑膜上有散在多处的病灶,这些病灶在硬脑膜层之间丛生呈串珠状。伴有听神经瘤或椎管内脊膜瘤的患者同时会有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
脑脊膜纤维瘤病
概述:颅内出现两个以上相互不连接的脑膜瘤称为多发性脑膜瘤,至今文献中报道约400例。Borovich等观察1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发现在肿瘤四周的硬脑膜上有散在多处的病灶,这些病灶在硬脑膜层之间丛生呈串珠状。伴有听神经瘤或椎管内脊膜瘤的患者同时会有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
垂体瘤
概述: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病因病理病机: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激素分泌过少症群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萎常最早发生而多见。
-
脑膜瘤病
概述:颅内出现两个以上相互不连接的脑膜瘤称为多发性脑膜瘤,至今文献中报道约400例。Borovich等观察1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发现在肿瘤四周的硬脑膜上有散在多处的病灶,这些病灶在硬脑膜层之间丛生呈串珠状。伴有听神经瘤或椎管内脊膜瘤的患者同时会有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
蝶骨嵴脑膜瘤
疾病名称:蝶骨嵴脑膜瘤英文名称:sphenoidridgemeningioma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脑膜瘤颅底脑膜瘤肿瘤科头部肿瘤脑部肿瘤脑膜瘤颅底脑膜瘤ICD号:M9530/0流行病学:蝶骨嵴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第3位,约10.9%,男∶女为1∶1.06。因肿瘤压迫,侧位像可见大脑中动脉一般被抬高。相关药品:氧、吸收性明胶海绵
-
恶性脑膜瘤
疾病名称:恶性脑膜瘤英文名称:malignantmeningioma别名:脑膜恶性肿瘤分类:肿瘤科头部肿瘤脑部肿瘤脑膜瘤神经外科颅内肿瘤脑膜瘤ICD号:M9530/3流行病学:恶性脑膜瘤的发生率占颅内脑膜瘤的0.9%~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有人认为,恶性脑膜瘤的转移至少占脑膜瘤的1/1000。
-
颅内肿瘤引起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眼部表现神经纤维瘤在眼部的表现多样,除晶体及玻璃体外,可发生在眼球及其附属的任何部位。症状体征:额叶、枕叶和颞叶的肿瘤、脑垂体瘤及小脑肿瘤等可有两大类眼科表现:①颅内压增高引起原发性视盘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
-
压颈试验(奎肯试验)
正常值: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上升,于10~一侧压颈试验正常,对侧无反应(Tobey-Ayer试验阳性),提示该侧有侧窦栓塞或颈静脉血栓可能,或有其他侧窦或颈静脉压迫性病变。Ayala指数<5提示有椎管阻塞或颅内肿瘤可能、>7提示有脑积水、脑萎缩和浆液性脑膜炎可能。
-
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口腔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诊疗科目,能开展血管造影技术,有重症医学科。(三)实施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术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脑血管网织细胞瘤
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是来自幼稚的血管形成组织的肿瘤,具有先天特性,占颅内肿瘤的1%—2%,高峰发病年龄为30—40岁,男女比例约2:1,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视网膜上有血管瘤或其他内脏的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肝囊肿等。2.纠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为主药,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