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制
染色体上的复制点是一段由100~有的解链酶与引发酶结合在一起(如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复制有高度的忠实性。经研究,发现DNA聚合酶的3′→5′外切核酸酶活性可以校对新生DNA链的碱基序列并改正其聚合酶活性所造成与模板相应核苷酸的“错配”。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川乌、草乌、何首乌、紫河车、香附。
-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年11月20日国卫医发〔2013〕31号印发,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
噬粒
噬粒(phagemid或phasmid)是由质粒载体和单链噬菌体载体构建成的。两者除了多克隆位点的序列正好相反外,其余的序列都是相同的,它们可在宿主细菌内像质粒一样地复制。辅助噬菌体是一类自身DNA复制效率极低的突变型,但可为宿主细胞的质粒DNA提供的复制和包装所需的蛋白酶和外壳蛋白。
-
物理图
物理图是指标明一些界标(例如限制酶的切点、基因等)在DNA上的位置,图距以物理长度为单位,例如染色体的带区、核苷酸对数目等。(2)YAC克隆:YAC是由质粒pBR322、酵母的着丝粒、四膜虫rDNA的端粒、酵母的自主复制序列(ARS)以及一些选择标记基因构成。呈环状结构时,可以质粒方式在原核细胞中增殖复制。
-
单组分RNA病毒属
病毒粒子含单一线形dsRNA分子,分子大小为4.6-6.7kb,一些病毒分离株含附加的卫星RNA,它们编码死亡蛋白(killerprotein)。正链有两个较大的ORFs,重叠130nt,第一个ORF编码主要衣壳多肽,预计分子大小为76×103。复制需要一个中间位点、一个特异的3‘末端序列和特异的二级和高级结构。
-
基因技术
检测遗传疾病的技术发展迅速。每个染色体的每个位点上都有一个基因。人类基因能够在实验室内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复制。复制DNA的另一种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探针用于在一个特定染色体上确定一个特殊基因的位置。通过电泳技术,在凝胶中分离这些片段,将其置于滤纸上,加上标记探针。
-
矮缩病毒属
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分布于6个环状单链DNA分子上,由于矮缩病毒DNA结构与双生病毒科类似,至少有一个组分编码复制相关蛋白(Rep)。病毒是以双链DNA转录和复制链为模板,通过滚环复制方式进行复制。病毒宿主范围窄,自然侵染地三叶草、豌豆、蚕豆等豆科植物。病毒侵染的植物严重矮化,有些植物产生卷叶、褪绿甚至整株死亡。
-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动物模型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复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最常使用的造型药物为4%异丙基肾上腺素,给大鼠皮下注射50mg/kg体重;
-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
各RNA组分的3’端含有一段70多个碱基的序列,该序列能够形成完整的尔级结构,可能与复制酶的识别有关。在传播介体多黏菌的游动孢子中也发现病毒粒子。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病毒的寄主: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病毒寄主范围窄,甜菜是主要自然寄主,实验中经汁液接种可侵染藜科、番杏科和苋科的15种植物。
-
微小噬菌体科
微小噬菌体科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环状单链DNA,分子量1.6-1.7×106d,分子大小在4421bp到6050bp,一些基因从重叠阅读框翻译。使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mRNA从这个模板上转录,这种mRNA产生的一种蛋白(蛋白A)变成与亲代RF共价结合,导致子代RF复制。子代RF分子作为mRNA合成的模板,进一步复制RF。
-
多线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是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幼虫的唾腺细胞、肠细胞、气管细胞和马尔比基小管细胞中的巨大染色体。在个体发育特定阶段,多线染色体上有的带纹疏松而膨大,形成胀泡(puff),更大的胀泡被称为巴尔比尼氏环(Balbianiring),是基因转录的形态指标。多线染色体来源于核内有丝分裂(endomitosis)。
-
朊毒体
朊毒体(英文名Prion,最早为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之意,中文译名以前也叫作朊病毒、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侵染子、朊病素、朊蛋白等)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因子,也叫做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
-
ARS序列
ARS序列autonomousreplicatingsequence即自主复制序列,又叫复制起点序列(replicationoriginsequence)。是顺式作用元件的一种。所有的ARS的DNA均有一段保守序列:200bp#0;A(T)TTTAT(C)A(G)TTTA(T)-200bp,真核生物染色体上有多个ARS序列。上下游各200个bp左右的序列是维持ARS功能所必需的。
-
中心体循环
在细胞周期中,中心体具有复制-分离-复制的周期,这一过程称为中心体循环。中心体循环始于G1期,到G2期时,两个子代中心粒达到了足够的长度,但仍处于同一个中心体内。中心体内的一对中心粒在S期与DNA同步复制。
-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丝裂期(M期)进行的分裂活动。据形态变化的特征,通常将有丝分裂分为前期、早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DNA合成情况,又可将间期划分成:G1期——此时没有DNA复制,但有RNA和蛋白质合成。末期I:进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在后期Ⅱ,染色体的行为发生重要变化。
-
核小体
核小体又称核体、核粒,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146个碱基对的DNA包绕在小圆盘外面绕13/4圈。不同组织、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同一细胞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中,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核心外面的DNA长度是不同的。这些基本功能是由真核生物染色体三种特定的DNA序列所控制,即DNA复制起点、着丝粒和端粒。
-
鲑传贫病毒属
片段7编码两个功能未知的蛋白,分子大小分别为34.2kDa和17.6kDa。鲑传染性贫血病毒通过水传播,病毒能凝集多种鱼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禽和哺乳动物红细胞。在20℃时,感染性病毒产量降低99%,在25℃条件下,观察不到病毒复制,复制循环早期,NP在细胞核中积累,HA在细胞质中合成,,聚集在细胞表面。
-
自发突变
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指自然发生的突然变异。在营养条件好时,自发突变主要由DNA错误复制(misreplica-tion)形成的,但当DNA复制不存在或是明显降低时,认为它的形成与复制无关而与时间成正比(原因可能是自然发生的DNA损伤)的说法较有力。
-
T4样噬菌体属
T4样噬菌体属病毒基因组相对分子质量约120×106(169kbp),相当与粒子重量的48%,含有5-羟甲基胞嘧啶(HMC),没有胸腺嘧啶,并被糖基化。病毒粒子至少含有42种多肽(Mr8–155×103),包括1,600–2,000拷贝的主要衣壳蛋白(Mr43×103)、3个位于头内的蛋白。各种酶有B型DNA聚合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溶菌酶等。
-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理论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自组织机制的学科。艾根指出,有序结构不仅存在于耗散结构那样的宏观尺度上,而且存在于生物大分子这样的微观系统中,在化学演化阶段和生物进化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个生物大分子自组织阶段,生物大分子形成有序化组织,在类似达尔文所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统一遗传密码的细胞结构。
-
啤酒酵母23S RNA裸露RNA病毒
中文名称:啤酒酵母23SRNA裸露RNA病毒英文名称:Saccharomycescerevisiae23SRNAnarnavirus;ScNV-20S可以感染实验室90%以上的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株系,一些从啤酒工业分离的株系也发现携带ScNV-20S。像其它真菌病毒一样,ScNV-20S的生命循环没有细胞外阶段,病毒的传播通过交配或细胞质混合实现。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但也有一些病人在出现HBeAg转阴后仍然保持病毒的活跃复制,病毒的载量和肝脏的炎症活动度仍然很高,这类病人即称为HBeAg阴性慢性乙肝。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化验类别一:血清学检查化验类别二: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冰冻蚀刻术
冰冻蚀刻术指用透视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微细的三维结构或膜内微细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构是通常所说复制法的一种。现在广泛使用的试样制作方法是用戊二醛固定,使甘油浸渍的组织块冰冻,然后在高真空中将这种冰冻组织进行切削,使断面的冰滴升华,再在其切面上蒸镀一层铂碳,即成试样表面的复制膜。
-
乙型肝炎七项检测
慢性乙肝6●○○●●○○急性乙肝病毒复制减弱,慢性乙肝传染性弱7●○○○●○○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8○●○●○○○HBV感染已恢复,有免疫力。
-
大肠杆菌λ噬菌体
中文名称:大肠杆菌λ噬菌体英文名称:Enterobacteriaphageλ分类类型:种分类: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λ样噬菌体属大肠杆菌λ噬菌体GeneBank编号:[J02459]大肠杆菌λ噬菌体基本特性:分子遗传学研究发展到目前的水平,没有λ噬菌体的详细研究和资料积累是不可想象的。最后是与DNA复制和细胞溶解有关的基因。
-
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
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主要侵染双子叶植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局限于韧皮部和相邻的薄壁细胞,病毒侵染喉细胞核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细胞核膨大并形成颗粒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纤维状物质科浓缩成各种大小的环。病毒感染细胞核中的颗粒物质主要是核糖蛋白,纤维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蛋白,纤维环可能是病毒复制装配的场所。
-
短尾噬菌体科
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双链DNA,分子大小为40kb,分子量25×106d,基因组核酸约占粒子总重量的50%。短尾噬菌体科基因组以线形编码50个基因,相关功能的基因串联在一起。噬菌体吸附到细胞壁开始烈性感染,感染中破坏宿主染色体。病毒DNA在复制中形成串联体。主要宿主为肠道杆菌。
-
自身调节
1.自身调节(autogenousregulation,auto-regulation)为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形式,是指某基因的产物(蛋白质)调节基因本身的表达,但有时也用在基因复制的调节等方面。3.有时候一个器官在不依赖于器官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器官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也属于自身调节。
-
甜菜曲顶病毒
中文名称:甜菜曲顶病毒英文名称:Beetcurlytop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双生病毒科曲顶病毒属甜菜曲顶病毒甜菜曲顶病毒基本特性:甜菜曲顶病毒粒子为双联体结构,每个粒子大小为18nm×30nm,无包膜,由两个不完整的20面体组成。病毒的自然传播介质是叶蝉。病毒分布范围主要是西北美洲从墨西哥到加拿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
坏死病毒属
ORF4编码29-30kDa的外壳蛋白。坏死病毒属病毒感染寄主后,烟草坏死病毒(无卫星病毒株系)在侵染的普通烟叶肉细胞中,病毒粒子大量分布在坏死细胞的细胞质中,许多粒子排列成结晶状,细胞壁扭曲,还存在电子致密的小块无定形物质。自然界由侵害植物根部的芸薹油壶菌游动孢子传播病毒。
-
烟草脆裂病毒属
烟草脆裂病毒属病毒的寄主:烟草脆裂病毒属病毒寄主范围很广,超过50个科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可被感染,侵染一般不是系统性的。TRV经过土居的线虫传播,病毒能持久性地存在于线虫上,但不能增殖,利用人工复制的病毒也能十分容易地接种易感植物。
-
马铃薯帚顶病毒属
基因组为三分体,RNA的3’端有类似tRNA的结构。RNA1编码蛋白可能作为复制酶与一个超读蛋白共同参与病毒的复制,RNA2编码4个蛋白,RNA3编码2个蛋白,分别为20kDa的外壳蛋白和67kDa外壳蛋白超读产物。在该病毒侵染的普通烟中,病毒粒子成束聚集在细胞质内,病毒通过薄壁组织进行细胞间运动。实验室中可汁液接种传播。
-
KAV
中文名称:卡韦诺病毒英文名称:Kawino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卡韦诺病毒卡韦诺病毒基本特性:卡韦诺病毒(KAV)首先是从双翅目库蚊科的Mansoniauniformis蚊中分离到,蚊虫是1973年从肯尼亚的Kawino采集。病毒颗粒直径28nm,含有4个主要结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30、27和7kDa,并具有1个36kDa的次要组分。
-
广义熵病
广义熵病指机体的有序度下降而呈的疾病。人的机体及其生命活动是高度有序的,不但其各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之间,而且各项功能(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之间以及每项功能的各个环节之间,都保持着相当严格的秩序,其固有秩序一旦被干扰,有序度下降,就呈现为一定的疾病。
-
圆环病毒属
圆环病毒RFDNA含有2个主要ORF,rep基因在病毒链上,cap基因在互补链上。圆环病毒属病毒的寄主范围和传播:病毒感染宿主,PCV-1和PCV-2局限于猪,而喙羽病病毒能感染40多种禽鸟,但大多数成员具有宿主专一性或窄宿主范围。主要传播途径为口-粪途径传播,猪圆环病毒2型和鸽圆环病毒可垂直传播。
-
分子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的目的在于阐明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机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基因的本质、表达、传递及其调节机制,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核外遗传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核质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从分子层次为探索生物发育、分化和进化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说明和实验手段。
-
卡韦诺病毒
中文名称:卡韦诺病毒英文名称:Kawino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卡韦诺病毒卡韦诺病毒基本特性:卡韦诺病毒(KAV)首先是从双翅目库蚊科的Mansoniauniformis蚊中分离到,蚊虫是1973年从肯尼亚的Kawino采集。病毒颗粒直径28nm,含有4个主要结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30、27和7kDa,并具有1个36kDa的次要组分。
-
指环病毒科
推导的ORF1编码蛋白具有富含精氨酸序列、N端疏水序列,至少有两个氨基酸基元与病毒DNA的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replication,RCR)相关。指环病毒科病毒的宿主和传播:细环病毒和小细环病毒的宿主并不只局限于人,在除人之外的灵长动物(黑猩猩、猕猴、胥、夜猴)及树鼠句、猫、狗中都检测到该病毒。病毒全球分布。
-
冰冻切断法
冰冻切断法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内部剖面表层结构所设计的一种冰冻复制法。亦称为冰冻切断法或冰冻蚀刻术。在使材料冻结后,在高真空中用冷却的小刀将试料切断露出新鲜面,在短时间内使冰升华,然后在表面制作金属蒸附膜,在以碳膜作为衬底后,即将金属蒸附膜剥离,最后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复制像。
-
粒外弹状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大小约11.1kb,6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3-N-P-M-G-NV-L-5,在IHNV病毒中,基因组含一个约60nt的前导序列,位于N基因转录起始之前。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感染多种鱼类,一个病毒的宿主范围相对广泛,通常可感染几种鱼类,甚至包括鲱鱼到大马哈鱼这样分化的种类。HIRRV主要局限于日本。
-
海洋RNA病毒属
中文名称:海洋RNA病毒属英文名称:Marna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小RNA病毒目海洋RNA病毒科海洋RNA病毒属海洋RNA病毒属成员:属种海洋RNA病毒属(Marnavirus)赤潮异弯藻RNA病毒(HeterosigmaakashiwoRNAvirus01)海洋RNA病毒属基本特性:海洋RNA病毒属病毒粒子多角形,直径25nm,无囊膜和突起。
-
P1样噬菌体属
病毒粒子CsCl浮力密度是1.48g/cm3。P1样噬菌体属病毒基因组大小约100kbp,G+C含量为46%。基因组线形,包括约100个基因,相关功能的基因通常在基因组的几个区域分布。基因组已循环排列,有8-12%的末端亢余,包括一个重组热点(lox-cre)。噬菌体作为质粒维持(每个细胞1-2个质粒),或者整合到细菌染色质的特异位点维持。
-
单链结合蛋白
单链结合蛋白是又称为双螺旋稳定蛋白(helixdestabilizingprotein)。当解旋酶将双链打开以后,单链DNA具有一种潜在的恢复原来双链的能力,重新形成氢键。SSB对于细菌复制叉的结构的作用和解旋酶是同等的。这可能因为(1)SSB之间的相互作用;(2)第一个SSB和DNA的结合改变了DNA的结构。真核生物的SSB则不表现协同效应。
-
解旋酶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
中心体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周质基质(pericentriolarmatrix)。中心体不具备膜结构,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中心体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复制后的中心体内含有两组中心粒,每组有两个中心粒。中心粒的功能是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星射线(纺缍丝)的形成。
-
溶源性
溶源性是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与其寄主细胞“共存”的现象。在这些寄主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侵入的温和噬菌体以其基因组附着在细菌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形成原噬菌体(见温和噬菌体),并与细菌染色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细胞,使其成为溶原性细胞(或称溶原菌)。
-
植物呼肠孤病毒属
植物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包含12个双链RNA节段,根据它们在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率,依次被称为S1-S12,其中RDV除S12编码3种非结构蛋白外,其它RNA节段仅编码合成一种多肽,分别为复制酶(P1)、结构蛋白(P2、P5)、核心蛋白(P3、P7)非结构蛋白(P4、P6、P9、P10、P11)和外壳蛋白(P8)。水稻瘤矮病毒在泰国和中国有报道。
-
内源RNA病毒属
线状dsRNA基因组约14kb-17.6kb,特征性的基因组包括一个位点特异性的缺刻,位于编码链距5’末端1.2-2.7kb的位置,该属病毒缺乏病毒粒子蛋白。自然条件下,病毒能侵染一些栽培稻(Oryzasativa),野生稻(Oryzarufipogon),蚕豆(Viciafaba),芸豆(Phaselousvulgaris),其他可能被侵染的植物有苜蓿、大麦、木薯和辣椒。
-
费氏褐藻病毒
中文名称:费氏褐藻病毒英文名称:Feldmanniaspeciesvirus;褐藻中除了费氏藻类病毒外,还研究的比较详细的有长囊水云等海藻的病毒。正常情况下,宿主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含有数百小室的相互挤压的中性孢子囊,但是受到感染时,宿主的有丝分裂提前结束,细胞的DNA的数量比正常的宿主要多好几倍。
-
大蜡螟细胞系病毒
GmCLV分类类型:种分类:大蜡螟细胞系病毒大蜡螟细胞系病毒基本特性:大蜡螟细胞系病毒(GmCLV)是来源于鳞翅目昆虫大蜡螟的细胞系受未命名RNA病毒Maizestemborervirus(MSBV)攻毒后,从该细胞系中分离出的病毒。病毒在培养的蜡螟细胞中复制,注射到大蜡螟幼虫后也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