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茅属
中文名羊茅属拼音名yangmaoshu拉丁名Festuca中国植物志09(2):40描述FestucaL.羊茅属,禾本科,约100种,广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有23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尤以西南最盛,大部供饲料用。多年生、稀一年生、矮小或高大草本;小穗有2至多数小花,排成狭窄或开展的圆锥花序;外稃有5脉,短失至有芒;果分离或与稃粘合。
-
羊痫
概述:羊痫为病证名。六畜痫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症状:痫证作声似羊叫者。《小儿药证直诀·五痫》:“羊痫,目瞪吐舌,羊叫。”《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羊痫之扬目、吐舌,作羊声者,则应乎肺。”
-
包达日玛
包达日玛(1835~其母娜仁·阿柏为著名蒙医正骨医家。继承其母技术而有所发挥。创用“羊瑟博素法”治疗陈旧性骨折,即以刚杀死之羊胃热敷包裹患处,兼用酒泡牛皮固定患肢关节,配以牛奶、动物肉汤治疗,以加速愈合,每奏奇效。
-
从属遗传
有关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其表达受一方性别的限制,这样的遗传现象称从属遗传。这现象大都可用激素等原因来解释,是限性遗传的一部分。有角与无角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支配的。基因型为HH时,雌雄都长角,hh时雌雄都无角,但杂合型Hh时雌为无角,雄为有角,就是说其显性和隐性关系是随性别而异。
-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
黑汉条
拼音名:HēiH nTi o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黑汉条ViburnumutileHemsl.,以根、全株入药。10月采根或全株较好,鲜用或晒干。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羊脊粥
《养老奉亲》:别名:羊脊髓粥组成:大羊脊骨1具(肥者,捶碎),青粱米4合(净淘)。主治:老人脾胃气弱,劳损不下食。用法用量:以水5升,煎取2升汁,下米煮作粥,空心食之。可下五味常服。附注:羊骨粥(《医便》卷四)。
-
天台乌药丸
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白姜7.5克羊屎10枚(羊腹内者)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
羊胫灰丸
《济生》卷四:别名:理脾丸组成:厚朴(去皮取肉,姜汁炒)2两,羊胫(炭火煅过通红,存性)1两。主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 羊胫炭丸。
-
羊头肉方
《圣惠》卷九十五:别名:羊头脍组成:白羊头1枚(洗如法)。主治:中风,目眩羸瘦,小儿惊痫,及产后风眩瘦病,五劳七伤,心虚惊悸,手足无力。用法用量:上蒸令极熟,切,以五味汁食之;或作脍,入五辛酱醋食之亦得。附注:羊头脍(《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羊子肝散
《圣惠》卷八十九:组成:蕤仁1分(汤浸,去皮),防风1分(去芦头),香豉1分(炒黄),井泉石半两(细研)。主治:小儿青盲不见物。用法用量:用羊子肝1片,并药同煮,肝令烂,4-5岁儿,分作2服,以新汲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生命表
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生命表是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下表为野生盘羊的生命表,它根据同一地区采到的600余个盘羊头骨及对其死亡年龄的鉴定后编制而成。盘羊的生命表病媒昆虫的生命表:对于病媒昆虫来说,生命表(lifetable)是指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病媒昆虫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
羊鸣音
羊鸣音(egophony)是指肺部听诊检查时所听到的一种变异的听觉语音,音响较强,带有鼻音的性质。羊鸣音不仅语音的强度增加,而且其性质发生改变,带鼻音性质,颇似“羊叫声”,有肺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的部位进行听诊时可听到,在中等量胸腔积液上方被压瘪的肺组织也可听到。(注:羊鸣音在概念上归类于语音共振)
-
杜仲爆羊腰
处方:杜仲15克五味子6克羊腰500克葱姜料酒酱油芡粉汁素油各适量制法:将杜仲、五味子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备用;羊腰洗净,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以芡粉汁裹匀再以素油加热爆炒,至嫩熟,调以杜仲等的浓缩稠液、酱油、姜葱、料酒等出锅。适用于肾虚体弱、慢性腰痛、阳痿。
-
雀目方
《医统》卷六十一:方名:雀目方组成:苍术末1钱,羊子肝1个。主治:雀目。用法用量:令患眼对瓶口熏之,药气少温即吃之。如此3-5次必效。制备方法:用竹刀批破羊子肝,掺药在内,麻绳缠定,以粟米泔水1大碗煮熟。
-
胶胡散
处方:烟胶15克羊胡子1撮(铙灰)轻粉3克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治羊胡子疮。用法用量: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搽上。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动物制剂
中药的动物制剂起源较早。其他动物制品,如牛、羊、猪、兔的肝脏制品治疗夜盲症等,以及用人胎盘制品治疗虚弱症等。痘苗预防天花,也源于我国。相传宋真宗(997-10I6年间),就有“人痘”的接种,至16世纪下半叶,“人痘”接种已普遍应用。1695年《张氏医通》中记载有“痘浆”和“旱苗”(干痘苗)等制品。
-
三车
三车气功学术语。一指河车初动、小河车、大河车。一指羊车、鹿车、牛车,系比喻运火采药时意念的缓急轻重的程度。在精炁运转过背后三关时,初过尾闾关,称为羊车,意谓用意要轻,炁行慎缓细柔;最后过玉枕关时,称牛车,意谓此关障碍最大,须用大力冲开,炁行奋猛而过。
-
羊藿散
《外科真诠》卷上:组成:云羊藿2两,木鳖仁2两,北细辛1两。主治:手脚龟及疮毒。用法用量:用热火酒调敷。制备方法:先将羊藿、细辛为末,再入木鳖研细,乳匀。
-
双生
双生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𨤸孳、僆子。出南北朝《公羊传》。指一胎生二婴。
-
达生
达生为生理学名词。出亟斋居士《达生篇》。达,小羊。羊子易生而无留难,故古人以顺利分娩谓达生。
-
开关利膈丸
处方:人参、当归、木香、槟榔、枳壳、大黄。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服。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粪如羊屎者。用法用量:并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摘录:《病机沙篆》卷上
-
颇儿必汤
处方:颇儿必(即羊辟膝骨,水洗净)30~40个功能主治:利血脉,益经气。治男女虚劳,寒中,羸瘦,阴气不足。用法用量:用水4升,熬取1升,澄滤净,去油、滓,再凝定。服如饮食,任意多少。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山羊肝
《*辞典》:山羊肝: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ShānY nɡGān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肝。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治夜盲。山羊肝,焙干,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摘录:《*辞典》
-
羽萼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萼:别名:马跨皮、野山茶、黑羊巴巴来源:唇形科羽萼Colebrookiaoppositifolia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炎,止血。主治鼻衄,咳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皮炎,癣。用法用量:5钱;
-
羞明立胜散
《明医指掌》卷八:方名:羞明立胜散组成:黄连3钱,秦皮2钱,防风2钱,黄芩2钱。主治:风热攻目,隐涩难开。用法用量:上以水煎,用新羊毛笔蘸刷洗眼。
-
紫贝散
《续易简》卷五:方名:紫贝散组成:紫贝1个(即田螺也)。主治:斑疮丁子入眼。用法用量:上生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末1钱,线缠,米泔煮香熟,入小口瓶器盛,乘热熏,候冷,于星月下露1宿,来早空心吃。
-
绵裹散
《卫生总微》卷十八:方名:绵裹散组成:桂心1分,青羊屎1分(炒令转色)。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浓汁。用法用量:每用1字,绵裹塞耳中。制备方法:上为末。
-
旋毛虫病暴露人群
旋毛虫病暴露人群是指30d内有生食或半生食相同来源的感染旋毛虫的动物(猪、野猪、犬、羊等)肉类及其制品史或有食入混有相同来源的感染旋毛虫的生肉屑食物史的人群。
-
麝香刷牙散
《医学纲目》卷二十九:方名:麝香刷牙散组成:麝香1分,升麻1钱,黄连2钱,白豆蔻3钱半,羊胫骨灰3钱半,草豆蔻3钱半,归身3分,防己(酒浸)3分,人参3分,生地2分,熟地2分,没石子3枚,五倍子1个。主治:牙齿痛。用法用量:先用温水漱口,擦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孖生
孖生即双生。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双产、骈产、𨤸孳、僆子。指一胎生二婴。
-
片形吸虫病流行区
片形吸虫病流行区(fascioliasisendemicarea)是指存在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等椎实螺科淡水螺),且当地有人和/或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片形吸虫的地区。
-
五畜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
英吉利人
英格兰人(Englanders)英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又称英吉利人。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及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
羊眼
羊眼的食用建议一般中东人认为,眼球尤其是羊的眼球是很美味的食物,通常在烧烤或水煮头部后,会立刻取出眼球食用,不论加不加调味料都可食。
-
镰序竹属
中文名镰序竹属拼音名lianxuzhushu拉丁名Drepanostachyum中国植物志09(1):372属下物种坝竹、内门竹、南川镰序竹、爬竹、小蓬竹、羊竹子
-
碱茅属
中文名碱茅属拼音名jianmaoshu拉丁名Puccinellia中国植物志09(2):236属下物种阿尔金山碱茅、阿尔泰碱茅、矮碱茅、斑稃碱茅、北方碱茅、勃氏碱茅、布达尔碱茅、藏北碱茅、侧序碱茅、长穗碱茅、朝鲜碱茅、大碱茅、大药碱茅、德格碱茅、短生碱茅、多花碱茅、佛利碱茅、高丽碱茅、高山碱茅、格海碱茅、光稃碱茅、鹤甫碱茅、灰
-
遗传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或由于某种遗传缺陷、使其后代的生理代谢具有容易发生某些疾病的特性。除遗传性疾病外,已证实动物一些常发病包括传染病如猪萎缩性鼻炎、乳房炎、羊痒症、牛白血病、鸡白血病、鸡马立克氏病、鸡劳氏肉瘤、牛产褥热、牛锥虫病、新生犊腹泻和肺炎都有遗传易感性。
-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又称复制原则(CopyStrategy)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不要轻易跟风,保持自己思考的能力。
-
复制原则
“羊群效应”,又称复制原则(CopyStrategy)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不要轻易跟风,保持自己思考的能力。
-
兽奸
兽奸又称恋兽癖,指与动物如牛、羊、犬、猪等发生性行为,以取得性满足。是一种性变态,较少见,只有当反复发生,一般最少在半年以上时间达到这样严重程度,并作为唯一满足性欲手段者,才能下此诊断。多见于精神发育不全者。
-
恋兽癖
兽奸又称恋兽癖,指与动物如牛、羊、犬、猪等发生性行为,以取得性满足。是一种性变态,较少见,只有当反复发生,一般最少在半年以上时间达到这样严重程度,并作为唯一满足性欲手段者,才能下此诊断。多见于精神发育不全者。
-
呼肠孤病毒
呼肠孤病毒是具分节段的双链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该科病毒分布极广,其中能使人、畜致病的主要成员有: 状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羊蓝舌病病毒、非洲马瘟病病毒等。病毒粒呈球形,大小在60~80纳米之间的20面体结构。有的已有疫苗可以预防。
-
传染性病原体
传染性病原体指未被分类的病原体、朊蛋白以及类似的实体,如疯牛病因子、羊痒病因子等。
-
六膳
六膳指马、牛、羊、豕、犬、鸡之肉。膳,指牲畜之肉。出《周礼》。
-
双产
双产即双生。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𨤸孳、僆子。指一胎生二婴。
-
阴虚肠燥证
阴虚肠燥证为证候名。指阴液亏虚,肠失濡润,以大便干结、艰涩难下,多日一便,状如羊屎,口鼻、咽喉、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羊敬元
羊敬元即羊欣。432)为南北朝时期刘宋代医家。泰山南城(今山东泰安)人。幼读经书,擅长书法。知医,谙长生养老术。曾任新安太守等职,善医术,撰有《羊中散杂汤丸散酒方》一卷、《羊中散药方》二十卷,均佚。但他宣传有病不服药,可饮符水,是其局限的一面。
-
羊欣
羊欣(359~432)为南北朝时期刘宋代医家。泰山南城(今山东泰安)人。幼读经书,擅长书法。知医,谙长生养老术。曾任新安太守等职,善医术,撰有《羊中散杂汤丸散酒方》一卷、《羊中散药方》二十卷,均佚。但他宣传有病不服药,可饮符水,是其局限的一面。
-
安胎如圣饮
处方条芩(实者)、白术、归身、砂仁(连壳炒,研)、枳壳、甘草、大腹皮(黑豆水煮3-5次)、陈皮、桑树上羊儿藤。功能主治孕妇痘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