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阔肌
latissimusdorsl背阔肌位于背下部及胸廓后外侧,为全身最大的扁阔肌背阔肌的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固定于上举位时,可上提躯干(如引体向上)。
-
背阔肌双极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手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双极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背阔肌双极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手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然后,将背阔肌及其远端送进上臂前面肌筋膜室内,其远端拉入肘部切口内。
-
吻合血管背阔肌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全肌分起始部的腱膜、终止部的肌腱和二者之间的肌腹。背阔肌为多源性血供肌肉,主要血供来自肩胛下动脉的胸背动脉,该动脉向下越过大圆肌,沿背阔肌前缘深面与前锯肌之间向下内行,到肩胛骨下角稍上方入肌,入肌前的血管外径约为2.4mm,有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5.关闭供区伤口: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之后,检查胸膜有无破损。
-
带血管的背阔肌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全肌分起始部的腱膜、终止部的肌腱和二者之间的肌腹。背阔肌为多源性血供肌肉,主要血供来自肩胛下动脉的胸背动脉,该动脉向下越过大圆肌,沿背阔肌前缘深面与前锯肌之间向下内行,到肩胛骨下角稍上方入肌,入肌前的血管外径约为2.4mm,有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5.关闭供区伤口: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之后,检查胸膜有无破损。
-
血管化背阔肌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全肌分起始部的腱膜、终止部的肌腱和二者之间的肌腹。背阔肌为多源性血供肌肉,主要血供来自肩胛下动脉的胸背动脉,该动脉向下越过大圆肌,沿背阔肌前缘深面与前锯肌之间向下内行,到肩胛骨下角稍上方入肌,入肌前的血管外径约为2.4mm,有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5.关闭供区伤口: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之后,检查胸膜有无破损。
-
带血管蒂的胸壁肌瓣或大网膜填塞术
从腋窝前面进胸,在保留胸大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充分解剖分离胸大肌,并从胸大肌的起点离断胸大肌,切除第1肋和第2肋长7cm(图5.3.2.6-9),将胸大肌全部转移到胸腔内,封闭右上叶支气管残端漏口和填满右上胸部的脓腔。4.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也可取后外侧切口,充分解剖分离前锯肌和背阔肌。
-
带蒂的胸壁肌瓣和大网膜填塞术
从腋窝前面进胸,在保留胸大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充分解剖分离胸大肌,并从胸大肌的起点离断胸大肌,切除第1肋和第2肋长7cm(图5.3.2.6-9),将胸大肌全部转移到胸腔内,封闭右上叶支气管残端漏口和填满右上胸部的脓腔。4.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也可取后外侧切口,充分解剖分离前锯肌和背阔肌。
-
肌瓣和大网膜填塞术
从腋窝前面进胸,在保留胸大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充分解剖分离胸大肌,并从胸大肌的起点离断胸大肌,切除第1肋和第2肋长7cm(图5.3.2.6-9),将胸大肌全部转移到胸腔内,封闭右上叶支气管残端漏口和填满右上胸部的脓腔。4.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也可取后外侧切口,充分解剖分离前锯肌和背阔肌。
-
带蒂的胸壁肌瓣或大网膜填塞术
从腋窝前面进胸,在保留胸大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充分解剖分离胸大肌,并从胸大肌的起点离断胸大肌,切除第1肋和第2肋长7cm(图5.3.2.6-9),将胸大肌全部转移到胸腔内,封闭右上叶支气管残端漏口和填满右上胸部的脓腔。4.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也可取后外侧切口,充分解剖分离前锯肌和背阔肌。
-
带血管蒂的胸壁肌瓣和大网膜填塞术
从腋窝前面进胸,在保留胸大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充分解剖分离胸大肌,并从胸大肌的起点离断胸大肌,切除第1肋和第2肋长7cm(图5.3.2.6-9),将胸大肌全部转移到胸腔内,封闭右上叶支气管残端漏口和填满右上胸部的脓腔。4.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也可取后外侧切口,充分解剖分离前锯肌和背阔肌。
-
背阔肌代三角肌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代三角肌别名:背阔肌代三角肌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肩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三角肌麻痹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7723概述:背阔肌移位代三角肌用于三角肌麻痹的治疗。2.在腋后线切口处找出背阔肌外侧缘,向内侧翻开,在距肌外缘2cm处的深面可找到支配该肌的胸背神经和动、静脉。
-
背阔肌移位代三角肌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代三角肌别名:背阔肌代三角肌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肩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三角肌麻痹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7723概述:背阔肌移位代三角肌用于三角肌麻痹的治疗。2.在腋后线切口处找出背阔肌外侧缘,向内侧翻开,在距肌外缘2cm处的深面可找到支配该肌的胸背神经和动、静脉。
-
吻合神经血管的背阔肌瓣游离移植面瘫矫正术
②肌皮瓣切取:沿设计线切开皮瓣上缘附加切口的皮肤、皮下组织,解剖游离出胸背动、静脉,胸背神经,沿胸背动、静脉向上分离,结扎切断旋肩胛下动、静脉,继续游离胸背动、静脉至肩胛下动、静脉段,可延长血管蒂及增加血管蒂吻合口径。
-
神经血管背阔肌瓣游离移植面瘫矫正术
②肌皮瓣切取:沿设计线切开皮瓣上缘附加切口的皮肤、皮下组织,解剖游离出胸背动、静脉,胸背神经,沿胸背动、静脉向上分离,结扎切断旋肩胛下动、静脉,继续游离胸背动、静脉至肩胛下动、静脉段,可延长血管蒂及增加血管蒂吻合口径。
-
背阔肌移位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术别名:背阔肌转位技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大肌移位术ICD编码:83.7728概述:背阔肌移位术用于肘部瘫痪畸形的治疗,背阔肌的神经血管蒂长,肌纤维长度与胸大肌相仿,其肌筋膜甚长,可以形成肌腱,重建屈肘功能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上应用较多。
-
背阔肌转位技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术别名:背阔肌转位技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大肌移位术ICD编码:83.7728概述:背阔肌移位术用于肘部瘫痪畸形的治疗,背阔肌的神经血管蒂长,肌纤维长度与胸大肌相仿,其肌筋膜甚长,可以形成肌腱,重建屈肘功能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上应用较多。
-
背阔肌和大圆肌移位术
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主要涉及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的功能重建。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2.如肩关节内旋内收挛缩畸形严重者,应进行被动活动练习或用系列石膏矫形。
-
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颊重建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颊重建术别名: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颊重建术;3.背阔肌肌皮瓣切取:颊部病灶切除后病人改为俯卧位,手臂放于支架上。将已游离断蒂肌皮瓣移植于颊缺损区,血管蒂通过皮下隧道引至颌下,肩胛下动脉与面动脉、肩胛下静脉与面前静脉用9-0无创缝线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图10.4.3.5.5-8)。
-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颊再造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颊重建术别名: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颊重建术;3.背阔肌肌皮瓣切取:颊部病灶切除后病人改为俯卧位,手臂放于支架上。将已游离断蒂肌皮瓣移植于颊缺损区,血管蒂通过皮下隧道引至颌下,肩胛下动脉与面动脉、肩胛下静脉与面前静脉用9-0无创缝线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图10.4.3.5.5-8)。
-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颊重建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颊重建术别名: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颊重建术;3.背阔肌肌皮瓣切取:颊部病灶切除后病人改为俯卧位,手臂放于支架上。将已游离断蒂肌皮瓣移植于颊缺损区,血管蒂通过皮下隧道引至颌下,肩胛下动脉与面动脉、肩胛下静脉与面前静脉用9-0无创缝线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图10.4.3.5.5-8)。
-
改良Green手术
先天性高肩胛症的肩胛骨发育较小,进行肩胛骨下移手术时,其下移平面的掌握不能以健侧肩胛骨下角为标准,而只要求下移到两侧肩胛冈于同一水平位上,否则容易发生矫正过度或引起臂丛神经牵拉伤。2.切断肌止、切除肩胛冈上部及肩椎骨桥:切开皮下、深筋膜,游离并牵开两侧皮瓣。从各端切除2cm锁骨,剪成小块。
-
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
手术名称: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77.32概述: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Berger认为在屈肘功能上背阔肌移位能提供最强力量,其次是肱三头肌移位。
-
波兰氏综合症胸壁缺损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波兰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胸大肌无发育并短指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胸大肌缺损并指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Poland综合征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
手术名称: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复术别名:Poland综合征胸壁缺损修补术;Poland综合征修复术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7902概述:1841年,Poland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伴有并指畸形者。合并手畸形占66.7%;仰卧位,如拟采用背阔肌转移肌瓣时,采用侧卧位。
-
大圆肌和背阔肌松解术
手术名称:大圆肌和背阔肌松解术别名:releaseoflargerroundmuscleandlatissimusdorsimuscle分类:骨科/痉挛性瘫痪手术/上肢痉挛性瘫痪与畸形的手术治疗/肩部内收内旋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1902概述:大圆肌和背阔肌松解术用于肩部内收内旋畸形的治疗。侧卧位,术侧在上。2.去除石膏后,练习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
-
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1.83概述: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用内镜这种微创技术,可在40min内切取股薄肌,是一种安全、相对简单的技术,并使病人疼痛减轻,早期活动肢体,满意度明显提高。
-
肱二头肌改路术
手术名称:肱二头肌改路术别名:zancolliprocedure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肱二头肌改路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3.重建肱二头肌腱止点用直角钳绕桡骨颈的内后侧做一隧道。
-
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
手术名称: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0.42概述: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图12.36.3.8-7)。
-
胸大肌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手术
5岁选择肌腱移位术,5岁以上尤其合并肩关节骨性改变,选择骨性手术。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切开深筋膜后,便可显露胸大肌(图12.36.3.7-3)。
-
Green肩胛骨下移术
手术名称:Green肩胛骨下移术分类:小儿外科/先天性躯干和上肢畸形的手术/先天性高肩胛症的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Green肩胛骨下移术用于先天性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继之,仔细探查寻找肩椎骨和连接肩胛骨与棘突或肋骨的纤维束带,找到肩椎骨后,应采取骨膜外切除,并切断纤维束带(图12.24.2.1-4)。
-
斜方肌移位术
手术名称:斜方肌移位术别名: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斜方肌移位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继之,在肩胛冈基部做斜行截骨,截骨线斜向外下。
-
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
手术名称:斜方肌移位术别名: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斜方肌移位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继之,在肩胛冈基部做斜行截骨,截骨线斜向外下。
-
旋前圆肌和尺侧腕屈肌肌腱移位重建前臂背伸功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先从骨间膜游离前臂深层屈肌,尽可能向远端显露骨间膜。
-
腕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腕关节固定术别名:arthrodesisofwrist;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
-
环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2.第二切口位于拇指桡掌侧,起自指间关节近端1cm的背侧,向拇指掌侧和桡侧切向近端,至掌指关节处再转向背侧与鱼际皱纹平行,整个切口形似“C”字。
-
掌骨间植骨重建拇对掌功能
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主要涉及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的功能重建。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再用一枚克氏针,把髂骨块固定到第1、2掌骨上,针尾露于皮外。
-
旋前圆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屈肘功能丧失及腕关节功能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
-
Boyes拇指内收功能重建术
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4.从第三切口(第3、4掌骨间隙切口)向前臂桡侧切口,于伸指总肌腱的深面,做一潜行隧道,将掌长肌腱近侧端送入前臂桡侧切口,并与肱桡肌腱远端缝合固定。
-
肩关节内收内旋肌挛缩松解术
手术名称:肩关节内收内旋肌挛缩松解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0.41概述:肩关节内收内旋肌挛缩松解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②单纯性半脱位,即肩关节被动外旋到中立位;6.于切口下部、胸大肌肌腱的深面寻找背阔肌和大圆肌止点腱。
-
经肋骨横突切除的胸椎病灶清除术
手术名称:经肋骨横突切除的胸椎病灶清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与关节感染的手术/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ICD编码:80.89概述:经肋骨横突切除的胸椎病灶清除术用于脊柱结核的病灶清除。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先用注射器穿刺吸脓,然后纵行切开脓肿壁,彻底吸出脓液,刮除死骨及肉芽组织。
-
肩胛骨肿瘤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名称:肩胛骨肿瘤局部广泛性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肿瘤的手术ICD编码:77.61概述:儿童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指原发于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然后将肩关节外展,分别切断肩胛骨附着点上的肌肉: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和前锯肌(图12.33.5-7)。
-
胸椎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及椎管减压术
抗结核为四联用药,为雷米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利福平。纵行切开斜方肌下部及背阔肌,于第12肋下缘切开背阔肌及后下锯肌。(3)清除病灶:切开脓肿壁一小口,吸尽脓液。(2)经胸腔入路手术者,术后注意患者呼吸情况,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翻身排痰,摄胸部X线片观察肺部膨胀情况,如无异常,术后2~
-
膈俞
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7和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的分支分布。
-
胸壁肿瘤切除,胸壁重建
胸壁原发骨肿瘤85%在肋骨,15%在胸骨。原发恶性肿瘤应广泛切除。当胸壁为全层缺损且范围较大时,则须在硬性支持材料上,用各种带蒂肌瓣(胸大肌、背阔肌、腹直肌等)或带蒂大网膜覆盖及游离植皮等方法修复。麻醉和体位:较小的胸壁软组织良性肿瘤可用局麻。胸壁组织间引流也要充分,防止渗液多,影响胸壁重建处的愈合。
-
胸壁肿瘤切除后重建
胸壁原发骨肿瘤85%在肋骨,15%在胸骨。原发恶性肿瘤应广泛切除。当胸壁为全层缺损且范围较大时,则须在硬性支持材料上,用各种带蒂肌瓣(胸大肌、背阔肌、腹直肌等)或带蒂大网膜覆盖及游离植皮等方法修复。麻醉和体位:较小的胸壁软组织良性肿瘤可用局麻。胸壁组织间引流也要充分,防止渗液多,影响胸壁重建处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