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作用
毒作用又称毒性作用、毒效应(toxiceffect)或毒性效应,指毒物或药物对机体所致的、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
WS/T 455—2014 卫生监测与评价名词术语
2.1.3.9副基准secondarystandard通过与基准比较来定值的标准器。用于测定不能生成汞齐的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生物分子的方法,通过待测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已知配体(或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而在电极表面进行富集,然后电向反方向扫描,难溶化合物溶脱产生电流的方式进行测量的。HPLC具有高分离效能的柱液相色谱法。
-
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2.10职业性伤害occupationalinjury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3.5.4声强soundintensity声强指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1mm的电磁辐射。9.9听力防护用品9.9.1耳塞ear-plug(s)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防噪声护品。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
GBZ/T 240.18—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8部分: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18—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8部分: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18:Subchronicor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m)确定NOAEL;
-
GBZ/T 240.19—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9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19—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9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19:Subchronicderm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
-
GBZ/T 240.20-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0部分: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40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要先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及系统解剖时发现的异常组织作详尽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他剂量组一般仅在高剂量组有异常发现时才进行检查。h)眼科检查结果;j)临床生化检查结果;n)确定NOAEL;9结果解释: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能够提供受试样品在反复吸入接触时的毒性作用资料。
-
GBZ/T 240.15—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5部分: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40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4试验目的:为确定一定时期内反复多次经口染毒受试样品而引起的健康危害,以明确化学品对动物的蓄积作用及其靶器官,并确定NOAEL和LOAEL,为亚慢性、慢性毒性或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应先了解溶剂或赋形剂的毒理特性,并确定受试样品在配置液中的稳定性。大鼠以6周~
-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的定义: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化学物的毒作用,或进入化学物所造成的缺氧环境,或在急性化学物中毒病程中或者病情已基本稳定后,突然发生的心跳和呼吸骤停。f)可引起严重心脏损伤的化学物如甲硫醇、三氯乙烯、氯乙醇等。如空气中氧浓度为6%~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氯磷定;
-
GBZ 78—2010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对原附录A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加以精简;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3.1.2迟发性:在急性中毒病程中或恢复期,突然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氯磷定;C.1.3呼吸骤停指胸腹呼吸活动停止,丧失通气功能。e)体温调节:诱导低体温,避免高热;
-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大气、水、土壤及其他环境介质中各种化学物质对人群、生物发生毒害的途径、作用机理和影响毒作用的因素,了解中毒速度、症状及其剂量。其毒害作用既有直接的(如影响心血管疾病、癌症、遗传性疾病等的发病率),又有间接的(如使生物繁殖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物种变异甚至灭绝等)。
-
巯基乙酸
国标编号:81611CAS号:68-11-1中文名称:巯基乙酸英文名称:thioglycolicacid;能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动物皮肤贴敷本品10%溶液5mL/kg即引起死亡。64《分析化学文摘》1987.8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皮]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GBZ/T 240.2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4部分: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24—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24部分:慢性经口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24:Chronicor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j)大体解剖所见;
-
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c)该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尽可能了解毒物代谢和毒物代谢动力学及毒作用机制和靶器官等;5.3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5.3.1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要求进行,需明确其特定目的,探索化学物质接触水平以及在此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e)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保存较完整;
-
GBZ/T 240.17—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7部分: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40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b)如高剂量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有组织病理学病变时,则应扩展至其他剂量组的相应器官和组织;7.2结果评价:综合临床观察、临床检查、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对受试样品吸入14d/28d染毒有无毒作用及其毒作用特点,包括受试样品的靶器官、蓄积毒性等做出初步评价;
-
敌百虫
在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危险标记: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活性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600mg/kg(小鼠经口);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450mg/kg(孕6~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植物酯酶法和底物法《环境化学》19卷2期第187~
-
舟山眼镜蛇
与相近种孟加拉眼镜蛇的区别是:孟加拉眼镜蛇颈背的“眼镜”状斑纹是单圈,而舟山眼镜蛇为双圈。膜毒素具有溶血作用、细胞毒作用、心脏毒作用、细胞通透作用、兴奋细胞的去极化作用、改变细胞膜酶活性作用、抗菌作用。最后因中毒性休克一致昏迷,严重者因急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
中药中毒
如川乌、草乌及附子等,经炮制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毒性大大减低。中药中毒毒理及各系统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毒理:(1)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最后呼吸中枢麻痹死亡,如细辛、红茴香、白芷等。泌尿系统:毒理:使肾脏损害,肾小管退行性变、坏死,以近曲小管损害严重,如雄黄、蛇胆等。
-
白鹤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鹤灵芝:拼音名:B iH L nɡZhī别名:癣草来源:爵床科白鹤灵芝属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nasutus(L.2.抗真菌作用:从叶和茎中提取的萘并吡喃衍生物3,4-二氢-3,3-二甲基-二氢-萘并[2,3-b]吡喃-5,10-二酮对小稻枯萎病病原体(真菌)Pyriculariaoryzae有强抗真菌作用,其ED50为0.4×10-6(0.4ppm);
-
跨膜通道
transmembranechannel系膜上对离子无选择性可自由进入的通道,由孔道形成蛋白(pore-formingprotein;胞毒作用在机体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效应细胞的胞浆内存在着与胞毒作用有关的PFP/p1,后者使培养的细胞发生极化(胞浆颗粒向着靶细胞移动),并能溶解许多肿瘤细胞。
-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所有激素的总称。准备:1.明确诊断,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剂型的相当剂量为:可的松25mg=氢化可的松20mg=泼尼松5mg=泼尼松龙5mg=甲基泼尼松龙4mg=氟羟泼尼松龙4mg=对氟米松2mg=倍他米松0.6mg=地塞米松0.75mg。必要时尚可应用大剂量冲击疗法。
-
豌豆尖
播种30天后可采摘豆尖。豌豆尖的别名豌豆苗、龙须豌豆苗豌豆尖使用提示每次约100克豌豆尖的营养价值豌豆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磷等营养成分。豌豆尖的选购1.豌豆芽苗茎叶柔嫩,水分含量高,需密封保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最好还是用大火快炒,并放点醋,以保持豆芽的脆嫩,同时还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
柴胡皂甙
柴胡皂甙是从中药柴胡中提取的混合皂甙类成分,存在于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柴胡BupleurumfalcatumL.的根。具有解热、镇痛、镇咳、降血脂、护肝、抗炎、抗病毒、抗癌、解毒等作用,并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较强的溶血作用及局部刺激作用。
-
冬凌草素
是从唇形科植物冬凌草Rabdosiarubescens(Hemsl.)Hara中分离的四环二萜类抗癌有效成分。具有抗癌作用,体外对人体食管鳞癌细胞CaEs-17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体内对小鼠艾氏腹水癌能使其存活时间延长,对S-180、肝癌及网组织细胞肉瘤(ARS)等均有对抗作用;具有杀虫作用,对鳞翘目幼虫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
氟氢酸
氟氢酸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用途: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收后可产生全身的毒作用,还可导致氟骨症。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甚至产生反射性窒息。
-
2-甲基苯胺
国标编号:61750CAS号:95-53-4中文名称:2-甲基苯胺英文名称:2-Toluidine;爆炸下限:1.5%引燃温度:481℃,燃烧热:4054.3kJ/mol危险标记:14(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有机合成及合成糖精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喷雾状水,减少蒸发。
-
一氯乙醛
国标编号:61079CAS号:107-20-0中文名称:一氯乙醛英文名称:chloroacetaldehyd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3.2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氯三氟乙烷
CH2ClCF3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分子量:118.48沸点:7℃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4.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一氯三氟乙烷
CH2ClCF3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分子量:118.48沸点:7℃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4.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3-苯二胺
国标编号:61789CAS号:108-45-2中文名称:1,3-苯二胺英文名称:m-Phenylenediamine;28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14;健康危害:不易因吸入而中毒。如经口进入,则毒作用与苯胺同,由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损伤。
-
1,4-苯二胺
国标编号:61789CAS号:106-50-3中文名称:1,4-苯二胺英文名称:p-Phenylenediamine;健康危害:不易因吸入而中毒。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80mg/kg(大鼠经口)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umol/皿。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
己二腈
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1mg/L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二氯二氟甲烷
国标编号:22045CAS号:75-71-8中文名称:二氯二氟甲烷英文名称:dichlorodifluoromethane;能引起动物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血压降低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大鼠/兔吸入2.5~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氯化硒
国标编号:61019CAS号:10025-68-0中文名称:氯化硒英文名称:seleniumchloride;实验室监测方法:原子吸收法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0.2mg[Se]/m3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并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丁二酸
CAS号:110-15-6中文名称:丁二酸英文名称:Succinicacid;急性毒性:LD502260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
正丁(基)苯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美)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4.2方法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污水排放标准10mg/L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戊腈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
丙烯酰胺
健康危害:本品具神经毒作用。可引起疲嗜睡、手指麻木,位置性震颤,步态紊乱,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手出汗脱屑以及接触性皮炎等。急性毒性:LD50150~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00mg/kg(孕7~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甲酸乙酯
急性毒性:LD501850mg/kg(大鼠经口);实验室监测方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WS/T166-1999,作业场所空气)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NIOSH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303mg/m3空气中嗅觉阈浓度17.8~
-
1,2,3,5-四氯苯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局编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中国(待颁布)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2mg/L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1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1,2,3,4-四氯苯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淋巴细胞增高。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167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亚硝酰氯
氧氯化氮分子式:ClNO外观与性状: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和潮气分解分子量:65.5蒸汽压:10.1kPa(-50℃)熔点:-64.5℃沸点:-5.5℃溶解性:溶于浓硫酸密度:相对密度(水=1)1.25(30℃,液体);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亚硝酸钾
高浓度吸入的毒作用类似口服。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亚硝酸烟雾)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亚硝酸盐)实验室监测方法: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7493-87)(亚硝酸盐)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水质)(亚硝酸盐)环境标准::中国(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mg/L)I类0.001;
-
阴离子洗涤剂
中文名称:阴离子洗涤剂英文名称:LinearAlklybezeneSulfonates别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式:C16H29SO3X;健康危害:慢性毒性:LAS有持久作用,动物摄入后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摄入量为0.25~洗涤剂中作为助洗剂磷酸盐与水体中的氮素联合作用,是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时会导致鱼类大批死亡。
-
氟化氢
氟氢酸分子式:HF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或气体分子量:20.01蒸汽压:53.32kPa(2.5℃)熔点:-83.7℃沸点:19.5℃溶解性:易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15;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33~5.5个月,可出现粘膜刺激,消瘦,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部分动物死亡。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
硫氰酸甲酯
CH3SCN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蒜的气味分子量:73.12蒸汽压:1.33kPa/21.6℃闪点:38℃熔点:-51℃沸点:133℃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0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60mg/kg(大鼠经口);
-
氰化溴
离子选择电极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氰化物)实验室监测方法:比色法(GB7486-87,GB7487-87)(氰化物)环境标准: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3mg/m3(HCN)[皮]泄漏应急处理: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扫起,倒至大量水中。
-
3-溴丙腈
BrCH2CH2CN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分子量:133.98蒸汽压:3.33kPa/92℃闪点:97℃沸点:92℃(3.33kPa)溶解性:可混溶于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6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志: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
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chronictoxicity)是指实验动物在其正常生命期的大部分时间内连续或反复给实验动物染毒化学物质所致的中毒效应。慢性毒性指长期接触毒物或染毒对机体所致功能或结构形态的损害。常涉及毒作用剂量,作用性质、靶器官、病损程度(可逆性或不逆性性病变)及无害作用剂量等。
-
淋巴细胞毒试验
概述:当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在体外与靶细胞接触时,可表现出破坏和溶解靶细胞的特性,称为淋巴细胞毒作用(cytotoxicity)。操作方法:(1)靶细胞的接种:选用能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用Hank液洗涤后经2.5g/L胰酶消化2~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本试验可以作为体外测定肿瘤患者细胞免疫的指标;
-
淋巴细胞细胞毒试验
概述:当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在体外与靶细胞接触时,可表现出破坏和溶解靶细胞的特性,称为淋巴细胞毒作用(cytotoxicity)。操作方法:(1)靶细胞的接种:选用能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用Hank液洗涤后经2.5g/L胰酶消化2~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本试验可以作为体外测定肿瘤患者细胞免疫的指标;